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使美术课程正式进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我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仍有一些方面尚需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制订新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改革,要构建符和选择性的美术课程体系,为不同兴趣和专长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下列价值:
(一)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物、人造物形态美的认识,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内容、材料、形式、风格的多样性的认识,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
(二)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三)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思考、判断等能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这种融鉴赏与创作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对发挥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
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五)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美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在美化生活、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各行各业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能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育学生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发展美术方面的能力,也能为他展空间。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设反映美术学科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个性发展拓展空间,满足学生多(二)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让学生较广泛地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
(三)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
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四)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五)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主体、开放性的特点。根据美术学习的特点,提性评价的方式。强调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美术学习的态度、方法与成果,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审美与表现自我评价↓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
模块A
美术鉴赏
1、学习内容模块B
绘画·雕塑
1、学习内容模块C
设计·工艺
1、学习内容模块D
书法·篆刻
1、学习内容模块E
现代媒体艺术
1、学习内容
↓↓↓↓↓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一)设置学习模块,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学生需要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术课主选择: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E.现代媒体艺术
(二)实行学分制管理,保证基础,力争拓展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采用学分制管理,通过设定必修学分,让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美术学习要求,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学
具体方法如下:
(1)选择一个模块,修习18学时可获得1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美术课程54学时,以获得规定的3个基本学分。
(2)对每一课程模块或者模块中的具体学习内容,原则上以修习1个学分作为继续选修和转换学习内容的基本单位。例如,先得第1个学分,然后转修“绘画·雕塑”模块,获得第2学分,再转修“现代媒体艺术”模块,获得第3个学分;也可以先选择“美术鉴2个学分,然后转修“书法·篆刻”,获得第3个学分;还可以选择“设计·工艺”模块,修习54个学时,获得3个学分。
(3)在取得必修的3个学分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本课程中的学习模块,以获得另外的学分。所选(4)本课程标准还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内容,但是文本中没有再单独增设诸如“设计·工艺”Ⅰ、“设计·模块”Ⅱ从广度或深度方面继续选择。
比如学生在选择“设计·工艺”模块作为3个学分的基本学习后,如果对此模块的内容感兴趣,可以继续再选择其中的1至2项,如果还有兴趣,可以继续在这两个方面深入学习,也可以选择“设计·工艺”中其他内容或其他模块继续学习。
(三)注重可行性,适应不同学校的美术教学条件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专业艺术家,因此,学习内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
由于美术课程受师资和设备条件的影响极大,因此高中美术课程必须具有多样性和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条件。现设备条件开设美术学习模块中的部分课程,但要制订规划,积极改善高中美术师资的状况,配齐所有必需的设备和器材,力求在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虽然一位美术教师不可能胜任所有美术门类的教学,但也不能只开设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某一门课,让学生失去选择的机会。作模块的课程的能力,比如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的能力、开设一门绘画(或雕塑)类课程的能力和开设一门设计(或工艺)类课程的(四)传承民族文化,反映学科最新发展
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中设置了“书法·篆刻”学习模块,在“绘画·雕塑”学习模块中设有中国画内容,在“设计·工艺”学习模块中设有传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也体现了美术学科在理论方面的新动向,如强调美术的人文性质,重视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的联系等。高念、材料、方法和技术方面的新发展,如在“绘画·雕塑”学习模块中增设了综合材料造型的内容,导入了现代艺术观念和环保的意合的“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1、深入学习和理解造型语言,了解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选用相关材料、技法或现代媒体创造性地进行表现、设计或制作
2、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社会的联系;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4、学会运用美术展示的知识和方法,有创意地展现美术学习的成果,增强自我表达的意识,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评价他人美艺术交流,架起与他人思想和情感沟通的桥梁。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模块A :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1、学习内容
“美术鉴赏” 模块的学习内容:
内容建议学习活动建议
鉴
赏
基
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础
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美术与∙政治鉴赏中外优秀的传统艺术作品、具有时代特和文化内涵术作品。∙、美术与经济、美术与宗教、美术与历史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n 用美术术语描述以及通过造型、表演等多种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于鉴赏学∙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
鉴
赏
内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容
外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2、成就标准
通过“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进行交流。
(3) 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 知道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描述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5) 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6) 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模块B:绘画·雕塑
绘画、雕塑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运用造型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美术创造的活动。
“绘画·雕塑”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学习内容
本学习模块包括绘画与雕塑两个门类,也涉及运用多种材料以及各种造型语言的现代艺术。
“绘画·雕塑”模块的学习内容:
类别学习活动建议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绘画、雕塑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绘画
感受和认识形体的明暗、虚实和彩的冷暖以及空间等现象,通过绘画活动,学习和运用比例、构图、明暗、透视和彩等知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选择具象或抽象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经验。∙
选择学习中国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油画、版画及卡通等绘画类别中的某种基本技法、表现形式,并进行创作实践。∙
运用金属、草木、织物、废弃物等自然物、人造物进行综合材料的创作实践。∙
认识雕塑语言、类型和制作方法,选用泥、石膏和木等材料进行创作实践。∙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雕塑
2、成就标准
通过“绘画·雕塑”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2) 恰当地使用绘画或雕塑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
(3)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或雕塑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4)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或雕塑作品作出评价。
(5)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绘画或雕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模块C: 设计·工艺
设计,指对实用的或观赏的人工制品进行计划和制作的活动。工艺,通常被称为工艺美术,主要指出于
实用的或观赏的目的“设计·工艺”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学生认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广泛地接触材料,培养创造意识,提高操作能力。
1、学习内容
本模块内容分为设计与工艺两个门类,涉及现代设计领域中最主要的设计类别和常见易行的工艺制作。
“设计·工艺”模块的学习内容:
类别学习活动建议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设计、工艺作品,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设计
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设计基础、视觉传达设计(标志、招贴画等)、工业造型设计(服装、生活用品等)和环境艺术设计(室内、∙
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印染、编织、刺绣、陶艺、装饰画等门类以及竹木、石、贝壳、金属、塑料和各种废旧物品等材质的工艺制学习根据实用功能和审美要求进行有创意的构思和设计的方法,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功能和作实践。
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的基本过程。∙
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参与综合性设计项目的活动。∙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工艺
2、成就标准
通过“设计·工艺”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
(1)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
(2)恰当地使用设计或工艺的术语,从功能和审美的角度,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
(3)了解设计基础和主要设计类别的常识和基本技法,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4)灵活选用身边的材料,运用各种工具和加工方法,根据功能和审美的要求,有创意地完成一件以上的设计作品或工艺作品(5)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设
计作品或工艺作品作出评价。
(6)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耐心、专注和计划性。
(7)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设计或工艺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模块D:书法·篆刻
书法、篆刻是用中国特有的传统工具和方法,塑造汉字的艺术形象、抒发情感的活动。
“书法·篆刻”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学习模块之一。书法、篆刻活动能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1、学习内容
“书法·篆刻”模块的学习内容:
类别学习活动建议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书法
通过观摩、分析和临摹等方法,了解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并进行实践,
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使用不同的毛笔、刻刀等工具以及宣纸、刻石等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
学习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书法、篆刻作品。∙
篆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