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17《壶口瀑布》教案
17.壶口瀑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美。
2.品味语言,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
3.体会作者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山水,将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4.理解作者借自然奇观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无坚不摧、坚韧刚强民族精神的歌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
1.了解“壶口瀑布”,理清文章思路。
2.感知课文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
一、新课导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因此,黄河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如果要去瞻仰这位母亲,那么黄河壶口这一处景观是不可不看的。今天,让我们通过梁衡的游记散文《壶口瀑布》去一同领略“天下黄河一壶收”的奇特景观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梁衡,当代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生于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代表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人杰鬼雄》等。
2.知识链接
“壶口瀑布”简介。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处于秦晋大峡谷的南段,是中国一处大型峡谷瀑布景观。壶口瀑布附
近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黄河流经此处时,河床由宽变窄,由高而低,形成巨大水流。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几十米高的地方倾注而泻,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壶口瀑布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瀑布。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推推搡.搡(s ǎng)  霎.时(sh à)  驰骋.(ch ěng)  旋涡.(w ō)  寒噤.(j ìn)  雾霭.(ǎi)  汩.汩(g ǔ)  潺.
潺(ch án)  怒不可遏.(è)  告诫.(ji è)  迂.回(y ū)  出轧.(zh á)  湿漉.漉(l ù)  挟.
沟水汩汩的意思是什么而不服(xi é) ⎩⎨⎧ 旋.涡xu án 旋.风xu àn  ⎩⎨⎧ 载.歌载舞z ài 转载.z ǎi  ⎩⎨⎧ 折.服zh é折.腾zh ē折.本sh é
(2)词语释义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警觉:敏锐地感觉到。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
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驰骋:骑马奔跑;奔驰。
寒噤:寒战。
迂回:曲折回旋的;环绕的。
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潺潺: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挟而不服:指被要挟而不屈服。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文中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3)词语辨析
“夺路而走”和“仓皇逃窜”都有“慌慌张张逃走”的意思。“夺路而走”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仓皇逃窜”形容仓皇猥琐地逃跑,是贬义词。在表意上,后者更甚于前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给本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答案示例:
第一部分(1):交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总起下文。
第二部分(2~5):叙述了两次观赏壶口瀑布的不同观感,展现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