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教案(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阅读地图,认识我国主要河流。
2.阅读地图并运用综合比较的方法,概括内流区和外流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
3.阅读地图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
2.教学难点: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导课:闽江调水工程纪念碑、福清的母亲河龙江、福建的母亲河闽江图片,介绍福清缺水、引水工程情况。
展示:《中国河流分布图》
教师:能否从图中到龙江、闽江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从乡土地理入手,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认识我国主要河流
教师:河流分干流和支流,干流比较粗,支流比较细。顺着干流,河流源头较细,入海口较粗。大家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认识河流。
描述的内容:
我国和俄罗斯的界河——黑龙江。
新疆最北部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河流。
横贯我国东西的两条大河,一条像汉字的“几”,黄河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另外一条纬度较低,通航里程最长,称为“黄金水道”。
我国南北方分界线上的淮河。
藏南地区有条马蹄形一样的河流,这条河流有个大拐弯——雅鲁藏布江。
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因为流经云南省境内怒族聚居的区域而得名。
我国第三长河,年流量居我国第二的珠江。珠江是因为流经广州市内的河道中有洲岛名“海珠石”,所以得名珠江。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
生活动预设:学生按照老师的描述,在地图上到河流的位置,在地理填充图册上画出,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阅读河流图的方法并进行实践检验。同时还掌握了我国主要河流的名称及其位置,入海口是为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学习作铺垫。
教师:不同的河流可以用不同颜的笔画出,方便大家识别。我们在寻河流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河流注入了另外一条河流,我们把它称为支流,被注入的河流称为干流。
学生:在地图上用笔标画出各条河流,并完成表格。
教师:检查学生的填充图册。
学生:回答问题,并自批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够掌握与河流相关的一些概念:源头、入海口、支流、干流。】讲授新课──对比不同要素分布图,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概念及其分布
教师:看外流区,我国的河流主要注入哪些大洋?注入哪个大洋的河流最多?为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主要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尤其以注入太平洋的居多。之所以大河都向东流,是因为我国地势的原因。
教师:地势决定了河流的流向,由于我国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所以我国的河流大都自西向东流。电视剧《水浒》歌词“大河向东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河流流向和地势之间的关系,学会寻现象背后的原因,用联系的、综合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教师:有些河流的河水没有注入海洋,而是注入了内陆湖泊或逐渐消失,有些河流是虚线。据此,我们将河流划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内流河多为时令河,就是地图上呈现虚线的河流。内流河的流域成为内流区,外流河的流域成为外流区。
板书:一、内流区与外流区
教师:很明显,从图中看,内流区和外流区哪个面积大?(外流区)
教师:展示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引导学生对比两幅图,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对比两幅图,内流区和干旱区、半干旱区的范围大致吻合,外流区和湿润、半湿润区的范围一致。内流河分布区域降水较少,外流河分布区域降水较多。
教师:大家描述得非常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界线基本接近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这两个区域的分界线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学生回答预设: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读图对比,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明晰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板书:二、河流的流域
问:我们看外流区,可能流入哪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质疑北冰洋、大西洋)
教师板书、学生记录在活动题中。
太平洋流域:黑龙江、长江、黄河、珠江
印度洋流域:雅鲁藏布江、怒江
北冰洋流域:额尔齐斯河
板书:三、水文特征
教师:河流的特点,需要知道河流的水文特征。水文特征通常从流量、汛期、枯水期、结冰期和含沙量来描述。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教师:流量通常用大小来形容,汛期通常用长短或者月份来描述。秦岭─淮河以南和以北的河流在流量
和汛期方面有何差异?这两个特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并相互讨论。
学生预设回答:松花江和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江和西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四条河流夏季流量较大,冬季流量较少,流量主要是受降水量影响,我国降水主要在集中夏季。黄河和松花江在冬季迎来枯水期,因为它们位于北温带,冬天降水少。四条河流中,西江和长江水位上涨的时间较长。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到位,认识也很准确。河流一年中水位显著上涨的时期就是汛期。汛期通常用长短来形容。我国外流河补给主要是雨水补给,雨季长短直接影响了汛期长短,我国
雨季长短的分布规律如何?
学生:观看幻灯片,思考问题,并相互讨论。
学生预设回答:由图可知,我国雨季由南向北依次递减,河流的汛期也就由南向北缩短。教师:根据我们分析得到的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完成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在流量、汛期方面的差异对比。结冰期和哪个因素有关系呢?
学生回答:结冰期的影响因素是气温,冬季低于0℃的区域河流有结冰期,高于0℃的区域没有结冰期。我国冬季0℃等温线接近秦岭─淮河一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而以南的则没有。
教师:大家表现越来越好,分析方法已经掌握得很好了。我们来攻克最后一个难关──含沙量。含沙量通常用大小来形容。含沙量的影响因素和植被分布关系密切。河流流经区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中的沙就会少,反之则多。我国森林分布有何特点,请看图。
学生回答: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较少,南方较多,由此可知,北方河流的含沙量较大,南方则较少。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提示,学生阅读地图,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总结知识,发现规律。】
(小结)我们学习河流,是因为河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河流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河流有哪些功能?
学生预设回答:运输、发电、灌溉、旅游、工业用水、养鱼等。
教师: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河流也不例外,它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有令我们苦恼的一面。我们下节课将通过具体的河流来认识。
反思:
中国最长的三条河流
从家乡的河流讲起,再引入课本的河流分布图,认识福建的闽江,再进一步延伸到全国的主要河流。本节的重点是讲河流的分布,河流不少,由于学生总体水平不高,我简化了教学内容,能指出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的位置即可。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和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地图、运用综合比较的分析方法,了解河流的概况,掌握河流的学习方法。
用电视剧的歌词“大河向东流”加深学生对河流流向“自西向东”的认识,再与地形结合。
不足:没有讲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课堂内容较多,无法面面俱到。幻灯片如果能闪烁动态,从源头到入海口,渐渐展示,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人技术有限,抽时间学学这项技术。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