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择业基本原则
首先,了解为什么要工作?
众所周之,工作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它也应该给人带来最大的精神满足。
其次,工作可以达到的目的:
经济方面:个人物质需求的满足,对未来发展有种安全感。
社会方面:是个人与他人会面的场所,存在潜在的友谊和人关系,受人尊重等。
心理方面:能够实现自我肯定,对他人产生可信赖感,个人评价得到肯定。
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大环境下,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该如何积极应对?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无疑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重要任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涉及到千家万户,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党和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并力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最近2009年3月
两会,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大学生自身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人最好的职业并非总是由最佳的人选取得,但总是由准备得最充分的人获得,正确的职业观对大学生形成职业理想、迎接职业挑战、规划自身职业生涯、提高职业修养、顺利就业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制约或影响。
那么什么是择业观呢?择业观是择业主体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等,它既是择业者职业理想的直接体现,也是择业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表达。 其核心是个人的社会定位和志向。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出现6个新特点:职业理想表现出兴趣化、多元化;注意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重视职业规划,流动性强;把收入多少作为职业成功的重要标志;喜欢宽松、和谐的职业环境;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些都是大学生职业观出现的新现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是值得提倡的。但大学生毕业生自身错误择业观念从中作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作一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矫正建议,是具有极其重要现实意义的。
一、大学生毕业中的不良择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消极等待观。
长期以来,大学生由国家统招统分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定势,因此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虽有强烈的竞争渴望,但缺少竞争的勇气,当真的面对竞争时或畏首畏尾、疑虑重重,或坐等靠要,依然认为学校、社会甚至家长给自己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是理所当然,一旦要自己为毕业工作着急忙乎,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二)过分看重职业稳定。
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部分大学毕业生将职业稳定绝对化,将其当作择业的唯一标准,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任何具有风险的职业都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而高风险与高收益、高价值是成正比的,因而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种种遗憾由此萌生。
学生一般认为大的国有企业相对稳定一些,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在加速进行,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像过去那样每天“抽支烟、喝杯茶”的日
子不会再有了。公务员相对稳定一些,但是考公务员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再说我国的公务员人数大大超过了社会实际需求量,“精兵简政”是不可避免的。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不过多地考虑收入及社会地位,用心做好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并作出一流的成绩。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宋鱼水法官,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当初毕业时,她选择投身基层法院,默默无闻地作贡献,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她的职业观是值得大学生学习的。电影《真水无香》将她的事迹一一阐述。
例如:做移动通信工程工作的,经常性出差在外,做维护,系统升级,可以说是风吹日晒,居无定所,这种工作性质的往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是相结合的,最终的回报也是成正比的,收入可观。
(三)急功近利心理。
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心只想留在大城市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或者到合资企业、外企或沿海发达地区,为了功利不惜抛弃自己的专业和兴趣,但心理上难免会感到困惑。况且,越是大城市、大机关或沿海发达地区,人才就越密集,竞争也越激烈,离开自己的专业优势去竞争,使大学毕业生容易遭受挫折。
(四)专业对口观。
有的大学生在就业中,把专业对口看得太重,甚至认为学企业管理的人到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就是不对口,专业不对口就不去。一个优秀大学生的才华应该体现在综合能力上,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也能尽快进入角,在新的工作中,作出突出的贡献。
再说历史上通过改行,在其他行业取得优异成绩的人也不少,如鲁迅弃医从文。现代社会每10大学生择业观年约有30%的职业被淘汰,新的职业在不断地涌现,这是客观的。例如:我们的校长胡大白,最初是在郑州大学教中文,由于意外,她从新考虑自己的职业,创办了一所大学,做高层管理。
(五)毕业即失业的“求职”观。
一部分毕业生把毕业即失业作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常态,习惯于从求职的字面意义去理解求职过程,把求职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求”字,即请求、恳求对方给予自己一份职
业,往往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的不平等地位,一旦求职未果,就心灰意冷、甚至丧失人格和尊严。
案例:向招聘单位下跪求工作
2006年7月,渝中区聋哑女熊小芸从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毕业后,向上百家单位投递简历,都因她是残疾人而被拒绝。无奈之下,她在华新街人才市场招聘现场做出了惊人举动:给招聘单位的人下跪求工作, 残疾人求职尚且如此艰难,我们正常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诊断:职业专家表示,招聘单位招人,注重的是你的自身能力,他关注的核心是你究竟会做什么,你有什么样的能力支撑你在我们的企业做下去。在求职过程中,央求、下跪等类似的做法,最多只能博得大家的同情,很难起到真正让用人单位破格录用你的作用。在北京的招聘会上,也有求职者给自己脖子挂个牌子,说多少钱或是如何要应聘哪个职位,但这样做的效果几乎没有。甚至有些企业还讥笑说,来招聘会你不赶紧合适工作,搞这么一套,大家
都很忙,哪有企业会丢下所有的应聘者不管,而去理会你。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