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详细规定
中国石化应急管理要求
1基础要求
1.1应急管理工作界定
1.1.1本要求中所指应急管理工作,是指各企机关、股份企业各分(子)企业(以下统称各单位)在突发事件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理和善后管理过程中,经过建立必需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需方法,保障职员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环境破坏、社会影响和财产损失活动。
1.1.2本要求中所称突发事件,是指在总部及各单位忽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方法给予应正确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2应急管理工作标准
1.2.1坚持“以人为本,降低危害”标准。牢靠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把保障职员、公众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落实到应急准备、抢险救援、恢复重建等各步骤。
1.2.2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很态结合”标准。落实各项防范方法,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应急准备工作,加强监测监控,切实做到准备在先、防患未然,确保突发事件一旦发
生,能够立即有效处理。
1.2.3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标准。在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组织体系,落实应急职责,实施应急分级管理。
1.2.4坚持“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标准。加强各项应急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形成规范各类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理工作制度体系,使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1.2.5坚持“整合资源,协同应对”标准。整合各单位应急资源,充足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区域应急网络,实施区域联防制度。
1.2.6坚持“依靠科技,提升素质”标准。利用优异适用监测、估计、预警、预防、应急处理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2组织机构
2.1总部组织机构
2.1.1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企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以下统称中国石化)应急管理最高指挥机构,负责中国石化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总部机关各部门及各单位均接收其统一领导。
2.1.2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是中国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实施机构,由办公厅、生产经营
管理部、安全环境保护局、外事局组成,负责应急指挥中心二十四小时值班,组织应急准备工作;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期间负责传达和落实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含有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
2.1.3安全环境保护局为常态下应急管理工作办事机构,负责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等应急管理工作,并对各单位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验
2.2各单位组织机构
2.2.1各单位要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落实各级人员应急职责,形成关键领导全方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关人员全部参与应急组织体系。
2.2.2各单位应设置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设置或指定应急管理工作日常办事部门,日常办事部门宜设置或指定在安全环境保护部门,配置专职应急工作人员,落实应急管理方法,指导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3预防和应急准备
3.1应急预案管理
3.1.1各单位应依据国家、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和中国石化要求,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管理模式、风险分析等实际情况,制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
3.1.2各单位应急预案应该符合下列基础要求:
3.1.2.1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3.1.2.2符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和危险性分析要求。
3.1.2.3应急组织和人员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3.1.2.4有明确、具体应急程序和保障方法,并和应急能力相适应。
3.1.2.5预案基础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信息正确。
3.1.2.6各级应急预案之间应该相互衔接,同时和中国石化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确保其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
3.1.3对于新建、改建、扩建及检维修项目,各单位要和承包商等相关方进行施工作业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定,编制对应应急预案或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3.1.4较大规模集会、节会、庆典、会展、商贸、文化、体育等公众聚集活动应急预案,根据谁主办谁负责标准,由组织承接方负责制订。
3.1.5应急预案包含到部门、人员均要参与预案编制,使预案制订过程成为隐患排查治理和全员应急知识培训教育过程。
3.1.6应急预案编制后,应该根据国家、地方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组织教授进行评审,
形成评审书面纪要并附教授名单。
3.1.7应急预案经评审、完善后,应以文件形式报经单位关键责任人同意后,公布实施。
3.1.8应急预案实施分级立案制度,即下级单位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主管部门立案。各单位将应急预案报总部立案,同时应依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设区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求报送立案。
3.1.9各级应急预案最少每3年修订1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统计并归档。有下列情形之一,应立即给予修订:
3.1.9.1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改变。
3.1.9.2隶属关系、经营方法等信息发生改变。
3.1.9.3地域、环境、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改变。
3.1.9.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
3.1.9.5应急预案演练及实战过程中发觉问题。
3.1.9.6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
3.2应急预案演练
3.2.1各单位应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根据“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现场、循序渐进、时
空有序”等标准,合理安排计划演练频次、规模、形式、内容、时间、地点、经费和责任人等。
3.2.2各单位应依据实际情况每十二个月最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所属二级单位每六个月最少组织1次综合性应急演练,基层单位每三个月最少组织1次现场处理方案演练。
3.2.3应急演练应以相关应急预案为基础,表现和实施应急预案全部步骤,确保达成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提升应急处理能力目标。
3.2.4应急演练后,要对演练效果进行评定,提出连续改善方法,完善应急预案,形成演练总结汇报,并报上一级主管部门立案。
3.3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
3.3.1各单位应将应急培训纳入单位年度培训计划,制订培训计划和具体内容,开展企业责任人、应急管理人员、应抢救援人员、从业人员等各级各类人员应急培训,尤其是对新入厂、转岗职员,领导干部职务变动要适时进行相关应急培训。
3.3.2应急培训关键内容
3.3.2.1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
3.3.2.2相关应急预案。
3.3.2.3危害原因识别和风险分析。
3.3.2.4应急对策和防护方法。
3.3.2.5应急职责、应急响应及其实施程序。
3.3.2.6应急设施、设备、器材性能和使用方法。
3.3.2.7应抢救援知识和技能,个人防护、自救、互救等基础知识。
3.3.3各级宣传部门应充足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口号、报纸等宣传手段,向中国石化职员和各单位周围公众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普及安全生产事件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应急处理知识。
3.4应急队伍、装备及物资保障
3.4.1中国石化本着“统筹计划、合理布局”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应抢救援中心;整合各单位应急资源,实施区域联防制度;充足利用社会应急资源,签署互助协议,保障应抢救援工作需要。
3.4.2各单位要结合行业、专业特点建立一支专兼职应抢救援抢险队伍,并加强队伍建设。没有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单位必需和邻近含有对应能力专业救援队签署应抢救援协议。
3.4.3各单位要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合理配置应急装备和贮备
应急物资;建立应急装备、物资调配和更新机制,确保贮备充足、调运顺畅。
3.4.4建立健全应急资源档案
3.4.4.1本单位现有应抢救援队伍情况,应急装备、物资种类、名称、数量。
3.4.4.2联防区域内应抢救援队伍情况,应急装备、物资种类、名称、数量。
3.4.4.3周围可利用社会应抢救援力量,应急装备、物资种类、名称、数量。
3.4.4.4关键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信息。
3.5信息和技术保障
3.5.1各单位应加紧应急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应急预案、重大危险源和各类应急资源数据库,建立统一高效应急指挥系统,和总部应急平台上下互通,实现快速预警、研判、科学决议指挥。
3.5.2各单位要依据工作需要,主动引进优异适用应抢救援装备和技术,不停提升安全保障和应抢救援能力。
3.5.3成立总部、各单位应急管理教授组,对应急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3.6财力保障3.6.1各单位要将应急体系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年度资金预算,建立应急体系建设
保障资金投入机制,保障应急工作正常开展。
3.6.2应急体系建设保障资金关键用于应急预案制修订、应急培训和演练、宣传教育、信息平台建设,和应急队伍、装备、物资贮备等方面建设和更新维护。
4监测监控、估计预警和应急值班4.1监测监控
4.1.1各单位应建立突发事件风险趋势分析机制,对可能发生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方法。
4.1.2各单位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管理,明确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配置必需监测监控设施,加强关键岗位和关键部位监测监控,发觉事故预兆立即公布预警信息,并采取有效防范和处理方法,预防事故发生和事故损失扩大,做到早防御、早响应、早处理。
4.2估计预警
4.2.1各单位要加强信息管理,立即搜集、获取、掌握相关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并对信息分析、评定,确定预防方法及应急处理方法。
4.2.2对国家、地方政府和总部公布可能影响安全生产自然灾难、事故灾难预警信息,依据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立即采取有效方法。同时,依据事态发展,对预警信息随时调整直至解除,并对应调整预警等级和防范方法。
4.3应急值班
4.3.1办公厅秘书处(总值班室)负责总部总值班工作,实施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各单位办公室或指定部门负责本单位应急值班工作,负担日常二十四小时应急值班工作。法定节假日,各单位要安排熟悉情况干部值班,单位责任人带班。
4.3.2应急值班工作应遵照有情必报、立即正确、运转高效、反应快速、安全保密标准。
4.3.3各单位要明确落实责任,健全应急值班工作制度,明确信息处理、报送程序和方法,确保突发事件信息立即正确上报。
4.3.4各单位要重视和加强应急值班工作软硬件建设,配置良好通信设施和相关设备,确保值班工作反应灵敏、应对快速、处理立即。
5应急响应
5.1信息汇报
5.1.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要立即开启对应等级应急预案,按摄影关要求和程序,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汇报。
5.1.2当发生直属企业级及以上突发事件时,各单位应在1小时内向办公厅总值班室、安全环境保护局和其它分管部门汇报,并随时报送最新进展情况。事件处理结束后,要进行终报。
5.1.3信息汇报内容包含突发事件发生时间、单位、地点、事件类型、造成后果、初步原因分析、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现在采取处理方法和是否需要支援等。
5.1.4报送信息事实清楚、文字精炼,报送前须经单位关键责任人签发。尤其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汇报,再快速补报书面材料。
中国国定假日5.1.5事发单位应根据国家、地方政府相关要求,立即向事发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汇报。
5.2应急处理和救援
5.2.1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要立即开启对应等级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方法组织抢险,预防事件扩大,努力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一旦事态超出本级应急能力,且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向上一级机关请求实施更高等级应抢救援。
5.2.2事发单位必需指定相关部门处理公共关系,接收公众咨询,接待、抚慰突发事件影响或受到波及相关方。
5.2.3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必需保持通信通畅,将现场救援情况立即传输到应急指挥部门;应急信息传输和接收必需有专员负责。
5.2.4当上级机关领导抵达现场后,要做好现场处理情况汇报和指挥权移交工作,并主动配合
现场应急处理。
5.2.5在应急抢险过程中,注意保护突发事件现场,为突发事件调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5.3媒体应对和信息公布
5.3.1在应急状态下,要做好媒体应对和信息公布工作,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信息公布人,并规范应急新闻公布程序。
5.3.2信息公布要正确、立即、客观,必需经过严格审核和同意,确保公布信息统一性。
5.3.3要做好当地主流媒体舆情监控工作,依据舆情监控情况,确定信息公布目标、内容和关键、时机及方法。
5.3.4要做好新闻媒体采访接待工作,主动向媒体提供审议经过新闻稿,必需时经过信息公布人向新闻单位说明发稿要求,掌握报道主动,引导社会舆论,发明有利舆论环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