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柔弱的女孩如何保护自己?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太柔弱的女孩如何保护自己?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
老子的智慧与理念,是儒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作为老子思想的集大成作品,《道德经》中阐释了很多非常有见地的人生哲理,对后世的学者为人、处世、思考、境界产生深刻影响。
老子多次提到“柔弱”,欲表明“柔弱胜刚强”的哲理。他从当时的生活中举了大量例子来加强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后世的一些实践历史也在为此佐证。
柔弱克刚,一切皆有可能
古代“坚强”的含义,既有正面也有反面。正面解释为坚守自我原则,如孟子所言“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但坚强也说明其有不能灵活调整的一面,老子以此立点来解释坚强的负面。
老子说“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弱的,枯死后干而刚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软的,可以弯来折去,但是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僵化了,搬动不了。
老子和他人讨论过:人的嘴里,牙是最强的,舌头是最软的,但是先坏的是牙,舌头到死也基本不会坏,说明越是柔弱的东西越有力量。
他也表明“坚强者,死之徒”,坚强是死的一个原因。“以兵强则灭”,军力太强早晚要被灭掉;“木强则折”,木头太坚硬容易折断,软的怎么折也断不开;“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太强大反而居于劣势了,柔弱时却居于优势。
这些例子初听有些奇怪,仔细一想是这么个道理。中国古代民间的谚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也验证了这个说法。
柔弱的反败为胜,历史一条条来证明
老子“柔弱胜刚强”理念在后世的历史演变中不断赋予新定义,以弱胜强、以小胜大、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等各种柔弱最终打败强者的例子,比比皆是。
两拨刘邦和项羽楚汉之争,开始时刘邦处于弱势,项羽不论是个人的武功、地位、影响和军队都比刘邦厉害,但是刘邦在任人用计上,一点一点从弱变成了强,战胜了强大的项羽。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希特勒代表的法西斯势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苏联被他们攻打时,从边界一直都撤到了莫斯科的城下。但是他们的强悍也带来了问题,霸道的行径激起了全世界对他们的反对、打击、封锁,各国起而攻之,最后被击败。中国的革命战争历程也这样,所以以弱胜强是可以做到的。
以柔克刚,在中国文化观念里体现感最强是太极拳。中国人一直追求一种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取胜方法,以此理念发明了太极拳。尽管在当下社会,太极拳的搏击作用不实用,但它代表了一种健身、自卫,以至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方式,以一种柔韧、先让一步的精神,去战胜来势汹汹的对手。
如何能做到以柔化敌?
历史上小人物战胜了大人物。因为小人物没有包袱,不以势压人,从底层慢慢往前发展强大,反而战胜了高高在上、自吹自播的人。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专气,动用全身的气息、精神、生理功能,集中向着一个目的,使自身更柔和、更温柔、更谦逊、更容易调整、更容易变化。这时候的状态就像婴儿一样。婴儿不做任何的防卫,反倒是无敌的。
“载魄抱一能无离乎”,把心思和魂魄都集中在一个道上,做事永远不离开这个道,不犯糊涂不胡来,这样就永远不会偏离正确的、最重要的大道。相反的,如果把自己吹得太大了,太过于逞强,反而会露出破绽被对手抓住而被摧毁。所以做一个人宁可柔一点,弱一点,而不要过于逞强。
柔不是使我们处于一种可以随便被欺负的状态,这是一种最聪明的保己攻敌的方法,面对某些难处理的场景,可以快速调整自己的节奏,或者避免争端,或者很快遭到化解办法,这里面的大学问,需要一点点学起来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