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上的⼆⼗四节⽓
编者按:2016年2⽉4⽇,我们迎来了农历⼆⼗四节⽓中的第⼀个节⽓——⽴春。⼆⼗四节⽓有哪些民俗细节,缤纷节⽇美⾷背后⼜有哪些⽓象知识?让我们来了解⼀下“⾆尖上的⼆⼗四节⽓”。
受季风⽓候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天⽓⽓候多变。⼀⽅⽔⼟养⼀⽅⼈,不同的地理位置对应不同的⽓候条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地美⾷和迥异的饮⾷习惯。温度、降⽔、光照、风等⽓象要素通过影响⾷材的分布、⽣长、制作、储藏⽽造就⼀道道美味。
⽴春
⽴春乃春季开始,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最严寒的时期已经过去,“⽴春⾬⽔阳⽓转,平整⼟地修⽥坎”,⽓温开始回升,从零下转为零上,⾬⽔开始增加,要抓紧整修⼟地以便春耕春播。⼟壤解冻,春意渐显,矮墩墩的冬笋藏在⼟⾥吸饱了⼀冬的养分,在⽴春前后破⼟⽽出,即为春笋。初⽣春笋有⽣发之⽓,是⽴春不可错过的鲜嫩美⾷。春笋还需降春霖,若想尝到这美味,得看⾬量是否充⾜。若⾬⽔⽆法渗透⼟层⾄20厘⽶以下,冬笋的芽头就不能吸到⾜够⽔分,瘦扁的冬笋就⽆法冲破⼟层出笋了。
⾬⽔
随着⾬⽔节⽓到来,降⾬开始增多,⽓温逐渐升⾼,此时落⾬是很多地区的正常情况,⽆⾬则反常,所以“
⾬⽔落⾬春不旱,⾬⽔⽆⾬春⾬迟”。传说中龙王⼀直在⼈间⾏使着⾏云布⾬的使命,⾬⽔节⽓的最后⼏天就是主管云⾬的龙王抬头的⽇⼦──“⼆⽉⼆,龙抬头”。在北⽅,⼆⽉⼆有吃猪头⾁的习俗,要把最好的祭品供给兴云降⾬的龙王,祈求风调⾬顺。这天的吃⾷前要加上⼀个“龙”字:⾯条为龙须,葱饼为龙鳞饼,⽶饭为龙眼,⽔饺为龙⽿。
惊蛰
惊蛰节⽓⼤地可以解冻⼀犁⼟的深度,野草变绿,垂柳发芽,⼭桃始花,⼤雁北飞。惊蛰雷鸣在我国很多地区是正常的⽓候表现,⼈说“未到惊蛰先闻雷,四⼗⼋天云不开”,⼀般都是惊蛰闻雷,如果未到惊蛰先闻雷,说明这年雷⾬开始的早,可能春⾬连绵。平地⼀声雷,冬眠中的蛇⾍⿏蛙应声⽽起,蚊蝇蜂蚁纷纷出来活动,惊蛰当⽇民间饮⾷多与除⾍有关。南⽅吃艾草糍粑,⼈们⼿持艾草在家中⾹薰,驱赶害⾍;⼭西雁北吃梨,寓意与害⾍别离;陕西吃炒⾖,噼啪之声象征⾍⼦受热煎熬蹦跳之声;⼭东⽣⽕炉烙煎饼,意为烟熏⽕燎整死害⾍。古谚“惊蛰不冻⾍,冷到五⽉中”,如果惊蛰温度较⾼,则可能有倒春寒,甚⾄冷到五⽉。
春分
“春分到,蛋⼉俏”,鸡蛋被蒸、炒、煮、炖后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寒暑平”。古⼈认为春分这天昼夜平分,利于平衡,最容易将鸡蛋竖起,形成了各地“竖蛋”的传统游戏,⽹
友还戏称为“蛋定⽇”。其实鸡蛋在哪天都可以竖起来,专业⼈⼠指出,太阳引⼒实际上影响甚⼩,所谓“66.5°倾斜的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处于⼒的相对平衡状态利于竖蛋”之说并不可信。
清明、⾕⾬
“清明要明,⾕⾬要⾬,清明不明,⾕⾬不⾬”,我国湖南安徽⼀带如果清明节⽓晴朗天明(阴天多⾬),到⾕⾬节⽓⾬⽔则可能偏多(少)。清明、⾕⾬节⽓正值春季暖湿⽓流旺盛之时,南⽅⾬⽔充⾜,春茶就在清明、⾕⾬时节上市。“⾬前⾬后采茶忙,嫩绿新抽⼀⼨⾹”,清明节前的茶叫做明前茶,⽽⾕⾬前的茶叫做⾬前茶:明前茶特点是细嫩,经过⼀冬孕育的新出嫩芽,所含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达到最⾼,茶⽓⾜,但由于低温少⾬导致细嫩芽尖产量较少,是茶中极品;⾬前茶特点是味鲜,由于⽓温相对更⾼、⾬⽔更⾜,所以⽣长快、产量⼤,是茶中上品。
⽴夏
农历四⽉间是⽴夏节⽓,据风向可判断季风进退早迟:“四⽉吹北风,⼗个鱼塘九个空”,我国南⽅⽴夏节⽓后如果北风仍然较多,说明此时季节尚未转换,仍然被⼲燥⽓团控制,不利⽔产。四⽉初⼋的晴⾬与后来相反,“四⽉⼋⽇晴,虾公鱼崽上⾼坪”,此时若晴天,⽇后可能⾬⼤,虾公鱼崽都可以跳到⾼地上。闽南地区⽴夏吃“虾⾯”,虾与夏谐⾳。与⾯同煮后,虾熟变为吉祥红⾊,以此为祝愿。然⽽⼀项关于中国⽑虾的实验表明,酸度较轻的⽔中的虾更美味,⽓候变化
竖蛋是什么节气的风俗
使海洋吸收⼆氧化碳变多,海洋酸度增加,从⽽导致海虾美味受损。
⼩满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古时将⼩满分为三候:“⼀候苦菜秀;⼆候靡;三候麦秋⾄。”⼩满节⽓中苦菜⽣长繁茂、喜阴细草在烈⽇下⼲枯、麦⼦初熟,该吃些野菜爽⼝,此时清热鲜凉的苦菜最合时令。与此同时,黄河中下游有“⼩满不满,麦有⼀险”的说法,指⼩麦易受⼲热风的侵害⽽减产。“麦收要抢,龙⼝夺粮”,等到芒种节⽓北⽅麦区⾬季来临,对流性阵⾬天⽓明显增加,收割⼩麦要看天⽓抓紧时间抢收,否则遇上阴⾬风雹易发霉烂场,故⾔“龙⼝夺粮”。
芒种
芒种⼊梅,每年六⽉中旬到七⽉上旬前后,江淮阴⾬连绵不断,因此时正值⽴夏后数⽇、梅⼦由青转黄成熟之际,故称梅⾬季节,俗称“黄梅天”。由于这⼀时段空⽓湿度很⼤,天⽓闷热潮湿,百物极易获潮霉烂,⼈们⼜给梅⾬起了⼀个别名──“霉⾬”。梅⾬季节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称为“⼊梅”和“出梅”。芒种热,暑⽓暄,酸梅汤可收敛、⽣津、⽌渴,是解暑必备,将乌梅与⽢草、⼭楂、冰糖⼀同煮,便制成了极好的消夏佳品。
夏⾄
夏⾄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后太阳南移,北半球⽩昼⽇渐缩短,⼈说“吃了夏⾄⾯,⼀天短⼀线”。因夏⾄新麦登场,⼭东各地普遍要吃凉⾯条,夏⾄⾷⾯也有尝新之意。我国地域⼴阔,若谈⽓候对主⾷的影响,最典型的可算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南稻北麦”格局了。南⽅⾬量充沛,宜种植⽔稻;北⽅⾬⽔稀少,则种耐旱⼩麦。南⽅虽然也有⼩麦,但品质和产量与北⽅有别,北⽅⼩麦蛋⽩质含量更⾼,磨出⾯粉⼝感更好。南北⼤⽶也不同,南⽅粒⼩⽽狭长,北⽅粒⼤⽽圆润,南⽅⼤⽶⽣长期短,⼀年两熟,蒸⽶饭时特能吸⽔,亦可做爽滑河粉;北⽅⼤⽶⽣长期长,⼀年⼀熟,油性⼤吸⽔少,蒸出⽶饭粘性强。
⼩暑
⼩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三伏天。在长江中下游,此时正是伏旱时期,“⼩暑南风⼗⼋天,晒得南⼭⽵叶焦”,南风不但不下⾬,⽽且吹的时间越长⼲得越厉害;⽽在新疆,经⼲耐热的西⽠和哈密⽠们开始登场,由于夏季⾼温⼲燥、⽇照时间长等得天独厚的⾃然条件,喜旱的蜜⽠们长得⼜⼤⼜圆;且新疆昼夜温差⼤,光合作⽤充分⽽呼吸消耗少,糖分累积迅速,味极⾹甜。
⼤暑
⼤暑前后,南国满树流丹、飘⾹⼗⾥,清甜多汁的荔枝挂满了枝头。你知道吗,从流传⾄今的荔枝诗句中,可以看出古今⽓候的差异呢!唐初张籍的“锦江近西烟⽔绿,新⾬⼭头荔枝熟”说明彼时成都⽓候暖热,蜀中正是⽓候温暖的时期,荔枝⽣长颇多,同时代的⽩居易也在忠州“⾃问庭中种荔枝”,⽽300年后
南宋陆游的“成都⽆⼭亦⽆荔枝”则反映了四川⽓候逐渐变冷、荔枝受寒灾⽽不见踪影。近代杰出⽓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近代五千年来⽓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通过分析⼤量史料证实了唐代⽓候暖于当今,⽽南宋⽓候⽐现在寒冷。
⽴秋、⽩露
“⽴秋西北风,秋后⼲得凶”,我国⼤部分地区处在西风带上,西北风说明⼲燥⽓团⼊侵,⼊秋后⾬⽔渐少,空⽓湿度低于适宜湿度70%以下,使⼈易⽣⼲燥感──“秋燥”。⽴秋以后短期回热天⽓被称为“秋⽼虎发威”,是由于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压北抬,晴朗少云、⽇射强烈、⽓温回升所致。⽩露节⽓湖南郴洲有酿酒传统,微甜,称“⽩露⽶酒”。俗话说“酿酒不成反成醋”,这制醋和酿酒的发酵温度及接触空⽓时间有所不同。酿酒时“过热必酸”,是说发酵时温度过⾼导致杂菌产⽣酸味物质影响⼝感。另外,藏酒时温度亦有讲究,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芬芳出⼀坛好酒。
处暑
“处暑夜寒⽩天热”,呈现出夜间寒冷、⽩天暖和的初秋⽓候特点,此时在寒夜⾥细品⼀碗奶⽩⾊的鱼汤可谓滋味鲜美、暖到⼼窝!对于沿海渔民⽽⾔,处暑以后便是收获时节,每年处暑浙江沿海都要在东海休渔结束那天举⾏盛⼤的开渔仪式。⾈⼭渔场之所以成为中国最⼤的渔场,得益于⿊潮分⽀台湾暖流和北⽅下来的沿岸寒流在此交汇,⽔流搅动使养分上浮,鱼⼉就有了充⾜的⾷物。鱼⼉的状态也能反映天⽓
变化,⽐如“鱼翻腾,有⾬倾,鱼漏嘴,要下⾬”,都是⼤⾬前⽓压低,⽔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正常呼吸所致。
秋分
如果说初秋是“温燥”,那么深秋的秋分正值寒凉渐重,可谓“凉燥”,论解燥则清润温润的蜂蜜成了不⼆之选。我国⼟地辽阔,蜜源丰富,是养蜂⼤国,这是个“靠天收”的产业,影响产量最重要的原因是⽓候。天公常变脸,若遇异常波动就会减产,这是因为蜜源植物对⽓象条件有特定的要求,蜜蜂的⼯作环境与天⽓状况也密切相关。⽓温回升快,花期会提前;低温冻害,蜂不能⽣存;⾬⽔多,会冲掉花蜜,影响出巢;⼲旱时,泌蜜量减少,花期缩短;⼤风时,花瓣吹落,蜜蜂飞⾏劳累……经验丰富的蜂农可以根据蜜蜂的变化预测天⽓状况:“蜜蜂罢⼯不出窝,风⾬快如梭;吼箱闹窝天将⾬,出门采蜜天放晴”。
寒露
“⼀场秋⾬⼀场寒,⼗场秋⾬穿上棉”,⼀场秋⾬就表⽰⼀场冷空⽓活动,冷空⽓活动多了,天⽓就冷了。寒露节⽓梨⼤量上市,脆美多汁、⽌咳化痰、润肺去燥,是此时必不可少的⽔果,寒露有吃熟梨的习俗。梨⽣长在地域辽阔的暖温带,然⽽⽓候变化对梨的影响因地区⽽异,温度升⾼和⽇照减少对渤海湾和西北产梨有利,对长江及云贵却是不利的,看来不同地区的梨⼦对温度和⽇照的喜好还不同呢。
霜降
晴朗、微风或⽆风的夜晚,地⾯⽓温特别低,近地⾯⽔蒸⽓遇冷凝华成⼩冰晶,附着在地物上形成霜。俗语有云“秋⾬淋透,霜期推后”,⾬多了霜冻就会晚,因为被秋⾬淋透的⼟壤变湿,热容量⼤,降温较慢,需要更强冷空⽓才能出现霜冻。霜遍布在草⽊⼟⽯上,俗称打霜,⼀旦打了霜,葡萄、橘⼦、柿⼦更甜了,阿克苏冰糖⼼苹果更是历经三次霜降才能拥有⼀颗世上独⼀⽆⼆的“甜⼼”(果核糖分堆积呈透明状),⽽控制冰糖⼼好坏的最后⼀道⼯序正是阿克苏地区10⽉上旬的霜冻期。⽩菜、萝⼘、菠菜、冬⽠等蔬菜经过霜覆盖后味道会丝丝鲜甜,是因为植物⾃⾝的防冻措施:淀粉在霜降后会转变成可溶于⽔的葡萄糖。加之此时⼜有螃蟹肥美、⽣蚝营养、龙虾美味,所以吃货们才最偏爱霜降节⽓了──“⼀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可是“贴秋膘”进补的⼤好时机呢。
⽴冬
“⽴冬晴,⼀冬凌”,冬初如果⼲晴不⾬,说明没有暖湿空⽓存在,则可能后⾯天⽓寒冷。天⽓冷了,⽕锅就热了,热⽓腾腾的涮⽺⾁开锅了,暖胃暖⼼⼜暖⽓氛,吃着⽕锅唱着歌,冬天就嗨起来了。从柴⽕到⽊炭,从电炉、酒精到⽡斯、电磁炉,⽕锅的“⽕”换了好多形式,⽽⽕锅
的“锅”也是⼀再渐演变,早在商周时,就有了⽕锅的雏形──⿍,先是陶器⿍,后有了青铜⿍,再往后是铁⿍,然后发展⾄今。那么陶器⼜是如何产⽣的呢?⼀万年前,由于⽓候变暖,⽔位上升,河⽔中的泥沙慢慢地淤上地⾯。不经意间,或许有⼀只树条编成的篮⼦被涂上了淤泥,再⼀个不经意间,原始⼈发现被⽕烧过的泥篮坚硬不漏⽔,后来就有意识的去制作,⽤黏⼟⾼温烧制成的陶器就诞⽣了。
⼩雪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雪节⽓后,开始动⼿加⼯新灌⾹肠和腌制腊⾁啦。急剧下降的⽓温使⾷材不易腐坏,⼲燥的天⽓利于保持新鲜,刮点⼩风能加速⽔分散失⼜不⾄于带起灰尘弄脏⾷材。阳光和风⽤最天然的⽅法将鲜美的味道⼀点点凝聚,天⽓这个烹饪⼤师在不经意间就做出⼀流的风⼲⾷品。当冬去春来,天⽓转暖,就会有“腊⾁滴油天将⾬”的说法,⾁中脂肪因天热⽽液化,⼜因⽓压低⽽析出滴油,⽽天热低压⼜是降⾬的因素,看来这腊⾁还能报⾬呢。
⼤雪
⽴冬之前,北京等地赶在强冷空⽓来袭前忙着砍⼤⽩菜,到了⼤雪节⽓,刚割下码好的⼤⽩菜⾃然成了冬令的“当家菜”。在北⽅,⼤⽩菜可是冬储菜的主⼒,0℃时,⼤⽩菜晾晒后整齐码放在阴凉通风处,外层的菜叶会失去⽔分变蔫,需勤翻动挑出坏叶防⽌越烂越多;当⽓温在零下时,需⽤棉被、草席等透⽓物品包裹;温度在零下10℃时,应移到室内避免冻坏。只要储藏时随时留⼼天⽓变化,就可以⼀冬享⽤美味的翠⽟⽩菜了。
冬⾄、⼩寒、⼤寒
谈起冬⾄和腊⼋节饮⾷,南北⽅各不同。北⽅“⼗⽉⼀,冬⾄到,家家户户吃⽔饺”,⽽江南⽔乡有冬⾄夜全家欢聚⼀堂共吃汤圆的习俗。腊⼋节前后,北⽅吃腊⼋⾯、泡腊⼋蒜,南⽅喝腊⼋
粥、吃⼋宝饭。北⽅⼈⽤各种果蔬做成臊⼦,把⾯条擀好,到腊⽉初⼋早晨全家吃腊⼋⾯,再配上通体碧绿的醋浸腊⼋蒜。⼈们说“⼩寒寒,来年早稻熟,⼤寒寒,来年晚稻熟”,⼩寒和⼤寒寒冷分别预⽰来年春夏降⾬较好利于收成,在盛产稻⽶的南⽅,⼈们吃的腊⼋粥并不是因为有⼋种配料,⽽是因为腊⽉初⼋得名,原料花样繁多,⼗分养胃,⽽⽤驱寒滋补的糯⽶做成的⼋宝饭亦⼗分养⼈。
⽓候除了塑造北⽶南稻的格局,也决定了南甜北咸的喜好。南⽅多⾬,光热充分,盛产⽢蔗,南⽅民众⾃然爱吃甜⾷;虽然北⽅有甜菜,但产糖量不及⽢蔗,蔗糖在交通运输并不发达的年代在北⽅是稀有品,因⽽北⽅⼈保留了咸⾷习惯。
值得⼀提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个⽓候带,⼆⼗四节⽓发⽣时,每个地⽅⽓候特点不⼀样,⼏千年来,我国各地劳动⼈民将⼆⼗四节⽓深深扎根于当地⽣产实践中。⽐如同样种⼩麦,各地播种期不在⼀个时态,当华北南部及以南地区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在安徽江苏则是“寒露蚕⾖霜降麦”,浙江则是“⽴冬种麦正当时”,反映了从北到南的⽓候差异。
⾏⽂⾄此,笔者⼤开脑洞,以⼆⼗四节⽓为主线,将各种⾷材、⾷法、⾷俗、⾷器与天⽓和⽓候变化联系起来,不难看出这美⾷与节⽓结合之紧密。
风霜⾬雪,阴晴冷暖,悦动味蕾,搅动⾆尖,当我们⼤块朵颐,品尝⾊⾹味俱全的美⾷之余,不要忘记是风调⾬顺让我们有了好收成,不要忘记感恩这好天⽓、感恩勤劳的祖先为我们留下这⼆⼗四节⽓的智
慧财富!
参考资料:
2.《⽓象谚语精选》,朱振全,2012,⾦盾出版社
6.⽓候变化对中国区域梨产量的影响,卢华、耿献辉,2014,湖南农业⼤学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作者:⽓象⼩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2级硕博研究⽣,笔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