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萧3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_百 ...
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萧3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杭州市民政局
【公布日期】2020.07.03
【字 号】杭民函〔2020〕81号
【施行日期】2020.07.0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社会工作
正文
杭州市民政局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萧3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杭民函〔2020〕81号
沈关宝代表:
  您在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健全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萧32号)收悉。您的建议调研充分、针对性强,对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经我局主办,市卫健委、市体育局协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项举措,积极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有效满足老年人“原居安养”需求。
  (一)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调研和相关政策研究,起草《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内容涵盖服务设施、服务供给、医养结合、激励保障、监督管理等方面,从顶层设计上规范和明确了普惠型和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兜底型政策以及设施配建配置、深化医养结合等条款规定,凸显杭州特,对加强和规范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夯实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修订出台养老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及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规范,按社区级“重特、强覆盖”,街道级“重综合、强辐射”推进居家养老设施分层分类建设,新建住宅配建标准由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20平米提升至30平米。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连续三年列入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截至2019年底,城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有效覆盖,建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1家,具备生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等六大功能。针对老年人文体健身需求,全市建设省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94个、足球场(含笼式足球场)37个、游泳池(含拆装式游泳池)20个、乡镇(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休闲公园)126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482个,不断改善全民健身条件。
  (三)丰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我市自2013年开始实施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内容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心理慰藉等。2019年我市在上城区率先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试点,首批推出210张“家庭养老床位”,每周至少提供1次上门巡诊和康复护理服务、5次上门生活照护服务。同时,根据老人需求制定“一人一档”照护计划,除基本服务项目外,还可提供康复器具租赁、心理疏导、健康教育
等40多项自选服务项目。在上城、拱墅、西湖、临安4城区率先开展适老化改造,经需求评估后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开展住房无障碍、安全、整洁等六大类改造,累计完成改造202户,有效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降低安全隐患。
  (四)探索“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建设。搭建涵盖“业务管理、公众服务、机构运营、支付结算、数据应用”等五大平台的“互联网+养老”系统,打造“一网、一键、一卡、一码”智慧服务,实现点单式养老服务,老年人或家属可以通过市民卡APP直观查询周边养老服务设施。为14万困难老年人发放智能终端,提供以“助急”为核心的三大类13项服务,遇到紧急突发情况,老人只需按下终端上的红按钮即可实现一键呼救。
  (五)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建立医养护一体化健康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居民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和市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建成了一站式的“健康服务门户”——“杭州健康通”APP,提供预约就诊、报告查询、全科医生和养老机构等信息查询服务。截至2019年底,全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签约(建立健康档案)服务人数达90余万,累计开设家庭病床13000余张,与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议开展上门巡诊、健康管理和健康宣教等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00余家。全市建有康复医院15家、护理院18家、疗养院9家。
73家医养结合机构,共有床位28203张。197家养老机构、2623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附近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实现医疗和养老资源有效融合。
  (六)开展形式丰富的老年文化活动。杭州市老年活动中心达到省“四星级”标准,面积有1.1万平方米,设有教学、图书、茶室、舞厅、球类、等20多个活动项目。我市在建的“城北老年活动中心”(暂定名),在拱墅区运河新城单元(GS12)A22-01地块,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是集会议交流、健康指导、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设施,计划2020年底建成开放。杭州老年电视大学在电视教学的基础上,从2010年开始实行实体化办学,市本级、分校和各教学点,结合实际开设了乐器演奏、声乐表演、舞蹈运动、文化旅游等近40个教学内容。据统计,全市参加老年电大学习的老年学员共35.68万人;老年文艺团队3717个,参与文艺活动的老年人10.85万人;老年体协及各类老年体育团队4738个,参与人数45.51万人。
  正如您在建议中所说的,“社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体,需要得到政府和全社会更多的关心关爱及帮助。”我们将结合您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和覆盖水平。
  (一)加强《条例》贯彻落实。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和资源整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程序要求,做好《条例》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出台,加快推动居家养老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居家养老服务基本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和家庭养老的鼓励支持政策,让特殊困难老年体基本养老需求得到重点保障,高龄等老年体实现适度普惠,有效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为养老服务体系提质增能。
杭州市民卡中心
  (二)提升养老服务设施功能。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科学选址,督促进度,2020年新建30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覆盖率将达85%以上。。按照社区级照料中心有效覆盖、街道级服务中心加强辐射的分层分类模式,重点解决老年人日托、不超过3个月中短期全托以及不超过15天喘息服务需求。着力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企业,鼓励社区层面建立嵌入式养老机构,实现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老年人步行15分钟的居家养老服务圈不断巩固。
  (三)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全面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
配”五个方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优先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享受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和失能老年人家庭的全覆盖。。探索人工智能在养老领域的实验和应用,“互联网+养老”服务平台及市民卡支付结算提升扩面,推动区、县(市)全域覆盖,整合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便利高效服务。
  (四)进一步深化医养康养融合。进一步加大医养结合补助力度,鼓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式”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址或相邻设置,对医护人员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或养老机构开展定期坐诊、巡回义诊等上门诊疗服务给予支持。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使用医保支付,开设“绿通道”,允许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医养结合内设医疗机构有偿向社会开放。出台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各地加快建设康养联合体,形成镇街级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中医推拿馆,联通家庭病床、家庭养老床位的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养服务。
  (五)营造良好的老龄化氛围。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全面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式养老服务,建立统一的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加强时间银行的制度设计,实现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注册、需求发布、服务过程、时间存入及转移、服务评价等功能。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为依托,丰富老年文化课程的形式内容,在文化养老上有所发展与提升。进一步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养机制,完善包括岗前培养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养老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民政局
  2020年7月3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