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怎么起家的壮大起一支队伍
曹操是怎么起家的
曹操真正的起家,应该是在反董大战之后。
创建大业的具体时间如下: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
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公元208年,曹操就任东汉帝国丞相。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在赤壁与孙权军作战,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操为魏王,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魏国封地。于邺
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公元215年攻占阳平关,击败、降服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
魏国怎么灭亡的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的基本信息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
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曹操在中国的影视剧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现,但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曾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20__年11月,复旦大学通过研究发现曹操既非一些史学家认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代。
曹操的主要成就
政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曹操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在混战中,不仅董卓、李傕等凉州军阀
到处屠杀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拿曹操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曹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曹所败。曹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司马光说曹化乱为治,并非无据。而且曹用人不重虚誉,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能行法治。曹还提倡廉洁,他用崔琰、毛玠掌管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
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