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精选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  壶口瀑布
精选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视(fǔ)            涡(xuán)            推推搡(sǎng)
B.时(shà)        雾(ǎi)            怒不可(è)
C.告(jiè)        出(yà)            汩如泉(gǔ)
D.驰(chěng)        回(yū)            而不服(xi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C项,注音有误,“出轧”的“轧”在这里应读zh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驰骋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雾霭            怒不可遏        窟窟窍窍            搏大宽厚
D.番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谥            潺潺成溪
【答案】A
【解析】B项,如丝如缕。C项,博大宽厚。D项,翻身、浪沫横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起伏的峰,像横亘南北的万里长城,雄伟、壮丽,气吞山河
B.加以每日的“川流不息”的吃饭;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建立在这吃饭中。
C.她想得天花乱坠,仿佛已经征服了转塔胡同的西四牌楼一带。
D.嘈乱的嗡嗡声即时静了下来,几百个人万籁无声地仰头望着他拿沉静的面孔。
【答案】B
【解析】B项,“川流不息”的原意是:形容人或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鲁迅先生在句中加了引号,要表达的意思是“不断地吃”,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使用正确。A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指人的气魄)。句中用它来说“峰”,是错误的,另外,说“峰”气吞山河,也犯了“以圆喻圆”的错误。C项,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非常动听(多指夸大的话或不切实际的话)。“天花乱坠”不能用来形容“想”。D项,“万籁无声”只能用来形容“自然环境”,不用于形容“人为”的环境;可改为“鸦雀无声”。
4.请为下面句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选项。
(1)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____________。
沟水汩汩的意思是什么
A.一匹宽广的缎子        B.一条咆哮的巨龙
C.一锅正沸着的水        D.一场无比喧嚣的盛宴
(2)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_______;或淌过石板,____;或被夹在石间,_______。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_________……
A.如丝如缕            B.潺潺成溪
C.汩汩如泉            D.哀哀打旋
【答案】(1) C  (2) C  B  D  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第(1)句中“涛声隐隐如雷”“雾气弥漫”是河流的外在特点,与这两个特点对应的喻体只能是“一锅正沸着的水”,故选C。(2)此题作答时可以用排除法。首先确定“亮晶晶”相对应的特点是“如丝如缕”;“被夹在石间”表现出一种痛苦和无奈,所以此处应该填“哀哀打旋”;“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能够体现“觅缝”这个特点;所以“淌过石板”后应该填“潺潺成溪”。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B.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C.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D.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B项不同,运用了拟人修辞,其余三项是比喻。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想象中的飞瀑。
D.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答案】D
【解析】A项,“正好形成一个丁字”的“丁”要加引号。B项,“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C项,将破折号改为省略号即可。
7.阅读下面的语段,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①黄土无言,从那起伏的峰峦,寂寥的旷野中我们读出了她的深沉与豁达。②置身于旷荡无垠的三秦大地,除了有时西北风的呼呼声以外,你似乎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你只会感觉到黄土那沉默诱人的品质是如何潮水般地把你埋没。③黄土的沉默是一种智慧的显现,它就像是具有非凡深沉的黑夜一般的渗透力。
(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 
(2)第②句有一处用词不当,请把“____”改为“_______”。 
(3)第③句语序混乱,应_____________。
【答案】    (1). (1) 第二个逗号    (2). 顿号    (3). (2) 埋没    (4). 淹没    (5). (3)把“具有非凡”调到“一般”的后面 。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此题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起伏的峰峦”与“寂寥的旷野是并列关系,中间应该用顿号。(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 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埋没”指“埋在地下,与此处的语境不符;“淹没”指被水覆盖或洪水泛滥,用在这里比较贴切。(3第③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它就像是深沉的黑夜一般具有非凡的渗透力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
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8.八(1)班正在开展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替主持人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2)同学们倡议开展“拯救母亲河”活动,其中一个行动是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标语,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同学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把你的作品也告诉大家吧。
张立人:黄河母亲在哭泣,中华儿女齐救娘。
王明远:保护黄河,珍爱生命。
李倾城: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3)有同学来了相关材料,你能从下面的材料中提炼出哪些信息?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
材料二 50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水鸟,如今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60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着花斑裸鲤、鲫鱼、赤眼鳟等四十余种土著鱼,如今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为傲的兰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品质下降。
材料三 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答案】(1)示例: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腾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2) 示例:母亲河消失的每一滴水,都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悔——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
(3) 示例:①关注黄河,保护黄河,还黄河的本来面目。②污染生存环境,就是毁灭人类自己。③治理黄河,让母亲河为人民造福。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1此题考查学生拟写开场白的能力。开场白的特点: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作答时首先是称呼和问候语,然后介绍活动的意义,最后写“活动开始。(2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设计宣传标语最重要的一点是紧扣活动主题,其次注意语言的简洁精练可用句式比较整齐的两个句子,有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对修辞的要求据此可拟写为保护母亲河,珍惜水资源。(3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探究。对材料进行探究,关键是要读懂材料,从现象入手分析材料,抓住问题的本质,出关键词,从而得出探究结果。材料一,表明古代黄河水质好,山清水秀;材料二,说明黄河水受到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材料三,指出古人已注重河的治理,认识到黄河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据此作答即可。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壶口瀑布(节选)
①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
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  甲  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  乙  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
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  丙  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