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史》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中国绘画史》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着读后感
  《中国绘画史》是一本由陈师曾着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绘画史》读后感(一):一本读罢,则中国绘画历史尽在掌握
  历史,一般意义上来理解,就是已经发生了的人和事的总和。除去这个意义上的历史,还有各种专门史,譬如《中国绘画史》,就可以理解为有关于中国绘画的历史。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呢?前代人早有论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他把“读史”排在了第一位。人们只有不忘记过去,并善于从过去汲取营养,才能走得更远。唐太宗李世民在评价魏征时认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他讲的虽然是政治,但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
  总结中国绘画历史的书其实也有很多,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即是其中之一。但他和他的这本《中国绘画史》的意义就在于,陈师曾既有实践又有理论——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传
重阳节有些什么风俗统绘画的创作,也曾画过少量的西画作品,绘画题材于山水、花鸟、人物、风俗等皆有涉及,因此在对事物的观察以及绘画技法的运用上自有其独到之处;此外,陈师曾留学日本的经历,则使其对西洋绘画有相当的接触和研究,这使得陈师曾在评价中国绘画史的成与败、得与失时,眼界上自然更为开阔,评价自然也更易趋于中允。
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  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其“来头”亦不小。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着名诗人陈三立,其弟陈寅恪更不必多说。陈师曾近代着名画家李叔同是莫逆之交,亦曾帮助和提携齐白石。他于花卉画上接学自吴昌硕,更兼上师古人、博习众采,擅于将技法融为己用;于山水画则努力恢复中国画“师造化”的优秀传统,并且吸收了西方对景写生的特点,从而一举突破了山水画程式化的陋习,做到了推陈出新;于风俗人物画则取材紧贴生活、画法写实简括。除绘画外,陈师曾更是一位有相当成就的美术史家和美术教育家。他在艺校讲授中国绘画史,授课讲义刊印出版后成为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即这本《中国绘画史》。8023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歌词WAP是什么意思
  具体来说,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全书内容上共分三编:第一编为上古史,分六章叙述了三代、汉、魏晋、六朝、南北朝至隋代的绘画史;第二编为中古史,分四章叙述了唐、
五代、宋至元代的绘画史;第三编为近世史,分两章叙述明清两代的绘画史。附录部分,则收入了他的《清代山水之派别》《清代花卉之派别》《文人画之价值》《中国人物画之变迁》和《绘画源于实用说》等五篇理论佳作。总体上,这本书不仅讲述了中国从三代以来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还精选了百余幅各时期的传世名画,可以说既有见解亦有佐证,不仅是绘画专业学生的有用“导师”,也是绘画“小白”认识中国画、丰富中国画知识、欣赏中国画的有益“导游”——可以说,一本读罢,则中国绘画历史尽在掌握。
  中国画的主要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在技法形式上则分为工笔、写意、勾勒、设、水墨等,表现手法上则分为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中国画中,人物画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在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五代、两宋文人画已有发展。其间,中国画先后受到佛教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亦有“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中国画素来讲究书画同源,并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借鉴,从而形成了自身显着的艺术特征。这些特征、特质,在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中叙述已经相当完备。
  《中国绘画史》读后感(二):从历史看中国绘画
  说起来绘画二字,咋一听有些高大上,但如果说起来画画二字,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从幼儿园开始大家都上过画画课,不论是学校里的,还是课外班里的,谁拿起画笔都能画上几笔,如果遇上对方看不懂,还可以冠冕堂皇的说是自己的画抽象,他人欣赏不了。如今社会,大家在满足温饱问题之后开始走向陶冶艺术情操的地步了,大家对报班学习水粉画,甚至尝试油画,在多年以后的今天,在这个没有人逼着你学习特长的时候,开始自己给自己‘加戏’,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在中国,大家早已习惯应对考试中的各类试题,其实,最应该在学习课程之前了解的就是这门艺术的历史,就像一个国家的历史,从历史中看一个国家的过往兴衰,看它的过去预测未来,看一代人如何把它发展壮大。这样看来历史是了解一个艺术,最直接的途径,但是,不知道在过去有没有对它有所了解呢?
  这本书《中国绘画史》的作者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早期的三代汉朝,到近代的清朝,无一不是绘画发展中的繁荣分支,也是这样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叠加,造就今日的绘画现状。作者是陈师曾,民国着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以书画家兼作史论探讨,开中国绘画史研究之先河。先生与鲁迅、李叔同等民国大师皆为好友,
发掘推崇齐白石更是一段画坛佳话。先生去世后,被大师梁启超说:“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可见陈先生的地位如何。陈先生的画作还被入选到大学美术鉴赏的书籍中,在大学时期就通过老师的赏析,拜访过陈先生,早有耳闻。如今看到陈先生的作品,不禁买来细读,回忆起当时上课时的情景,他的国画让我有学习画画的冲动。
  总体来说,这本书的编排上费劲心思,文字的画的分配需要耐心考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尤其是书的封皮,硬皮质感,中国绘画史五个字被放到最大,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纸质在面对画上一点没有偷懒,所有的画作都是用光面质感的纸做打印,遇到文字又变换成薄薄的油墨纸,很是在转换中体会历史的兴衰。还有就是,在书籍上,我认为最重要的当属逻辑思维,一本书如果真是乱写,读者无法跟随作者的思想,也是遗憾。在这本书中目录是按编年史是顺序作书写顺序,看起来简直让不喜欢历史的人都对历史有了兴趣,总之,书在各方面都胜于其他关于绘画的书籍,让人爱不释手。
  《中国绘画史》读后感(三):读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开山之作快速提升美术修养
  近日读了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陈师曾写的《中国绘画史》,感觉非常不错。这个版
网上报税本采用硬壳精装,内附很多精美名画插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非常适合收藏。我觉得喜欢中国画的朋友可以把这本书买来仔细看看,文字精炼,一句废话没有,在这个时间严重碎片化的时代,利用一点闲暇时间就能读完并且可以快速提升美术修养。说这本书非常经典含金量高一点没错。
  本书作者陈师曾非常有名,生于1876年,卒于1923年,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是着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其山水画在承袭明代沈周、清代石涛技法的基础之上,注重师法造化,从自然景观中汲取创作灵感;写意花鸟画近学吴昌硕,远宗明人徐渭、陈淳等大写意笔法,画风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画以意笔勾描,注重神韵,带有速写和漫画的纪实性。陈师曾更是被梁启超称为“现代美术界,可称第一人”,被誉为上承吴昌硕下接齐白石的着名书画家,家学渊源、文化底蕴深厚。他出身于晚清江西名门,与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胞弟陈寅恪,被当今文史学界习称“陈门四杰”。
  本书的成书是根据陈师曾在学校讲授中国绘画史的授课讲义整理而成,在他去世后刊印出版,成为近代出版的中国绘画史的开山之作。这本书大约十五万字,自伏羲画卦、仓颉制
字这一书画的源头开始讲起,直至清朝绘画结束。既有时间的经线,又有山水、人物、花鸟及杂画的纬线,条理清晰脉络有序。包括第一编上古史,分六章,叙述三代至隋的绘画;第二编中古史,分四章,叙述唐至元的绘画;第三编近世史,分两章,叙述明清两代绘画。附录还包含有陈师曾写的五篇着名的论文《清代山水画之派别》、《清代花卉画之派别》、《文人画之价值》、《中国人物画之变迁》、《绘画源于实用说》。本书梳理出历代画史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内容提纲挈领,文字简明扼要,是一本非常好的美术史普及读物。读完之后可以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中国绘画的历史形成一个基本框架。对提升个人美术修养很有帮助。
大熊猫是猫吗?为什么
  《中国绘画史》读后感(四):想学中国绘画,先从了解中国绘画史开始
  前段时间《国家宝藏》热播时,也饶有兴趣的看了几集。那一件件国宝背后的故事在众明星的演绎下,令人无不动容。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登场的第一件国宝《千里江山图》和之后的《洛神赋》。他们所呈现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幅画,更是中华艺术文明的承载与展现。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