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读】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水(节选)
【小说精读】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水(节选)
编者寄语
《故事新编》是鲁迅在生命后期的创新之作。他将历史传说用现代方式讲述,将辛辣讽刺的语言融进故事之中。《理水》改编自《大禹治水》,大禹劳身焦思,以心怀百姓、不畏治水艰难、不苟延附和成为中华脊梁的代表。小说中的几番对话,展现了当时官员懒惰无为,思想狭隘顽固,尽当国家蠹虫的社会弊病。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政局黑暗、民生凋敝,日军加紧侵略,国土不断沦丧,舆论界弥漫着悲观失望的气息。《理水》意在借古代英雄人物大禹及其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激励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强意识,启发国民直面现实灾难的自觉性。在小说幽默、洒脱的语言中,我们依旧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满腹愤懑与为国悲伤之情。
文 本 研 读
(注:>>>处为文章精析)
理水(节选)
作者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故事序幕,等待主人公大禹入场,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水利局同事要为禹接风,并交流治水之所见所得,尽显无聊姿态。“国泰民安”起讽刺效果,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大员们却竞相认为“国泰民安”最为合适,凸显官员们粉饰太平的荒诞行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故事开端,主人公大禹出场。本部分以大禹的外貌及动作描写为主。语言描写仅有一句“什么?——看明白!”,突出大禹的威严。着力刻画大禹黑瘦的脸,满脚底的茧,突出大禹治水艰难、过程艰辛,同其他大员的整洁白胖、大肆吃喝形成鲜明对比。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古今杂糅,将古代的历史场景同现代文明相融合、交杂。使用“募捐”“奇异食品展览会”“时装表演”等现代词语,提醒读者将自身带入故事情景中,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故事情节。)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出现“学者”这一类人物。他们自私自利,自命清高,只关注自身及文化,丝毫不虑及民间疾苦,是鲁迅批判的人物之一。)
>>>故事发展,大员们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治水无成就。展现出大员贪婪无为之百态,但他们在不关心百姓生死的态度上是一致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官员是青年,但思想固化,盲目排外,不顾及实际情况。以“勇敢”讽刺他守旧、固执。)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中国黑老大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在表面的沉默之下,是禹无法掩饰的愤怒和无奈。)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易经·蛊》:“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指儿子能秉承父志,完成其未竟之事业),”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
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