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师德总结六篇
美术教师师德总结六篇
   
美术老师师德总结范文1
    一、不断改进老师评价制度,推动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老师评价模式不但影响到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也直接影响同学的培育,评价老师不能“唯论文”“唯帽子”,要建立多元老师评价制度,全面衡量老师的专业学问、力量、业绩、态度和师德。老师评价应强调对老师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就是用动态的、进展的眼光,对老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老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式:校长评价(行政人员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
    1.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老师的第一标准。我校通过教职工大会反复争论制定了科学有效的《临泽一中老师考核方法》,作为对老师评价的重要依据,仔细落实师德一票拒绝制,把师德表现作为老师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模首要要求。
    由于高考竞争压力大,有些老师注意课堂教学,轻视德育工作,学校在考核中加大了德育考核的分值,引导老师注意德育工作,好多女老师乐观主动担当班主任工作,担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
    2.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把仔细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老师的基本要求,引导老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同学。完善老师绩效考核方法,绩效工资安排、评优树模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老师倾斜。这些措施的落实,激发了老师的干劲,使临泽一中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迈入全市前列,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不断完善同学评价,促进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
    高考是教育事业最重要的评价指挥棒,影响甚至打算着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才培育模式。克服“五唯”最重要的举措是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高考制度,不“唯分数”,建立综合的同学水平评价体系,录用同学以同学的综合水平为依据。
    1.完善德育评价。我国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的领先地位不容置疑。教育同学不仅要把握学问,还要把握学习的方法,
更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我们要明确“德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深刻道理。我校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开设立德班等多种形式引导同学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养和行为习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究同学、家长、老师以及社区等参加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同学品德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殊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状况,将其作为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2.强化体育评价。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建立日常参加、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将达到国家同学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作为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同学养成良好熬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锤炼顽强意志,培育合作精神。学校每年请小屯卫生院对同学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检测,每学年对同学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客观记录同学日常体育参加状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
美术教师个人总结
    3.改进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把同学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状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同学形成艺术爱好、增加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同学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制造美的力量。临泽一中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校的智育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相对而言美育、劳动教育成为短板。为了提高艺术教育和劳动教育质量,学
校建立健全艺术教育机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学校把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方案之中,制定和完善了《临泽一中美育工作年度方案》、《临泽一中艺术教学规范》、《临泽一中音体美老师单列考核方法》等制度,仔细贯彻执行课程规定标准,在各学年开齐、开足、开好音体美课程。开课达到体育每周2节,音乐、美术每周各1节,做到老师到位,课时落实到位,任何时候都不得随便删、减、挤、占音体美课程。
    同时,依据《一般高中课程方案(2021年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劳动课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落实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同学每学期参与劳动教育课不少于20课时。依据我校实际实行集中授课的方式,每班每月集中上劳动课半天4课时,由教育处制订学期总课表,每天支配一个班级上劳动课。探究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同学参与劳动的详细内容和要求,让同学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加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状况纳入同学综合素养档案。
    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的加强和落实,同学的美育和劳动教育评价更加规范,也促进了我校美育和劳动教育同德育、智育齐头并进共同进展,弥补了短板,增加了同学的综合素养,促进了同学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
    三、逐步探究、健全高中同学综合素养评价制度
    综合素养评价是新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是基于同学成长进展事实,对同学学业修习状况、核心素养和日常行为表现的系统评价,旨在客观反映同学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状况。评价内容主要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核心在于培育同学德(思想品德)、智(学业水平)、体(身心健康)、美(艺术素养)、劳(社会实践)全面进展。
美术老师师德总结范文2
    随着科技的进展,传媒时代的到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画在纸上的几幅画作,更应当紧跟时代的步伐,向影像领域拓展。借助肯定的媒介刺激的同学感官,是现代教学中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上《妈妈和孩子》这一课时,节选了动画片《宝莲灯》中"沉香救母'的情节放给同学看,让同学了解动画制作原理的同时知道中国传统美德"孝',歌颂母爱的宏大,将品德教育渗透到美术课堂中来,这样可以贴近同学的实际,激发同学的情感体验,引起情感共鸣。当然所谓媒介并非只有课件、投影仪等现代技术设备,老师要留意课堂媒介的多样性。学校美术教学中绘画课占很大比例,这类课程需要同学动手实践操作。如,在上《方形
物品》一课时,可以在同学画画前总结方形的特征,四条边、四个直角、方方正正。告知同学做人也要堂堂正正,踏踏实实。利用媒介渗透德育的方法有许多,老师们应当在实际课堂中把握机会,敏捷运用,使这些媒介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以善为美,加强引导,净化同学品德
    美育,是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进展,提高审美教育有利于加速同学在品德教育过程中由被动地接受到主动转变的转化,提高同学对科学美的感知,达到培育同学制造力的目的。仿照是动物的本能之一,低班级的孩子尤其如此。因此,同学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他们从老师身上学到文化学问的同时,也留意对老师言行的仿照。这种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式的学习对同学的影响甚至超过授课内容本身。因此,老师用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同学是重要的。在教学中,老师每节课都要留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不能由于美术老师与同学接触的时间有限就忽视这一点,要起到表率作用。在上课时语言要尽量做到简洁、精确     ,动作要保持规范,做到"语言美,行为美',这是对同学的敬重信任,有利于提高同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念,调动同学的上进心,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