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及其历史经验,懂得了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而且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下面提几个问题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
1.新民主主义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其性质是什么?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有几个简称?怎么理解简称?
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利润的分配形式是什么?
⑵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利润的分配形式又是什么?资方的股息红利被定息:额度为5%定息(即年息五厘),7-10年完成。P66
4.我国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5.新中国建立初期,国营经济的主要部分来源是什么?
6.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的时间是哪一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内容提要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教训
教学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一些重要思想成果。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探索走了弯路,出现了失误。这些弯路和失误同探索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
学习本章内容,有助于全面理解思想,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思考题3个 P91)
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
2.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内容提要 P75-85
一、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
㈠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的提出及其内容
1.1956年4月和5月,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认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尽可能地克服消极因素,并且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需要。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是在这两种因素的矛盾中通过它们之间又统一又斗争而实现的。
4.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向消极因素的逆转。
㈡调动一切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思想的意义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㈢《论十大关系》的内容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㈠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思想的提出
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步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没有专门作过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后果。
3.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理论。
4.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㈡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2.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必须用强迫的及专政的方法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就是广大人民众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3.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雨似的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还没有完全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还客观存在,但将越来越少,而大量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把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4.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在国家全局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经济方面,实行监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方针。政治方面,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
、团结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上,实行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方针;在科学文化艺术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大意义
1.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的巨大理论勇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3.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促进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发展。
4.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㈠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
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㈡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提出的依据及内容
1.鉴于苏联在发展经济中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鉴于苏联在发展经济中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论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把这三者关系上升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来认识。
3.认为,由于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我国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要和必需的;同时,必须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尤其更重视农业的基础作用。因为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为工业提供粮食、原料、市场和积累资金,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
社会主义探索阶段 4.提出,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要将过去那种以重、轻、农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做法,改为以农、轻、重为序。
㈢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意义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及意义P82
㈠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还提出了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9方面)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会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提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在工商业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个体经济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市场是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补充)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力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此外,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法制。则进一步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