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粤教版)复习提纲
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一节地理区域
1、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条件,区域可划分为自然区域行政区域经济区域文化区域等。
3、区域范围有大有小,大的区域可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一淮河以南
1月平均气温
小于0℃
大于0℃
河流是否结冰(封冻)
是、结冰(封冻)
否 不结冰(不封冻)
温度带
中温带、暖温带
亚热带、热带半湿润区、
干湿区
半湿润区、湿润区、
湿润区、
水源
短缺
丰富(充足)
耕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主要经济作物
甜菜、棉花
油菜、甘蔗
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平原、珠江三角洲
主食
面食
大米
年降水量
小于800毫米
大于800毫米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
秦岭—淮河一线在气候方面的重要地理意义
(1)与一月份0℃等温线一致。
(2)亚热带暖温带的分界线。
(3)河流有无结冰现象的分界线。
(4)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经过的地方。
(5)温润地区半温润地区界线。
(6)水田旱地的分界线。
(7)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界线。 
(8)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对宁夏平原发展成“塞上江南”起着重要作用。是外流区内流区的分水岭,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草原荒漠的分界线,
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牧区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1、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单元,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如上图:①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
3.青藏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昆仑山—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4.四大地理单元中海拔最高的是青藏地区;平原分布最广的是北方地区,跨经度最广的是西北地区,平均温度最高降水最多的是南方地区。
第一节北方地区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    置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地形
高原,平原
山地、丘陵
面    积
约占全国20%
约占全国25%
人    口
约占全国40%
约占全国55%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温 度 带
暖温带
亚热带、热带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干 湿 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年降水量
400-800毫米
800毫米以上
气候特征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水热充足、
雨热同期
主要粮食
作    物
小麦
水稻
主要经济
作    物
甜菜、棉花,花生
油菜、甘蔗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植  被
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土地
黑土地
红土地
1.黄土高原:结构疏松,容易水土流失(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土地沙化严重,以小米为主食,以窑洞为主要民居。
2.华北平原的耕地以旱地为主,水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南方地区
1.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大原因:降水
2.南方地区主要地形为:山地、丘陵
3.我国南方的五大经济特区:珠 海 厦 深 汕
4.南方特点: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南方地区主要能源为:有金属,水能资源
1、中国一月份 0  等温线;
2、温度带: 亚热带     暖温带   的分界线;
3 800 mm  等降水量线;
4、干湿地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的分界线
5、气候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的分界线;
6、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7、耕地类型:   水田      旱地  的分界线;
8、河流:   长江水系      黄河水系 的分界线;
理解思路:书本 气温          降水====气候类型
              温度带        干湿区
1上图中  ①  ②    为季风区 ,其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③      ④    (序号)
2南北方地区大致以 秦岭  淮河 为界,南方降水大致在 800  毫米以上,北方地区降水在  800  毫米以下
3.青藏地区海拔多在 4000  米以上,地形以(高原)      (山地)地形为主
4.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 400 毫米以下,地形以( 高原)( 盆地)为主
一: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主导因素:气候
二: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差异主导因素:季风(降水)
三: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差异主导因素:地势(海拔)
            第三节西北地区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1、A:阿尔泰 B:天山山脉C:昆仑山脉
  D:准噶尔盆地E:塔里木盆地
记忆口诀:疆 一座塔压住一只昆虫,塔的顶端是天
西北地区地形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
2.三塔: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河(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
3.西北地区的地形高原盆地为主。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景观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4.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导致干旱的主要原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阻隔,暖湿气流难以抵达内陆
6.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7.吐鲁番——火洲
8.坎儿井的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西北地区农业灌溉水源主要来自——①高山冰雪融水②内流河③外流河)
9.坎儿井暗渠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
10.我国古代三大工程:长城,坎儿井,京杭大运河。
第四节青藏地区
1.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本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2.别称题目:
日光城                拉萨
高原之舟              牦牛
火洲                  柴达木盆地
聚宝盆                吐鲁番
鱼米之乡              四川盆地
天府之国              长江三角洲
3.之最题目:
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最大的沙漠                塔里木河
中国最高的山峰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最大的峡谷                珠穆朗玛峰
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          羊八井
四大地理单元汇总
1、四大地理单元地理特征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位    置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 南,青藏高原以东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范    围
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甘、宁的东南部,皖、苏两省北部,约占全国20%
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约占全国25%
新的大部、甘的西北部、整个内蒙古、冀、宁的北部,约占全国30%
青藏高原上的藏,约占全国25%
人    口
约占全国40%
约占全国55%
约占全国4%
约占全国1%
植  被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草原
荒漠
高寒草甸 草原
主要河流
黄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
长江、珠江
塔里木河(内流河,2176千米)、额尔齐斯河
雅鲁藏布江、黄河源头、长江源头
主要山脉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
南岭、武夷山
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大兴安岭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
主要地形区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温 度 带
中温带、暖温带
亚热带、热带
中温带、暖温带
高原气候区
干 湿 区
半湿润区、湿润区
湿润区
半干旱区、干旱区
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年降水量
400-800毫米
800毫米以上
400毫米以下
400毫米以下
气候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夏:高温多雨
冬:寒冷干燥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季
水热充足、
雨热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燥、日照充足
高原山地气候
高寒低氧、日照充足
主要粮食
作    物
小麦、玉米
水稻
小麦、玉米
青稞、小麦、豌豆
主要经济
作    物
甜菜、棉花
油菜、甘蔗、蚕丝
瓜果、棉花、甜菜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牧  区
新疆牧区、
内蒙古牧区
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牧场类型
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
本溪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高寒牧场
种植特点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河谷农业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