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故宫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彩的特征
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宫殿庙宇中黄琉璃瓦顶,朱红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略加点
金,在衬以白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褐或本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彩丰富。明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屋顶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宫殿、房舍的顶部,是整座建筑物暴露最多、最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清朝把《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的27种房屋规格,纳入《大清会典》,作为法律等级制度固定下来。屋顶按照式样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盝顶,卷棚顶。另外还有重檐和单檐之分,重檐顶等级高于单檐顶。总的说来,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1.重檐庑殿顶
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长陵譡恩殿即此种殿顶。
2.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上的脊)。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整座建筑物造型富丽堂
皇。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如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乾清宫等均为此种形式。
3.单檐庑殿顶
其外形即重檐庑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如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
弘义阁等。
4.单檐歇山顶
其外形一如重檐歇山顶的上半部,屋面两坡五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配殿的大部分是这种顶式,如故宫中的东、西六宫的殿宇等。
5.悬山顶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两坡伸出山墙之外)的殿顶,五脊二坡,又称挑山顶。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搏风板,保护檀头不受风雨的侵蚀。此种殿顶用处不少,如故宫中神橱、神库中的房屋等。
6.硬山顶
硬山顶亦是五脊二坡的殿顶,屋面以中间横向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左右两面山墙或与屋面平齐,或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称风火山墙,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火灾发生时,火势顺房蔓延。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宫墙中两庑殿房以此顶为多。
7.攒尖顶
攒尖顶有多种形式,且易辨认。无论什么形式,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攒尖顶有四角、六角和圆形之分。角式攒尖顶有与其角数相同的垂脊,圆攒尖顶则由竹节瓦逐渐收小,故无垂脊。这种形状既易雨水的排泄,又有轻盈欲飞的美感。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
8.盝顶
盝顶亦分多角,但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如故宫御花园及太庙中的井亭即是六角盝顶。
9.卷棚顶
卷棚顶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没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一脉相通,屋面前坡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左右两山墙可有悬山和硬山的不同。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故宫宫殿建筑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在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精品,除去上述单一造型的屋顶外。还有由这些单体屋顶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北京故宫、颐和园和被烧毁的圆明园都是以屋顶形式的主次分明、变化多样,来加强感染力的,尤其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故宫角楼屋顶的组合造型。
吻兽
殿宇屋顶的吻兽,是一种装饰性建筑构件,在封建社会中,构件的造型与安装位置,都被蒙上迷信彩。《唐会要》中记载,汉代的柏梁殿上已有“鱼虬尾似鸱”一类的东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晋代之后的记载中,出现“鸱尾”一词。中唐之后,“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官式建筑殿宇屋顶上的正脊和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状和名称的吻兽,以其形状之大小和数目之多少,代表殿宇等级之高低。
1.大吻(正脊吻)
大吻,即殿宇顶上正脊两端的吻兽,一般是龙头形,张大口衔住脊端,故又称吞脊兽。
屋顶正脊,两个坡顶相交而产生正脊,相交处必然不会十分严密,为了使屋顶两个面的瓦件相交妥贴,不致漏水,在脊的位置上就需要加砖瓦封口,结果是高出屋面,有碍观瞻。于是古人想到在这些高出的脊上做出各种装饰,如动物、植物,以及后来形成的鸱吻,美观又实用。这个鸱吻也是很有讲究的,明清时它荣升为龙之九子之一,性格“好望好吞”。好张望使他往屋顶上爬,好吞噬使他张口咬着屋脊,工匠一剑就把他牢牢钉在屋顶,一旦打雷着火,可喷水。
目前我国最大的吞脊兽,在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太和殿的大吻,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我国明清时代宫殿正脊吻的典型作品。
2.垂脊吻
殿宇顶上除正脊外,还有垂脊。垂脊上的吻兽名称较多,除叫垂脊吻外,还叫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等。檐角最前面的一个叫“骑凤仙人”,也叫“仙人骑鸡”。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骑鸡”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个大长钉来固定的。传说齐国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来到一条大河岸边,走头无路,后边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他急忙骑上大鸟,渡过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从“仙人骑鸡”向后上方排列着若干小兽,均称垂脊兽,随着殿宇等级的不同而数目不一。最高等级的殿宇,如太和殿,垂脊兽的数目最多,有11个。房屋品级的不同决定了垂脊兽的数量,殿宇降级,垂脊兽的数目也随之减少。如乾清宫9个,坤宁宫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每个垂脊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含意。
园林建筑对规格的要求就不象皇宫那么严格,颐和园里最高级的屋顶是排云殿,既是琉璃屋顶,又是全园垂脊兽数量最多的大殿,但也只有七个垂脊兽,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四大部洲部分建筑是庑殿式屋顶,但只有五个垂脊兽,分别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德和园大戏楼
屋脊上虽有七只小兽,但却无仙人引路。颐和园内布瓦屋顶上垂脊兽的顺序与琉璃瓦屋顶有所不同,第一个是狮子,又叫抱头狮,以下为龙、凤、海马、天马等;还有些建筑垂脊兽顺序排列混乱,可见清晚期重修颐和园时皇宫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所欠缺,规矩也不象前朝那么森严,亦或内务府有偷工减料之嫌。
垂脊兽从前面向后上方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①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有鳞有须有爪,能兴云作雨,在封建社会被看作是皇帝的象征。
古代官员等级②凤: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凤。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③狮:古代人们认为它是兽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
④天马:意为神马。汉朝时,对来自西域良马的统称。
⑤海马:亦叫落龙子,海龙科动物,可入中药。天马和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
⑥狻猊: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⑦押鱼:海中异兽,亦可兴云作雨。
⑧獬豸: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⑨斗牛:亦叫蚪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即虬、螭之类。虬有独角,螭无角。
⑩行什:一种带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压尾兽。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垂脊兽的递减从后面的“行什”开始。
把这些小兽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处,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筑装饰上这些走兽,使古建筑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
彩画
彩画是我国古典建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
1.檩枋部位名称
枋心:檩枋中心,可随檩枋本身的长短而增减,但其长度以不影响谐调感为宜。
头:是指檩端至枋心的中间部位,由头本身、皮条线、盒子、箍头等部分组成。如檩枋较长,头
部分可延长,皮条线沿边用双线,加箍头、盒子等。
箍头:是檩枋尽端处的彩画线。
盒子:是头部分的一段小空间。
皮条线:是五大线之一,亦是组成头的一个部分。
2.种类和等级
①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彩画等级中的最高级,用于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物的主殿。主要线条全部沥粉贴金。金线一侧衬白粉或加晕。用青、绿、红三种底衬托金,看起来非常华贵。
和玺彩画分为数级,重点有:
金龙和玺:整组图案用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枋心是二龙戏珠,头中青地画升龙(龙头向上),绿地画降龙(龙头向下)。盒子中画坐龙。如果头较长,可画双龙。除龙之外,再
衬以云气、火焰等图案,具有强烈的神威气氛。
龙凤和玺:其级别低于金龙和玺,枋心、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一般是青地画龙,绿地画凤。图案中亦有双龙或双凤。龙凤和玺中有“龙凤呈祥”、“双凤昭富”等名称。龙草和玺:其级别低于龙凤和玺,主要由龙和大草构图组成。绿地画龙,红地画草。
②旋子彩画
在等级上次于和玺彩画,在构图上有明显区别,但也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做得很华贵或很素雅。这种彩画用途广,一般官衙、庙宇、牌楼和园林中都采用。
旋花:是构成旋子彩画的主要图案,在头内用旋涡状的几何图形构成一组圆形的花纹图案。旋眼:旋花的中心。
旋瓣:旋子花圈由三层组成,最外一层为一路瓣,依次是二路和三路瓣,一般头内,由一个整圆的旋子图案和二个半圆旋子组成一个单元图案,俗称:“一整两破”。
头部位经常出现的图案:头部位大于“一整两破”的面积时采用“一整两破加金道冠”和“一整两破加两道”等形式。头部位小于“一整两破”单元图案时,采用“喜相逢”即整旋花与半旋花,公用一路瓣。“勾丝咬”,即只用一路瓣组成图案。“四分之一旋子”,即只用两个半旋花的一半。
旋子彩画中的等级:
金琢墨石碾玉:这种是旋子彩画中的最高级,各大线及各路瓣都沥粉贴金,相当华贵。
烟琢墨石碾玉:是次一级旋子彩画,图案中“五大线”贴金,各路瓣用墨线。旋子彩画中的等级,基本上以用金量的多少为依据。其等级依次为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雄黄玉等。
③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是另一种风格的彩画,多用于园林和住宅。最近修饰复古的琉璃厂街道的铺面,多用这种彩画。苏式彩画除了有生动活泼的图案外,“包袱”内还有人物、故事、山水等。颐和园中的长廊,可以说是苏式彩画的展览画廊。典型的苏式彩画是将檩枋联在一起,画成半圆形的“包袱”,内层“烟云”,外层“托子”。
苏式彩画中的等级:
金琢墨苏画:这是苏式彩画中最华丽的一种,用金量大,包袱内的画面很精致。
金线苏画:这是一种常用的苏式彩画,主要线条用贴金法。其他还有海漫苏画等。这些苏画内均无大型包袱,花型、图案等也较简单。
④其他
古典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部位很多,凡外露部位的木结构,大都有彩画装饰。于是形成了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彩画,如斗拱、天花、角梁、金瓶、椽头等。
花窗
门窗在中国建筑装饰文化史上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在古人眼里,门窗有如天人之际的一道帷幕。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花窗花板,集富贵之相,儒雅之风于一身,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雕工精美,给人以很高的视觉享受,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高度的装饰实用性。
从中国建筑史的角度看,建筑艺术发展的核心就是木构件的比例、曲率、组合方式等艺术的演变。结构艺术的成熟,使中国古代工匠最具空间表现力地完成了门窗的结构和组合方式。中国古代门窗的文化内涵是由门窗纹饰与图案表现的,门窗的装饰也体现了房屋主人(官员、商人与文人)迥异的审美情趣、身份地位和财富象征。古代门窗一般用上好的楠木、柏木雕成,历经上百年一点都不变形,经过长年使用反而浸润得更加油亮。
在雕刻手法上也颇为繁复,门、窗、隔断每个部件都饰以不同的图案,最为典型的是吉语类的福(蝙蝠)、禄(梅花鹿)、寿(麒麟)、喜(喜鹊),牡丹、兰花等正宗传统的汉族雕刻图案。有的人家在花窗上还贴有薄薄一层金箔以显示富贵,这些金箔历经百年现在仍清晰可见。读书人家的门板等处雕有诗词书画,信佛的人家门板上刻有云锣伞盖、弥勒佛等佛教图案,从门板上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家人的
出身、喜好。
花窗花板按照木质可以分为楠木、樟木、柏木、黄杨、龙眼木、红木等,根据木质有不同的雕
刻手法和表现形式,比如圆雕、浮雕、线雕、透雕等。古代门窗木雕大致有三派:第一是东洋木雕,雕刻得比较浅,比较细致;第二是安徽徽派,雕刻由深到浅;再有一种就是福建永春,一般以人物、情节见长,让人看了很舒服。花板大都来自门、窗、桌、床、椅、屏等。
门窗纹饰及图案有以下分类:
1.几何图案
凡用各种直线,曲线以及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梯形等等,构成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几何纹样做装饰的图案,统称几何图案。门窗上的几何图案是最主要的装饰手段,它包括各种变体以及多种组合形式。几何图案中最单纯的有四方、六方、三角等形式,亦有星光、风车等文学含义的形式,还有拐弯处圆润处理的俗称一根藤、扯不断的寓意,吉祥的形式,再加上多种几何形式的组合,比如外方内圆,大面积的冰裂纹等。
几何图案作为装饰主体的长处是,规律性强,因而富于节奏韵律。大面积整齐划一的装饰,视觉冲击强烈。尤其窗扇、隔扇单片数量多时,效果非常明显。几何图案属抽象图案,所以文学寓意不那么直接,
比较费解。
2.树木花卉
树木花卉是古代吉祥图案中经常用的,古人赋予植物文学生命,注重各类植物内在的品质,加以倡扬。比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等。在这里,植物的个性完全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具体写照。在明清门窗中,出现了大量植物图案。
3.动物图案
在绘画中,凡禽鸟统称翎毛,凡兽统称走兽。这里所指动物图案还包括龙凤麒麟等神兽,鱼龟蛙及昆虫等等。龙是中国人几千年创造出的神兽,代表着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力。龙的外观就集各类动物之长,鳄头、鹿角、蟒身、鹰爪,鱼鳞、虾眼,龙能够腾云驾雾,翻江倒海、上天入地、来去无踪。
历朝历代,各类动物上对龙的描绘,尤其在皇家建筑上使用不厌其烦。至于民间建筑门窗偶见龙纹,也在表现百姓对龙的信仰。凤凰、麒麟等瑞兽图案出现的原因也与龙纹雷同。其他兽类,大致可分为家禽与野兽。凡家养动物,如马牛羊等,代表着物阜民丰的年代;凡野生动物,如虎蛇猴等,寄托着美好愿望。生肖文化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种计年文化,中国人传统的十二生肖在门窗纹饰中时有表现。至于家禽野鸟,或取其吉,或纳其祥,万变未离其宗。
4.山水风景
寄情山水,是中国历代文人的一种嗜癖。生活富足,政治失意,均可在山水之间到寄托。或远山近水,或一水两山,典型的明清山水画的布局,在门窗浮雕板上均可寻到踪迹。使用山水作为门窗装饰的绝对少数,原因是山水画为文人较高层次的追求,而常人则认为过雅而不悦其目,故而弃之。
5.人物神仙
人物指历史上确有其人,代代相传;神仙指宗教,神话创造的人物,妇孺皆知,但亦有无名无姓的百姓,如渔樵耕读,只是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门窗在花板、中心盘等主要部分,常常深雕人物。这些人物题材中大致分为历史人物,如孔子、老子、苏东坡、李白等;文学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等;神仙人物,如弥勒、八仙等;还有吉祥人物,如寿星、财神等,这部分人物出现频率最高,是封建社会整体社会心态的最直接反映。
6.故事戏曲
无论有文字记载也好,还是百姓口授流传也好,故事的生命力极强,尤其元代戏曲杂剧的兴起,使故事情节变得易记并长久不衰。明万历以后带有插图版刻的话本小说的普及,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的话本小说插图以及戏曲、酒牌、墨谱等,均出自安徽新安派、江苏金陵派、福建建安派和浙江武林派,尤以新安版刻为最。
对这些故事,亦可分为四个部分:一、历史事件,如桃园结义、岳母刺字等;二、杜撰故事,如游园惊梦、打渔杀家等;三、民间传说,如二十四孝、风尘三侠等;四、神怪题材,如钟馗捉鬼、嫦娥奔月等。其中戏曲和故事是百姓最为喜爱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7.博古杂宝
博古可以解释为博学好古,历史的进程中留下的财富是文化。历朝历代生活在富足以后,都对先人的历史遗存感兴趣。最典型的是北宋、晚明、乾隆三个时期。尤其清乾隆盛世,政府的提倡,使好古成为全国的嗜好,百姓无不以古为荣。博古图案大同小异,只是因个人喜好不同,侧重点不一样罢了。青铜、古玉、陶瓷、象玉、犀角等,都是博古题材。另外,七珍八宝九章,八吉祥、暗八仙等等,这些都属博古杂宝题材,在门窗装饰题材中,雅而不俗,平易近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