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对于中国人来说分别有什么不一样的意义?
2017年2月2日 天气阴雨 丁酉年正月初六
今日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湘南的春,始于烟雨,终于南风。
二十四节气中,尤爱立春。
于这天总能嗅到春神的气息,领悟到古老的诗意。
感受着花信来时,桃枝无声吐绽一个,又一个花蕾那种万物复苏的生机。
往年的每一个立春,爷爷总会在清晨燃放鞭炮以迎春神。
在早先年少时不觉得这有什么称奇的地方,如今才发现已入耄耋之年的爷爷遗忘了那么多事,记性逐渐变差,却对每年哪天“立春”了若指掌。
俗语云: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又是春之始。
对于这个古老的农耕民族而言,立春当然是最重要的节气,迎祭春神自然包含着盼望一年有个好收成的美好心愿。
楚云卿·于湘南
以上,是我去年立春写的一篇日记。
所以,你问二十四节气对中国人有什么意义,就像我日记中说的那样,立春到了,春水初融,万物复苏。作为一个农耕民族,这个时候呢,农民就要开始准备播种了。它既包含着对大自然气候变化的适应和敬畏,也有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在这一天“迎春神”,是敬天法地这一思想的体现,有着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希望。
从传统意义来讲,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套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耕民族,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也要根据太阳进行,所以二十四节气是用来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也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庭衣食住行,
所以,千万别以为,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闲着没事发明的习俗,它是有科学依据的,在古代人民生活、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今天,仍然有实际意义。
好比“清明节”的由来,就是由二十四节气“清明”演变而来,在清明节,大家都会去祭祖,扫墓,你说有什么意义?
一、立春
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古代“四立”,指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
藏”。
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意思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儿开始到水面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鱼负着冰一样。
所以立春的意义,不仅是农业生产上的指导作用。在人们心目中,春是温暖,是桃花烂漫;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活动:迎春送春的庆典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苏轼还有诗云:“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从周代起,立春就是先民的一项重要活动,历代君王和庶民都要参加的迎春庆贺礼仪。天子
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们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宫后还要赏赐臣,布德和令施惠兆民。
明清时,京兆尹和各府衙官员,都必须将官服穿戴整齐,去东郊的东直门外五里的“春场”去迎春
竖蛋是什么节气的风俗二、雨水
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50度。雨水,有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曰:“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祭祀般。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被封。再过五天,在淅沥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升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关于“獭祭鱼”,宋朝的郑起写过一首诗,描绘过相关景象,诗如下:
《繁昌江边风两獭祭鱼人立而拜》
寒食清明在客途,片帆飘泊老无庐。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