大学生的就业观论文五篇
第一篇:大学生的就业观论文
大学生在进行择业就业的时候都有哪些观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的就业观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一、大学生就业观的历史演变
(一)指令性计划分配。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施的是由国家负责大学生的计划分配制度。由于国家人才紧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毕业后国家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此时国家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80年代初,大学生开始有了自主择业的意识,热衷于追求工程师、国家干部、科学家等等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工作岗位。虽然没有选择职业的自主权,但是对自我价值观的实现充满信心。
(二)指导性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过度。由于大学毕业生在分配使用中,存在专业不对口等不能人尽其才现象,在1985年5月,中央发布纲领性文件,学校与用人方首次实现了“供需见面”。纲领文件中提到:“在国家分配方针政策指导下,学生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
优录取”,拉开了大学生子自主择业的序幕。由于当时社会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自主“择业”主要体现在学校向社会推荐,一定范围内实施双向选择。在这个时候,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职业的社会地位,然后是考虑岗位的稳定,再次考虑的是能否实现个人理想及岗位的待遇报酬。到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教《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文中提到“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为此,大学生自主择业成为了大势所趋。很多大学生以及家长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统包、统配制度的影响,他们认为自由选择职业是国家、学校在撂包袱。
(三)双向选择。1998年,首批自主就业大学生毕业生走向社会,通过供需市场调节,绝大多数毕业生实现了自主择业,只有少数定向生、少数民族学生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就业。这个时候,彻底实现了大学生择业与人才市场需求挂钩。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特征
(一)理性功利主义。当代大学生能够理性的去迎合社会市场的逐利性,使得大学生择业观由当初的“社会价值型”向“经济价值观”转变,将经济利益、物质待遇遇放到重要位置,当代大大学生择业观
学生的职业选择由“实惠”“重实际”主导意识。较过去,更多的考虑个人、现实利益。淡化了社会的“名”“义”。
(二)较强自我意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下,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能够从自身出发,他们追求个性和自我,独立意识强,在选择职业时更多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具备“先就业后择业”意识,先选择一个可以生存的职业,然后再通过自己努力,通过职业流动,逐步的实现自我价值。
(三)创业意识增强。如今社会,铁饭碗不再是个人能力和工作好快象征,大学生追求稳定的择业观住进被独立开创一片天地的风险择业取代。加之这些年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高校不断涌动创业大潮,大学生都渴望成为比尔盖茨一样的人物。在2006年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题目是“你是否有创业冲动?”结果显示,96.7%的大学生选择了“有”一项。可见,创业观念已在大学生心里普及。
三、大学生就业观存在问题
(一)缺少职业规划。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自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同时,在择业过程中缺乏准确的目标定位,目标模糊,择业视角不够开阔。很多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就跟赶集似的,在招聘现场好似一个无头的苍蝇。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职业期望不合理,只注重个人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很少考虑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个人缺少系统的、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造成个体择业目标模糊、心理准备不足。
(二)缺少职业品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趋利性,有些人仍旧恪守着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有些人则非理性的走向竞争的极端,即不择手段。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指导,要么对竞争熟视无睹,要么追逐名利。社会上各个领域出现的道德示范、是非混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等影响着大学生们得择业观。使得当代大学生缺少社会责任感,缺少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
四、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就业观
(一)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目前国家大力开发基层管理服务岗位,对到城乡基层、社区工作、西部工作的毕业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和保险,选择到中心部等偏远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期满后的就业政策,国际也给予了一些政策,例如升学深造给予加分奖励,报到公务员,地方招录考试给予优先考虑政策。但是报考公务
员、升学深造只是在基层服务期满的大学生中的部分人的选择,剩下的人仍旧像其他刚毕业的毕业生一样涌入工作的大队伍中去,这时他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应届毕业生享有的待遇。其实国家的这个政策只是缓解一下当下的就业难问题,基层服务期满以后的去向还是要去探讨。
(二)管理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做法是开展各类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创业孵化园,为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补助、税费减免、房租补贴等。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原因是一方面国家提供了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毕业生了解不多;一方面毕业生传统观念深,虽然有创业愿望,但是缺少实际行动。
(三)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的救援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较国外来说还不够完善,我们也一直在积极努力不断完善。毕业生离校后返回原籍的,国家提供就业服务,对登记为失业的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困难毕业生给予重点扶持。但是这些政策在实际当中并没有太多效果,原因一方面是毕业生不了解政策,另一方面地方落实政策不积极。所以毕业生的救援制度还需要再原有基础上再完善。
第二篇:大学生就业观论文:论大学生的就业观[范文模版]
论大学生的就业观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高等教育正逐步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一部分大学生坚守“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论”观念,在就业问题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理想性、依赖性、盲目性和思维惯性的特点,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同时,我过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还尚未形成良性的就业竞争机制。致使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挑战。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误区、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解决就业难问题。浅析大学生应如何更好适应时代,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又快又好的就业。
注重物质利益,功利彩浓重。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在就业上过分选择经济较好、生活环境舒适、工作收入较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据调查发现,73%的重点大学生毕业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的“新三到”:一到国外、二到沿海、三到最赚钱的地方去。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原来的社会价值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了首位。
拉关系、门路,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就业竞争。由于大学生所需的公平竞争机制尚未形成,
一些人把就业希望寄托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上。每当毕业生开始工作的时候,一些掌握人事任用的人便成为一些想投机取巧的人的焦点。据调查,时至今日,仍有73%的高校毕业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工作的最佳捷径。这无疑是一种与文明社会不协调的因素,这不仅是对工作岗位的亵渎,更是对广大大学毕业生的不平等的待遇。
上述这些不健康的就业观,不利于合理就业机制的形成,也不利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但我们需要客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现在大学毕业生的绝大多数都是八十年代左右出生的独生子女,这些家庭中的“独子”,在比较优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通过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可是毕业就面临失业。其中还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特别是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的毕业生,为了儿女上大学,整个家庭背上了债务包袱。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不仅家庭、学生都缺乏思想准备,政府和学校在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困难方面也缺乏经验。
那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呢?第一,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那些“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旧观念,都是与当代社会进步格格不入的。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数百万人之多,不可能都进入公务员队伍。有了这个机会当然幸运,但如果失去这种可能,难道就是人
生的不幸吗?当代大学生应该从这个狭隘的就业观念束缚中摆脱出来。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两则新闻,一个是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在西安卖猪肉,另一个是研究生唐忠华在四川当猪倌。对这两则新闻,媒体和公众总是能将大学生职位的卑尊放大成焦点事件。普遍认为,大学生具有高端的专业知识,现在放弃专业去喂猪、卖肉,是人才浪费,如果那样,“何必十年寒窗苦,枉费光阴穹度日”?靠自己的勤劳致富,靠自己的智慧赚钱都是应该受到社会尊重的。所以,大学生要从传统观念的束缚中摆脱出来,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因为在就业严峻的形势下,不是大学生挑岗位,而是岗位在挑有能力的适合的应聘者,如果不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在就业的道路上,就难免四面碰壁。但如果大学生们能认清形势,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先就业,再择业,眼前可能就别有一番天地了。,古人曰:“人贵有自知之明”。在应聘走上就业岗位前,对自身素质有多高,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工作能力有多强,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在步入市场经济社会后,如何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到自己比较理想的位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