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花的指导与评价
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花的指导与评价
在一次中班美术意愿画“美丽的花”的活动中,我们捕捉到了这样一组镜头。
镜头一: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所画的作品都是排得很整齐的一排花,每朵花又长得极其的“相似”:圆形的花芯,五六片的花瓣,加一条笔直的花枝和两片叶子。
镜头二:活动展评中,尽管教师不断地提示、引导幼儿就画面的内容、彩和造型等说出自己的感受,可幼儿的语言很贫乏,只会用“好”、“很美”、“很漂亮”等这样的常见而抽象的词汇来进行评价。
镜头三:评价过程中,一部分幼儿无所事事、东张西望或与同伴开玩笑,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有些嘈杂。
如果说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了其个性的图画,那么,评价无疑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从上述镜头可以看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缺乏对现实经验的感知和积累,只是凭借着脑海里最原始的印象进行创作。教师在引导幼儿创作美术作品时,只是将重心放在美术技能的模仿和训练上,而忽视了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以及评
价环境的创设和评价时机的捕捉。久而久之。便造成了幼儿作品内容单一,表征形式模式化,审美感受力、表现力贫乏,评价作品时不知从何谈起、没有针对性等问题的出现。在到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以美术活动“美丽的花”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主题活动,从一系列的赏花、画花、制作花等活动人手,让幼儿积累相关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经验,同时注重创设积极的评价环境,选择适宜的评价时机,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一、赏中悟美,丰富幼儿的审美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1.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大自然之美。
大自然以其旖旎的风光、绚丽的彩和蓬勃的生机呈现出各种美景,给人以感官的愉悦。要帮助幼儿到花的原型,就必须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花的世界。在以往的春游活动中,我们也组织幼儿看花、赏花,但只停留在走马观花和科学认知层面上,并没有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幼儿观察。为此,在画花之前,我们计划再次将幼儿带到花圃,让他们对花的彩、形状、造型等方面进行观赏。一到花圃,幼儿立刻被眼前五颜六的花所吸引,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表达自己的看法。“五颜六的花开了,它们在比谁的花香,谁长得美。”“有的
花朵有很多的好朋友,有的花朵是单独开放。”“花看到小朋友来了,就张开了笑脸迎接大家。”。在欣赏、观察和讨论中,花的形象在幼儿心中变得更加生动,幼儿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渐渐萌发。
2.让幼儿接触和欣赏经典美术作品。
在和大自然的对话中,幼儿积累了较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改变幼儿作品表征形式化、单一化等现象,我们通过引导幼儿欣赏经典美术作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画家的风格,从中学习多样化的审美表达语言,积累物体形、构图、工具材料使用等方面的经验。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欣赏水平,我们选择了梵高的《向日葵》和欧姬芙的《玫瑰花》、《紫罗兰》等作品。《向日葵》用螺旋型的短线条和鲜明亮丽的黄表现出一盆在阳光下舞蹈的向日葵,画面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强烈、跳跃和躁动的情感。在欣赏中我们创设了一个有助于幼儿欣赏名画的富有美感的环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以提问、谈话的方式引导幼儿充分利用直觉去感知。如,以“你看到什么”的问题启发幼儿感知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以“你感觉它的线条、形状、颜、构图怎样”的问题引导幼儿感知作品的形式。同时引导幼儿尝试用生
动的语言和动作表现自己所理解的画家的情感。在欣赏欧姬芙的《玫瑰花》、《紫罗兰》时,我们充分让幼儿感知画面的饱满以及彩的艳丽和巧妙的搭配。当面对《玫瑰花》时,幼儿便被画面上那朵好像放在放大镜下的黄玫瑰深深吸引,并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花画得很大,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见每一片花瓣。”“因为主要是画花,当然就要画很大的。”。通过讨论,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得到丰富和提升。
二、评中品乐,增强幼儿的活动乐趣,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
1.站在幼儿的角度评价作品,保护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经过看花、赏花,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第二次意愿画时,幼儿的画笔不再犹豫,一朵朵生动的鲜花跃然纸上:有带着笑脸的向日葵,有形状各异的百花图,还有以彩层层填充的七花。不仅有梵高和欧姬芙的画风,而且充满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想像力。
在欣赏幼儿作品时,我们也发现了几幅“与众不同”的画:林泽嘉小朋友的画纸上只有几片很零落的花瓣,当我们表示疑同时,他羞涩地回答:“这是被风吹起的花瓣,风儿邀请它到天上玩。”林睿深小朋友画完后,把画面涂得一片漆黑:“到了晚上,再漂亮的花也看不见了。”在
惊讶和肯定他们创意的同时,我们适时地进行引导,启发泽嘉小朋友在画面上添画草地和白云,这样花瓣一定会玩得更开心;鼓励睿深小朋友再画一幅白天开放的花,这样太阳和月亮一定都很高兴。另外我们请睿深欣赏刮画,让他更好地了解夜晚的花的表现形式。
林睿深小朋友的刮画《夜下美丽的花》
2.创设积极的评价情境,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语言。
根据美术作品的内容,创设温馨、有效的评价情境,能激发幼儿参与评价的兴趣,打开幼儿评价的话匣,调动幼儿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活动室的环境,我们利用墙面、柜面以及走廊等设置平面或立体的展台,如各种形状的展板、立体小花园、垂吊绳等,让幼儿置身于多维的评价环境中。在评价的形式上也尽可能地灵活多样,通过幼儿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进行欣赏性、游戏性、竞赛性的评价。如,在“剪贴花”活动中,我们以“花妈妈和花宝宝”的故事情境形式,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在“制作小花”的手工活动中,创设游戏情境。以“投票”的形式评选出“花中之王”。在这种游戏、竞赛的情境中,幼儿的情感得到抒发,参与评价的兴趣更浓了,评价的效果也更为有效。
以往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大多放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但这时的幼儿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评价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我们灵活选择适宜的评价时机,除了在活动中进行过程性评价外,还把评价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利用区域活动、餐前餐后活动、离园活动等时间组织幼儿自主地欣赏和评价,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3、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提升幼儿审美表现能力。
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积极发展。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目标,确定相虚的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评价作品,并根据幼儿活动反馈情况,及时修订和调整,通过动态的评价,促进幼儿审美表现能力的提升。
审美与表现自我评价伴随着“美丽的花”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在原有画花的基础上,又生成了合作画、组画、亲子小制作等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如制作小书《如果我有一瓣七花瓣》、“泥塑插花”、“包装纸制作七彩花”和用各种纸杯、纸碗、泡沫装等废旧材料制作的向日葵、郁金香、蝴蝶花、玫瑰花等。排水画“太阳花”活动中,我们重点对作品的彩、造型、构图等方面进行评价;创作《如果我有一瓣七花瓣》的小书,侧重对幼儿的想像、创造等方面进行评价;
在分组美术制作活动中,则重点评价废旧材料使用的巧妙性、创造性以及美术工具的正确使用等;在组画《小花园》中,我们又重点对小组中幼儿协商合作情况,以及画面构图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活动中,幼儿充分体验了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积极情感,他们的语言和花一样充满了美感:“我真想变成蝴蝶和蜜蜂,这样我就可以和花做永远的朋友了。”“我们要爱护每一朵花,因为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这么美好。”。无疑的,幼儿的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