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09822_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效探究
与纠错渠道,及时更正虚假信息),创建相应的内容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引入第三方平台对内容进行认证,通过对发布虚假信息的用户采取惩罚措施等方式来提高文字类自媒体平台内容的真实度[13]。
5.提高大学生对文字类自媒体平台内容的信任度
建设品牌IP。大学生在考虑出行时,会优先选择、知乎、豆瓣等平台进行咨询,这就是品牌效应[14]。相较其他类型的自媒体,文字类自媒体具有信息密集、便于查阅的特点,针对不同体对旅游偏好的差异,平台为不同体“过滤”多余信息,提供最值得关注的要点,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持续稳定输出高质量内容,在用户心中建立可靠度,打造品牌效应[15],提升用户对该平台宣传信息的信任度[16]。
6.提升文字类自媒体平台旅游信息细分度
由于大学生的旅游偏好各有不同,所需的旅游信息偏重也不尽相同,因此文字类自媒体可以对大学生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归类,以年级、性别等因素作为细分条件,针对性地推送旅游信息,以提升信息价值[17]。
(二)大学生旅游决策建议
大学生的旅游偏好、旅游决策等受自媒体信息影响颇大,其如何正确利用自媒体平台来做出合理的旅游决
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就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即提高大学生通过媒介平台搜集信息、理解信息和保存信息的能力,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和评估其价值的能力,以及主动利用媒介提升自身素养的能力。
1.科学利用自媒体传播信息,满足旅游需求
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数量庞大、种类繁杂,要想科学利用自媒体传播的信息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需要大学生拥有快速筛选出可用信息的能力。基于旅游需求产生的具体问题,构建出整体的思想框架,利用自媒体的主题检索或者是标题、关键词检索等方式快速从大量无用信息中筛选相关信息,进而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
2.有效辨别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度
大学生应保持清醒头脑,利用自媒体平台获取信息时应注重渠道的准确度和可信度[18],密切关注时事新闻,增加生活常识,不盲目跟风,对多个自媒体的信息进行对比,辨别出真实有效的信息[19]。
3.充分利用自媒体传播,拓宽专业视野
自媒体的信息来源广泛,角度多元,大学生在通过筛选获取足量真实的信息后,可以在一定层面上摆脱束缚,从多角度多层面拓宽自身知识视野,进而深入改变自身的思想方式,影响自身的旅游偏好[20]。
七、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发展迅速,文字类自媒体平台以其内容量大、有深度的特点对大学生体旅游偏好产生明显影响。本研究充分研究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为文字类自媒体针对大学生旅游偏好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彭薏晨.自媒体旅游信息价值对游客出游决策的影响研究[D].
海口:海南大学,2022.
[2]朱玉鑫.基于抖音短视频的网络意见领袖对大学生旅游决策的影响[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2.
[3]罗洪莉,马晓雪.自媒体时代“种草经济”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以小红书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1(25):165-
166.
[4]沈媛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探究[J].决策探索,2020(5):74-75.
[5]王轩,苏兵.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和引导[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95.
[6]柳玉英.网络自媒体对青年大学生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0):205-206,224.
[7]桑晓丹.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究[J].科教导刊,2018(29):181-182.
[8]张萃平.自媒体时代旅游者的炫耀性消费心理对其网络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9]付丽娜,姚竹颜,赵欣.自媒体对大学生旅游决策的影响:以呼包鄂地区为例[J].北方经济,2017(11):52-54.
[10]高潮,张璐.浅析自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传媒,2017(18):82-84.
[11]徐铭泽.自媒体平台对旅游行为影响统计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7.
大学生择业观[12]王祎,段冰杰,黄婧美.浅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以吉林省高校为例[J].企业导报,2016(19):98-99.[13]段冰杰,呼延文娟.自媒体与大学生旅游动机的调查分析:以延边大学学生为例[J].旅游纵览,2016(14):258-259.[14]陈氢,沈梦婕.基于自媒体的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9(34):61-62.
[15]陈月婷.浅谈自媒体时代旅游营销的方式与策略[J].当代旅游,2019(7):21-22.
[16]王奕航.自媒体时代下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5):233.
[17]高婷.网络自媒体对青年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18]赵星.自媒体的聚众传播效应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2013.
[19]王虹,闫宇翔,张玲.互联网平台在焦点小组访谈法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72-74.
[20]谢琴,屈梦莹.成年女性生活场所学习:动机、特征、困境及策略:基于10位成年女性的访谈分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
院学报,2022,24(3):18-25.
作者简介 李响,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一、引言
分析当下高校大学生整体就业情况发现,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同时用人单位也出现大量的岗位空缺,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这既是大学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议题。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各新媒介平台已经充分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出及时性、海量性和实用性等特征,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对他们的交往、学习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1]。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可以让高校在网络环境下获取大量、优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转变和更新教育模式,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效实现路径,对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效
(一)指导学生制订行动计划,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在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以后,高校对大学生的引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疫情
防控常
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应对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zsszsx156
导更加关键。在此基础上,大学生能够清晰认知自身特长、优势,结合所学专业明确未来发展和就业方向,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业和人生,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为以后的成功就业增添砝码。
(二)帮助学生树立职业信心,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普遍表现出缺乏自信。高校方面可引导大学生对自己进行科学的自我剖析,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克服自己的缺点,明确未来的发展道路[2]。促进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求职环境中到自己的位置,增强自信,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成功实现由学生向职场人的转变,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引导学生认知自我,明确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对个人兴趣、个性、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究,结合对社会、家庭、职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评价,确定自身职业目标,建立职业理想。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学生要明晰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具有明确的发展需求,能够清楚做好定位,可以帮助学生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及就业方向,便于学生发挥特长,不至于因没有明确的工
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效探究
李杰,任青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 阳泉 045000)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深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高质量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聚焦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择业观及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新动向,探索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路径,能够显著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顺利过渡,确保学生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需求。文章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效,强调新媒体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平台,并剖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临的挑战,例如教育方法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和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等。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加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搭建有效的“线上+线下”交互平台、强化大学生就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教育策略,以期抓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科学、规范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提高整体教育质效,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迎合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功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5-0070-04
作目标被迫更换工作。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
当前,在市场人才供需格局下,供需失衡对劳动力市场造成严重影响。科学的、有依据的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职业匹配,让企业成功招聘到高素质人才,保证人才市场供需平衡[3]。高校实施的职业培训计划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才市场朝供需平衡的方向发展,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为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营造一种崭新的教学氛围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模式。新媒体平台能够实现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便于教师动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状态,给予及时的帮助,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双方沟通效率。相对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新媒体平台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们不再被老师教的东西所局限,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共享优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使教育内容更加充实,保证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二)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新媒体时代给大众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新时期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与社会的专业需要相适应,并以此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新媒体正深刻地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00后的“个性化”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4-5]。当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这就需要通过新媒体平台,为学生制定多元化的就业规划。利用、微博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三)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的挑战
国内许多大学都开设了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毕业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更好地融入社会。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普遍采用课堂授课、讲座、职业规划与设计竞赛、面试等形式,但教学中仅强调课程的内容,忽略了教育的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新媒体环境中,学校可以通过雨课堂、慕课、优学院和超星等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还可以在这些平台上教授学生的面试技能,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突破时空局限[6]。此外,基于新媒体环境,教师作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能力、思想意识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影响了教学效率。实际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指导学生的主体,其
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当前,高校中从事行政、思政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因为工作性质,不能将全部精力放在教学上,也没有足够重视学生多元化的职业需求,因此对学生造成了很大影响,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下降。
应该注意到,当前许多教师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比较慢,不能很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对新媒体资源的使用还不够娴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少,不能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7]。然而,现在的大学生有着灵活的思维,而且对于新媒体的接受度比较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如果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速度,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新媒体背景下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
(一)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目标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理念上有一些偏差,陷入“学历就是本事”“大学一出,就是人才,就是精英”的误区,不愿主动寻机会,只将眼光放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对当下就业市场缺少了解,无法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部分大学生在校内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目标模糊,经常在网络中消磨时间,最终学习成绩不佳甚至被迫退学。此外,大学生的就业目标与高校毕业生的培养目标有矛盾。学生就业目标不够系统,高校人才培养任务不够清晰,二者存在冲突,对他们的职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8]。因此,为学生设定职业规划目标非常重要。学校和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该目标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走向职业或职业发展状态,初步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来支撑教育
体系的建设。其次,根据学校级别,开设不同的课程。大一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大二可以通过实践加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大三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决策能力。通过不同的培训层次,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目标,为他们进一步的人生发展提供帮助。高校可根据学校特点,提供有针对性、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在当前条件下,除了学习和教学,职业培训还可以发展多种教育路径。规划教育导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班会和日常管理,同时培训各学科教师,渗透政治、心理学等学科的职业培训知识。此外,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和课外辅导提供职业规划培训,为学生组织职业辅导、职业规划等相关活动。
(二)加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投入力度国内有些大学急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把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混为一谈,仅仅在大学生毕业之前给学生讲解一些就业技能,而忽视了在大学的开始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高校仅仅注重就业的表象,而对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投入不够、认识不足。因此,高校领导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有关政策规定,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作就业工作的扎实基础和必不可少的一环,切实做到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支持[9]。
具体来说,首先,要建立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将教育、管理和服务结合在一起,为毕业
生和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丝不苟的服务。其次,要提供足够的资金。在硬件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辅导,建立信息查询室、面试仿真室,对教师要有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这样才能增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还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和推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如,要积极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全国、省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同时,高校也要根据自身的职业生涯指导计划,定期地举办各种各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三)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是系统的、持续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要让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有基本的认识,从入学就开始整体规划自己的未来的就业之路。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相对薄弱,虽然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但是由于对就业率的追求,这项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功利化,课程重点仅仅为就业形势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简历制作、笔试和面试技巧分析等。这种速食的、缺乏整体规划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明确了解自身,导致职业生涯规划错过了准备的最佳时期[10-11]。事实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化和科学性不仅表现在课程内容上,还表现在开展的时间和实施的方式上。
编写教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基于学校的特点、不同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外在的环境出发,保证有针对性、有渐进性、有整体性。针对新生,《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旨在
提升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认识,引导学生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从学校的教育规划入手,将专业的学习与职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大二阶段,应指导大学生明晰自身的优缺点,并进行多种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储备。在大三阶段,需要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在此之后完成求职技巧、人际关系、就业法律等方面的训练。在这段时间,学校工作部门要强化服务功能,比如提供就业需求信息、联系外部企业到学校开展招聘会、向学生推荐工作岗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求职指导、引导学生调整求职心理等。在课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可以采用讲座、个人咨询、模拟求职以及各类社会实践等形式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训练的有效性。
(四)搭建有效的“线上+线下”交互平台
当前,学生使用较多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是QQ、、微博等,这些平台的互动效果更好。在新媒体平台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接收者,师生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有效沟通,从而缩短双方之间的鸿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参与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强化对先进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依托微博、、QQ等多样化载体,积极同大学生沟通和互动,及时反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效,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使教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教师应在网络平台中及时发布国家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整体就业趋势、企业招聘信息等内容,实时将岗位信息及时传达到大学生手中。根据大学生的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帮助家庭困
难、学习困难、择业困难的大学生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教育,开展多样化的、有益师生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进而规范大学生的求职行为[12]。同时,要重视指导大学生明确对自身的认识,引导大学生加深自我的了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