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
第五课言之有“理”
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
——虚词
自主广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汉语的虚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的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这几类。
B.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在句子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增删不会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C.使用虚词要注意虚词的特殊表意作用。
D.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会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解析在词汇意义上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但在语法意义上,虚词有很重要的作用。
答案B
2.下列关于副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副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否定等修饰意义的词。
B.副词能修饰动词、形容词,但一般动词前不加程度副词。
C.副词与形容词的区别在于形容词能修饰名词,而副词不能。
D.副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定语。
解析D项,副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状语。
答案D
3.下列关于介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词是引出动作的对象、时间、处所、工具、原因、方式、手段、目的的词。
B.介词不能重叠。
C.介词可以单独成为句子中的一个成分。
D.介词可以和名词性的词或短语组成介词短语,在句子中充当状语、补语、定语。
解析C项,介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必须和它的宾语配合。
答案C
4.指出下面句子的谓语部分之前,哪些可以加介词“被”,哪些不可以加“被”,并说明理由。
①电影票买着了。
②文章写好了。
③衣服他撕破了。
④自行车小偷偷走了。
参考答案可以加介词“被”的是③和④。汉语的句子表示被动意义,一般都要用介词“被”引出施事成分并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者单独使用介词“被”作状语。有些句子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介词“被”字,例如“眼镜打破了”;甚至施事名词在句子里出现的时候,也不一定非用“被”字不可,例如“眼镜我打破了”,“眼镜是我打破的”。但是“被”字句所陈述的事情对于受事者(主语名词)往往是不如意或不希望发生的。在现代汉语中,被字句也通常都含有主语遭受某种不如意事情的意思。因此①和②两个表示事情已经做成功的句子,尽管有被动的意义,却是不能加“被”字的。
5.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词性来,如“他犯了一个错误”中的“错误”是名词,“他错误地认为”中的“错误”是副词。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在家。( )
(2)他在读书。( )
(3)他在家读书。( )
(4)校长在和小李谈话。( )
(5)小张和小李是同学。( )
答案(1)动词 (2)副词 (3)介词 (4)介词 (5)连词
6.下面文段中画线的词语,有的不能删去,有的必须删去,有的可删可不删。请把它们出来,将序号分别填写在横线上。
记者从市天文台中①了解到,日前,该台专家参加了②有关日全食的工作会议,针对日全食过程有③可能出现的社会现象,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台长告诉记者,有一年德国某大城市上空出现日全食,由于④驾车者都停车观看,导致了100多千米的高速公路交通将⑤全线瘫痪。因此,日全食期间的交通问题值得重视。此外,治安、卫生等问题也⑥很重要。
(1)不能删去的是:
(2)必须删去的是:
(3)可删可不删的是:
答案(1)②⑥ (2)①④⑤ (3)③
二、强化提升
7.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必须加“了”的一项是( )
①有时为( )训练儿子的耐力,父亲在前面骑自行车,让儿子在后面跟着跑。
②一学期过去了,在语文老师的悉心点拨下,大家养成( )每天读报的好习惯。
③驾驶员应该遵守交通规则,十字路口如果红灯亮( ),车子就不能通过。
④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 )一下,深表赞许。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了”作为时态助词,用于实际已经发生的动作或变化的完成时,不可省略;用于预期的或假设的动作或变化的完成时,可以省略。
答案A
8.选择准确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上。
(1)他至今还没拿定主意明天去 不去?(A.或者
B.还是)
(2)他非常用心地观察, 野地里刮起风沙来都不知道。(A.以致 B.以至)
(3)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接着飞快地在地图上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 看了一阵。(A.又 B.再)
解析(1)“或者”,不能用于疑问句,只能用于肯定句中表选择。(2)两词均为连词。“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3)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再”多用于未实现的动作,如“我没听清楚,请再说一遍吧”;“又”用于已实现的动作。
答案(1)B (2)B (3)A
9.下面的句子或词组中间能不能加“的”?如果能加,其结构与意义有无变化?
(1)候补 党员 (2)师范 学校
(3)生活 习惯 (4)夜晚记 日记
(5)抓破了 鼻子
参考答案(1)(3)中间可以加“的”且结构和意义不变,均为偏正结构。(2)中间不可以加“的”,它是类似于专有名词的固定结构。(4)(5)中间可以加“的”,但加后结构和意义均发生变化,由谓词性词组变成偏正词组。
10.指出下列句子中虚词使用的错误之处。
(1)天亮后,雨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了。
(2)教育部“减负”的通知下达以后,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组织中小学生认真学习而且贯彻执行。
(3)我日前到京,请准备好住处。
(4)时间快到了,事情还没做完,心里未免着急起来。
(5)你的办法固然有优点,但是也未尝有缺点。
(6)今天他没来,莫非是生病了不成?
(7)我们无时无刻在想念着你。
(8)读书成为我生活所必须,一天不读,就憋得慌。
参考答案(1)“而且”不能表反方向的递进,应改为“反而”。(2)“而且”用于表示递进的分句之间,而“认真学习”与“贯彻执行”是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应改为“并且”。(3)“日前”表示几天前,用于叙述过去的事,应改为“不日”。“不日”表示要不了几天,几天之内,限用于未来。(4)“未免”,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应改为“不免”。“不免”表示免不了。(5)“未尝”后应加上“没”,“未尝两拨”用在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6)“莫非”表揣测或反问,常跟“不成”呼应。句中“是”与“莫非”重复,应删去“是”。(7)“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故应在“在”前加“不”。(8)“必须”是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加强命令语气。应改为“必需”。“必需”作动词,表示一定要有,不可少。
1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虚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B.追忆往事的功用往常是用幻想来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
C.他必然会像初冬在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漫无目的地乱舞。
D.战国时代的动乱使孟子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
解析A项,“就是”应为“而是”;B项,“往常”应删去;C项,“在”应为“从”。
答案D
12.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前后连贯起来。
《中国好声音》的“梦想巅峰之夜”斥巨资请来了众位巨星站台,为学员们搭建了一个梦想的舞台,为观众送上了一场顶级盛宴。 节目从播出开始就遭到了各方吐槽,结果尘埃落定后也是差评不断,演出 盛大, 留下了不少诟病, 还有网友调侃:抢了春晚的收视率,得罪央视;广告频繁,时长太久,得罪现场观众;票选不透明,冠军疑内定,得罪选手;主持人念错赞助商名字,得罪加多宝;节目超时,深夜扰民,得罪附近居民……
解析从文段的层次来看,第一层应在“节目从播出开始就遭到了各方吐槽”前,应该是转折关系;
第二层“盛大”与“留下了不少诟病”两个分句应该是转折关系;第三层“还有网友调侃”与前面应该为递进关系。
答案然而 虽然 但是 甚至
1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 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解析第三处横线后说“你还不引人注目”,这正是前面说的“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也可能视而不见”的原因,所以第三处横线填“因为”,据此排除B、C两项。根据句子开头“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推断出后面“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站在你身边”是假设的情况,所以第一处横线填“即使”,由此排除A项。
答案D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针对本届趵突泉灯会意外遇“冷”,济南民俗专家、济南市民俗艺术馆馆长刘先生说:“春晚都有审美疲劳, 灯会?”
(2)对于中国的航母建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纪教授通过时而幽默时而犀利的解读方式,证明了其实中国的航母建设是积极的进步的道路, 并不会对世界构成任何威胁。
(3)“觉得哪个题材更有卖点,企业就报哪个呗。 ,教育题材的片子容易通过审批。所以,5个月出现近4万分钟的教育题材动画片制作备案,也不奇怪。”他说。
A.况且 而且 何况
B.况且 何况 而且
C.何况 况且 而且
D.何况 而且 况且
解析“何况”“而且”“况且”三个词都表递进。“何况”摆出的情况往往与上句有反差较大的对比关系,适用于句(1);“而且”只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前后成分并无严格限制,适用于句(2);“况且”之前往往是主要原因,之后是次要原因,适用于句(3)。
答案D
1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前全国安全工作形势严峻,出现了种种问题, 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没有消除,有些政府官员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 通过进一步深化安全改革, 能实现。
A.既然 那么 所以 只有 才
B.固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才
C.即使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
D.如果 那么 因此 只要 就
解析“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与“但是”搭配。“所以”后一般不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只有”表示必要的条件,现代汉语中多与“才”或“方”呼应。“只要”表示充分条件。从句子看“通过进一步深化安全改革”是“能实现”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答案B
拓展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