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杭州市民政局
∙【公布日期】2019.07.14
∙【字 号】杭民函〔2019〕112号
∙【施行日期】2019.07.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政其他规定
杭州市民卡中心正文
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03号提案的答复
杭民函〔2019〕112号
杭波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更精细 更完善 更全面地做好养老服务的建议》(20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我局主办、市卫健委协办,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开展工作
近年来,面对全市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我市积极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您在提案中提到的专业养老服务资源匮乏、医养缺乏有效整合等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并采取了多项举措,不断提升全市174万余名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提升养老服务设施。一是完善养老规划。适应养老需求新趋势,我市进一步完善养
老设施规划,确立床位目标、用地目标、机构发展目标、居家养老发展目标,加快落实养老设施分级设置、分层保障措施。二是积极推动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中心的建设、运营、管理,依托专业的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日托、中短期全托、喘息服务等刚性服务。“悬空”老年人可以根据所需选择服务项目,经济困难的老人可以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支付相关费用。三是推动老小区加装电梯。积极破解老年人上下楼难题,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杭州市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的原则开展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做到“愿改尽改”。
(二)推进医养融合。一是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效协作机制,通过建设医养结合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机构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驻点、巡诊以及签约医生等方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和护理指导服务等。二是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实现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服务对接和业务协作。截至2018年底,全市运行的养老机构均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其中有29家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44家养老机构内设了医疗机构。三是推进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针对不同阶段老年人建立多层次健康服务体系和
无缝隙的康复护理体系。居家老人通过签约享受全科医生提供的优先就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上门巡诊、家庭病床、远程会诊、视频协同等服务。截至2018年底,全市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79万,健康管理率达71.8%。
(三)丰富照护服务供给。一是鼓励机构支持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开门办院,通过多种形式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照护、日间照料、短期托养等专业化服务,同时发展社区嵌入式微养老机构,集合机构和居家优势,整合社区内外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就近就便就亲的养老服务,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二是在市级公办养老机构中开设照护专区,各区、县(市)均有收住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养老机构;鼓励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在普通床位建设补助基础上,对护理型床位额外给予1000-4000元不等的补助;加大机构接收失能、失智老年人补助运营力度,对接收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给予每人每月600元补助。鼓励失能失智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允许养老服务补贴带入机构使用,用于抵扣相应的床位费、护理费。三是鼓励开展喘息服务,在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中推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各类假期、出院康复等期间喘息服务,使老年人能得到所需的照护服务。
二、下步工作打算
面对我市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业需求日益增加的实际,伴随养老服务体系深入建设,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下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建立“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一是完善智慧养老信息系统,对接城市大脑规划,实现全市养老服务数据汇聚。横向打通市级其他部门信息系统,特别是加强“智慧养老”与“智慧医疗”的对接,实现数据层面的“医养结合”;纵向打通各区、街道、社区、养老机构的信息化平台,减少重复建设,避免资金浪费。二是依托杭州市民卡,在市民卡主卡及副卡(长者卡)中增设养老服务专户,专项用于结算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各类消费行为,替代现有的纸质券等原始结算方式。以刷卡信息记录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人员等数据,将进一步精准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引导养老服务商家布点规划。
(二)深化医养融合。一是推进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同址或毗邻建设,鼓励养老机构或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部设置护理站,为老年人提供更加科学的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二是加快杭州市老年病医院的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底或明年初投入使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化的服务。三是进一步做实城区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联合门诊、双向转诊和预约转诊等服务,进一步强化家庭病床和居家医疗服务工作,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老年康复护理病房建设;在总结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设立专区开展临终关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今后努力加以推广。
(三)加强养老床位建设。一是根据杭州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修编,对全市机构养老设施布局进行规划,根据未来杭州老年人养老床位需求量配置养老床位。二是实施新一轮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在原有养老机构建设补助基础上,增加了护理型床位建设补助,大幅度提高运营补助力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三是继续推进社区微机构建设,重点解决老年人日托、不超过3个月中短期全托以及不超过15天喘息服务需求。
(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落实入职奖补、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等工作基础上,继续做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探索第三方等级评价机制,实施好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取消后的激励举措。二是依托慈善资金,为部分养老护理员提供免费的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举办养老管理人员培训,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三是加强与职业院校合作,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考核、服务内容和标准等,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开设与养老服务行业相关的专业。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