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附答案
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麻雀学飞
麻雀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飞行(xíng háng)家,到处(chǔ chù)打听哪里有好老师。听说雄鹰老师飞得高,飞得远,麻雀妈妈就把小麻雀送进了“雄鹰学校”。
小麻雀学习不专心,上课老说话,鹰老师说什么,它根本没听进去。练习飞行时,小麻雀东瞧瞧,西看看,小鹰们飞上了天空,小麻雀还在草丛里玩。
期末考试,小鹰们都(dū dōu)飞得很高,小麻雀却只能飞到矮墙上。
麻雀妈妈问燕子:“大家都说雄鹰老师教(jiào jiāo)得好,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呢?”燕子说:“如果学生不肯勤学苦练,老师教得好,又有什么用呢?”
1.从括号内选一个正确的音节划上横线。
2.从文中出小麻雀学习不专心的句子画上“____”。
3.麻雀妈妈把小麻雀送进“雄鹰学校”的原因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孩子怎么飞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原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又( )。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 ),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战马(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 而 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头过后)的景象。(请用“√”划出来)
3.快从文中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____) 抖动(__________) 好像(__________) 飞跑(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
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三、 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
画。当你流连于湖光山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
大自然的这些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光,而吸收另一些单光,物体的颜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的;所谓黑,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
天空所以呈现蓝,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光中,蓝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的夜幕之中了。
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方面来说明?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天空呈现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
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战马齐头并进,洁洁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从文中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1)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_______)
(2)几件事情或多方面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________和__________。
3.短文按照时间顺序,__________的描写了大潮来时的情景,远看是__________,近看是__________;再近是__________
4.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四字词来形容大潮来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理解
《巨人的花园》
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巨人孤独地度过了漫长的严冬。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于是,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
1.从文中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情(_________) 寒冷(_________)
2.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一年级起,我们已学过了很多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通过本学期这几篇童话故事的学习,你能说说章话故事有什么特点吗?沟水汩汩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
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