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枣儿》 教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19 枣儿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枣儿”的作用。
2.体会剧中的象征手法。
3.理解人物亲情,思考现代人的生活追求。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剧中的象征手法。
2.揣摩情节、语言。
学法指导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田野里只回荡着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由它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今天,我们来学习话剧小品《枣儿》。
二、检查预习
1.认识作者
2.掌握字词
三、作者作品(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了解)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写的话剧小品《枣儿》,曾经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四、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剧本》1999年第1期。略有改动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乡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企盼父亲早日回到故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走进现代化的新生活。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到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企盼中漫透困惑,家庭关系必然发生变化,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五、文体知识——独幕剧
独幕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是剧情在一幕之内完成的小型戏剧。
独幕剧通常只有一个场景,也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场景,篇幅较短,人物较少,线索单纯,从一个生活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戏剧故事。
由于剧情受到严格的时间场景的限制,独幕剧一般情节单纯,结构非常紧凑,矛盾冲突展开比较迅速,形成高潮,戛然而上。
关于亲情的片段
六、识记字音词义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mò)        (qiáo)        囫 囵(hú lún)   
踌 躇(chóu chú)  竹 (biǎn)        咀 嚼(jǔ jué)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翘首】抬起头来(望)。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七、整体感知课文
(一)分角朗读课文,了解内容,熟悉角。
(二)文中主要呈现了哪几个片段?
1.小组讨论。
2.分组展示。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片段一:老人给男孩捧红枣,老人回忆给儿子取名为“枣儿”的原因。
片段二:老人让男孩踩在自己背上摘枣儿,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儿。
片段三:男孩想把枣儿带回家给父亲吃,老人舍不得男孩离开。
片段四:老人哄着男孩坐下,给男孩讲故事。
片段五:老人思念儿子,男孩哄老人开心。
片段六:男孩放弃幻想,坦陈现实,老人与男孩互相安慰。
八、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了解全剧的背景,体会“枣儿”在全剧中的作用。
明确:“枣儿”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文,老人和孩子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2.老人有几次回忆起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竟尿了老人脖子;儿子在枣树下尿尿。
(2)老人十分疼爱男孩。
(3)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
3.老人讲的三个关于“枣儿”的故事分别有什么深意?
①枣树的由来:表明老人有过贫穷但不乏乐趣的童年。
②枣儿救过老人的命:流露出老人对枣树的感恩之情,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③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表明老人十分感激老伴儿的无私,也进一步表明在灾荒年月里父子二人相依为命。
三个故事都围绕着“枣儿 ”展开,“枣儿”串起了老人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有欢笑也有悲伤,有幸运也有哀痛,增强了戏剧的厚重感。
4.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些人物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通过对老人、孩子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其形象,反映社会变化。
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有希望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5.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1)老人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    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    (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
(2)老人    (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    (拿起熟枣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      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3)老人    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4)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    不知道。
男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5)男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6)男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学生思考、品味。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1)不仅指个子,还隐含了永不褪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暂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是安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