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
课程代码:
适用对像:3年制高职
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
建议学时:90学时
学分:4学分
修订时间:2020年1月
二、课程性质
《物联网技术》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支撑了“1+X”传感网应用开
发(中级)的主要考核内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数据采集、STM32 微控制器基本外设应用开发、RS-485 总线通信应用、CAN 总线通信应用、基于BasicRF 的无线通信应用、Wi-Fi数据通信、NB-IoT 联网通信、LoRa 通信应用开发等知识,同时,通过编程与实操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能力培养。由于《物联网技术》这门课程中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应该在程序设计、硬件动手能力等方面有一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主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能根据各种传感器的基本参数、特性和应用场景,运用信号处理的知识
选择处理方法,根据需求科学地处理信号;
2.能根据ModBus 协议,运用RS485 总线原理、串口通信技术,独立
进行基于ModBus 串行通信协议的编程组网;
3.能根据CAN 总线协议,运用CAN 总线通信技术,独立搭建CAN
总线并编程实现组网通信;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4.能根据ZigBee 开发指南,熟练搭建开发环境并使用仿真器进行调试下
载,并独立编码实现点对点通信并进行系统调试;
5.能根据Wi-Fi AT 指令手册,完成热点功能验证、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等
操作;
6.运用口通信技术,熟练使用云NB-IoT 工程,独立编程实现数据传输;
7.能根据MCU 编程手册和LoRa 数现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的调整。
四、课程内容和学时
课程内容(总计划90学时)
模块一数据采集
模块二STM32 微控制器基本外设应用开发
模块三RS-485 总线通信应用
模块四CAN 总线通信应用
模块五基于BasicRF 的无线通信应用
模块六Wi-Fi数据通信
模块七NB-IoT 联网通信
模块八LoRa 通信应用开发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板书或PPT进行对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能够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3.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
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
六、课程考核
《物联网技术》为考试科目,主要考核方法是实操。
七、教学资料
1、《传感网应用开发培训认证教材(中级)》新大陆
2、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实践(项目式)
3、华清远见智能家居相关资料
xxx
2020年2月20日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