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必学经典国学《论语》第二篇之八佾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
八借篇
论语全文及译文3.1孔子谓季K(D:”八僧舞于庭(2),是可忍也(3),孰不可忍也(4)?”
【注籽]
(1)季氏:鲁国大夫季孙氏,可能指季平子,名意如。
(2)八僧(yi):天子所用的一种乐舞。借,乐舞行列,每列定为八人。八怕即八列六十四人。按礼制,诸侯用六俏,大夫四俏,士二俏。一说每侑人数与借数相等。
(3)忍:忍心。一说容忍。今取前说。
(4)孰:什么。
【译文】孔子谈及季氏,说:“他在庭院中使用八俏的乐舞,这样的事他都忍心钢,还有什么事会不忍心做?“
32三家者以《本》彻(1)。子日:"'相维辟公,天子喜暮(2)。'奚取于三家之堂。)?”【注释】(1)三家:指鲁
国当政的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雍》:《诗经・周颂》篇名,为周天子行祭礼后撤去祭品时所唱。彻:撤除。
⑵“相(xiang)维辟公”两句:《雍》中诗句。相,助祭的人。辟公,指诸侯。天子,主祭的周天子。穆穆,形容端庄恭敬的仪态。
(3)堂:庙堂。
【译文】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在家祭完毕时,唱看《雍》诗撤去祭品。孑L子说: "《雍》诗中说:’助祭的是诸侯,主祭的天子端庄恭敬。’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凭借哪一点唱此诗呢?“
33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怎么来遵循礼?一个人没有仁德,怎么会懂得音乐?“34林放问礼之本(1)。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2),宁戚。“
【注程】⑴林放:鲁国人。⑵易:整治。这里是治办丧事过重礼仪的意思。【译文】林放问礼的本意是什么。孑疗说:"你问的问题意义很大啊!礼的实行,与其奢侈,宁可节俭。至于丧礼,与其仪节上过度周备,宁可感情过度悲哀。“35子日:"夷狄之有君(1),不如诸夏之亡也(2)。”
【注程】
(1)夷狄:古代对华夏族以外异族的泛称。
(2)诸夏:指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亡(w。):无。
【译文】
孔子说:“夷狄虽有君主,还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
36季氏旅于泰山(以子谓再有曰(2):"女舞能救与⑶?”对曰:"不能。"子日:"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4)?”
【注释】⑴旅:祭名。据礼制,唯有天子才能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则能祭封地内名山大川。季氏作为鲁大夫而祭泰山是僭越行为。
(2)冉有:孔子学生。姓冉,名求,字子有。时任季氏家臣。
⑶救:阻止。
(4)“曾谓"句:意谓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而会接受季氏的祭祀吗?【译文】季氏将祭泰山。孔
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此事吗?"冉有回答:"不能」’孑L子叹道:“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懂得^吗?“
3.7子日:“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1)!揖让而升(2),下而饮。其争也看子。”
【注籽]
(1)射:指射礼,有大射、乡射等名目。统治阶层通过射箭比赛选士或会民,其过程有固定的仪式程序。
(2)揖让:宾主相见的礼节。升:指登堂。射礼在堂上进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如果有争则一定是在射礼上吧!但他们首先相互行礼,然后登堂进行比赛,赛毕则下堂共同饮酒。这样的争才是君子之争。“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询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
日:"礼后乎(3) ?”子日:"起予者商也⑷!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籽]
(1)“巧笑倩兮“三句: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笫三句未见于《诗经》中,此可能是逸诗。倩,形
容笑容美好动人。盼,眼睛黑白分明,形容眼目流转的美丽。素,白。绚,彩华丽。
(2)绘事后素:绘画时先以素为底,后施五彩。一说绘画先布五彩,再用白线条勾勒。今从前说。
(3)礼后乎:意谓礼形成于仁义的基础之上。这是以上句"素”喻“仁义”之质。
(4)起:开启,发明。
【译文】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动人啊,眼目的流转真妩媚啊,白净的脸上妆饰得真美丽啊。’这几句诗表达了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有了白的底子,然后画上彩。“
子夏说:”就是说礼形成于仁义之后吗?“孑h子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的是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
39子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1);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2)。文献不足故也(3)。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籽]
(1)杞:国名。国君是夏禹的后代。征:证明。
(2)宋:国名。国君是商汤的后代。
(3)文:指典籍。献:贤者。
【译文】
孔子说:"夏礼我能够阐明,但夏的后代杞国却不足为证;殷礼我能够阐明,但殷的后代宋国却不足为证。这是因为杞、宋两国的典籍和贤者不足的缘故。如果
有足够的典籍和贤者,那我就能引以为证了。“
3.10子曰:"棉自既灌而往者(1),吾不欲观之矣.
【注程】⑴稀(di):祭名。这里指隆重的宗庙大祭,只有天子才能举行。周 成王因周公旦有重大功勋,封周公于鲁,特令鲁君以稀礼祀周公。后鲁国国君把稀祭扩大到其他范围,是越礼行为,因此孔子不愿看。灌:祭祀开始时,献酒于受祭者的仪式。
【译文】
孔子说:“举行稀礼时,笫一次献酒以后,愿再看下去了。“
311或问稀之说.子日:"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1)!”指其掌.
【注移】⑴示:通"置"O
【译文】有人问关于稀祭的道理。孑L子说:"我不知道。如果知道这个道理的人治理天下,犹如把东西放在这上面一样容易吧!“他一面说,一面指看手掌。312祭如在(1),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2),如不祭。“
【注程】⑴祭:这里指祭祖先…(2)与:参与。
【译文】孔子祭祖先时,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时,好像神真在那里。孑L子说:“如果我不能亲自参加祭祀,就会觉得像没有祭*瞠一样。“
313王孙笑问曰(1):”与其媚于奥(2),宁媚于灶⑶,何谓也?”子日:”不然.获靠于天,无所祷也(4)。-
【注籽】⑴王孙贾:卫国大夫。
(2)奥:居室的西南角,古代以为那里有神。
(3)灶:指灶神。古人以为奥神位尊,灶神位低,但灶为烹饪食物的地方,对人有更实际的作用。这里可能分别以奥神和灶神比喻朝中近臣和权臣。
(4)无所祷也:此句意谓祭什么神都没有用处了。
【译文】王孙贾问道:“与其求媚于奥神,宁可求媚于灶神,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孑疗说:“这话不对。如果得罪了上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祈祷了。“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1)」郁郁乎文哉⑵!吾从周」’
【注程】⑴监:借鉴。二代:指夏、商两朝。
(2)郁郁:形容文采富盛。文:指礼乐仪制。
【译文】孔子说:“周朝借鉴了夏、商两朝,它所制定的礼乐仪制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遵从周朝的制度。“
315子入大庙(1),每事问.或日:’孰谓鄂人之子知礼乎(2)?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日:”是礼也.
【注程】(1)大庙:开国君主的庙。这里指周公庙。大,同“太"O
(2)郭(zou)人之子:指孔子。郭,鲁国地名,今山东曲阜东南。孑L子父亲叔梁纥曾做过郭邑大夫,这里的"鄂人〃即指孔子父亲。
【译文】
孔子进入周公庙,对每件事都发问。有人说:“谁说这个聚队的儿子懂得礼呀?他进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孑疗听到这话,说:〃这正是^阚。“
316子日:"射不主皮Q),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注程】⑴射:射箭。这里指仪礼中的射箭,不是军中的射箭。皮:用兽皮制成的箭(2)科:等级。
【译文】孔子说:“射箭主要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人的力量各不相同,这是古人的道理。“
3.17子贡欲去告朔之蚀羊(1)。子曰:“赐也!尔爰其羊,我爰其礼.“
【注籽]
(1)告朔:一种礼仪。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发第二年的历书,告知每月初一的日期以及该年有无闰月,称“颁告朔“。诸侯把历书藏于祖庙,并在每月初一杀活羊祭于庙,然后到朝廷听政。其时鲁国国君已不再亲临祖庙行祭,仅保留供羊的形式而已。朔,农历每月初一。真(xl)羊:用作祭品的羊。
【译文】子贡打算取消每月初一用于告祭祖庙的那只羊。孑L子说:“赐啊!你爰惜的是那只羊,我爰惜的是聃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