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分析及对策探讨
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 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成功就业的重要保障,然而许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却与人才市场的客观需求存在着偏差,本文从多个角度对产生以上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深化制度改革、推行激励政策、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完善职业规划教育体制等一系列帮助大学生缩小择业观与客观实际的差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对策。
【关键词】择业观;市场需求;差异分析
当前我国的就业环境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变化,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无一不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造成影响。面对就业环境的新变化,新要求,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择业观,使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才能更好地实现从高校到社会的“软着陆”。因此,目前许多大学生择业观与客观实际存在着偏差的问题不容小觑。
一、当前大学生择业观与客观实际间的差异分析
择业观是指人们对择业的目的和意义,职业评价和意向所持的根本观念和基
本看法。[1]本文将从就业待遇预期、就业地域选择、就业岗位取向、成就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择业观与客观实际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一)预期就业待遇高于实际就业待遇
华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表明,2009年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平均工资区间为月薪15002000元,而大学生的平均预期工资区间却为20004000元。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调查结论也指出,大学毕业生就业收入预期偏高,高于就业市场实际水平的20%40%。这些数据反映了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体尚不能从我国市场经济和“大众教育”迅速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对自己的收入水平形成理性的预期。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这种差异的实质,就是在一个高的人力资本投资预期的前提下,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而造成矛盾冲突的过程。
(二)就业地域选择过度集中于大中城市
如今我国多数毕业生不愿到中西部、农村工作,据调查显示,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8%不愿回乡就业,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乡镇农村的仅占19%[2]在这种形势
下,以往的“老三到”,即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不知何时已让位于“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新三到”。然而,与这种热衷于选择大中城市作为就业地区的择业观所对应的客观实际,却是大中城市愈发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中西部及基层人才缺乏的“人才分布结构性矛盾”。
(三)就业岗位取向与实际供给存在不匹配
在社会生存发展压力的作用下,大学生体往往把相对工作比较轻松,待遇也较好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业排在择业意向的前几位,最后才是竞争性企业,这无疑加剧了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队伍的竞争。对于竞争性企业的行业,也有“热门”与“冷门”之分,中华英才网曾对此做过调查,得出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十大行业是:it、电信、金融、咨询、房地产、消费品、电子、汽车、零售物流、互联网。就在许多优秀的人才挤破头想要进入这些行业的同时,冷门的行业却往往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就业岗位取向与实际供给的不匹配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与岗位空缺并存的现象,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仅在2003年一年中就有17%的就业机会因供求不匹配而损失掉了。
(四)成就价值取向功利化,缺乏敬业精神
在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所看重的个人品质也往往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一项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进行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行为需求的调查中,“敬业精神”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二位,却同时也在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欠缺的指标中高居第一,这实际上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与大学生个人品质的冲突。大学毕业生刚刚走出校园,踌躇满志,想要大展一番拳脚,但是也难免存在急于求成、眼高手低的问题,在择业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个人主义倾向,过分讲究实惠,这将不利于大学生个人乃至国家的长远发展。
二、造成大学生择业观与实际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一)地区间、行业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现实中的社会分配不公,各区域、行业占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不公,特别是某些地区和行业占有垄断资源的现象使得区域间,行业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2007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2006年东部和西部地区gdp的比值是3.621.09,在上海,人均gdp达到75990元,而贵州只有5750元。全国收入
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人均工资水平之比也从2000年的2.361扩大到2005大学生择业观年的4.881
这种现实的差距对原本已经脆弱的历史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再次产生冲击,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刚刚踏上社会的体,对现实利益有着自己的渴求,总体上必然是趋利的,必然倾向于选择高收入高起点的地区与行业,由此产生的结果则是人才分布的地域性、行业性结构矛盾。
(二)社会价值的错误导向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在择业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好的选择是能够将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二者统一起来的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人对成功的感知是与社会对其个人价值的认同相一致的。在商品经济,物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价值观念正逐步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价值取向的利益多元化。人们往往以金钱、权利和名望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那些选择到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默默奉献的人,不但要面临结婚生子、个人发展等种种问题,而且得不到相应的赞誉,往往被贴上“不成功”的标签。物质化社会价值的错误导向,是造成毕业生的择业观中存在功利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不足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提出于90年代初,虽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还是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都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在英国,大多数大学均设立了专职的职业服务部门,它们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进行职业规划,这种服务甚至延续到学生毕业后的两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也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到正式的教学体系中。我国高校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方面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只有25%,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达31.5%[3]高校就业指导水平低下是造成大学生择业价值观与现实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偏差
大学生作为一个“学校人”,长期在“象牙塔”中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机会,对社会的接触比较少,并且其自身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稳定,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刺激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与社会相对隔离的大学生,往往对自身在社会竞争中的位置不能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甚至在择业的过程中存在盲目、从众、攀比的心理,造成其择业观产生偏差。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