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20*1分)
1、以下哪一种不是关于货币起源的唯心论解释___D__
A、国家货币论 B、圣人先贤制币论
C、众人协商论 D、货币价值论
2、“格雷欣法则"指的是_____A____法则
A、劣币驱逐良币 B、劣币良币并存 C、良币驱逐劣币 D、纸币和铸币同时流通
3、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B ).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4、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 A )。
A、政府债券 B、银行贷款
C、银行透支 D、发行银行券
5、下列( D )是金融市场所具有的主要宏观功能。
A、价格发现 B、减少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
C、提供流动性 D、实现储蓄─投资转化
6、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有( B )
A、同业拆借市场 B、股票市场
C、票据市场 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7、依交易对象的不同,下列那项不属于货币市场(B )
A、金融机构短期资金存贷市场 B、金融机构长期资金市场
C、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D、短期债券市场
8、商业机构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可以将经贴现的未到期商业票据拿到中央银行进行( C )
A、贴现 B、转贴现
C、再贴现 D、都不是
9、下列那一项不是属于银行金融机构体系范围的( C )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证券公司 D、政策性银行
10、我国第一家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的民营银行是( C )。
A、中国交通银行 B、中信实业银行
C、中国民生银行 D、招商银行
11、( A )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 B、支付中介
C、信用中介 D、金融服务
12、历史上第一家按公司制组建的股份制银行( A )
A.英格兰银行 B.瑞典国家银行 C.美国中央银行 D.德国国家银行
13、中央银行经营证券业务的目的是( B )
什么是金融业A.盈利 B.调剂资金供求,影响国民经济 C.控制企业资金 D.管理政府收支
14、基础货币的创造主体是( D )
A.投资银行 B.财政机构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15、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是否剔除汇率变动的影响 B.是否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
C.是否剔除利率变动的影响 D.是否剔出收入变化的影响
16、一般而言物价水平年平均上涨率不超过3%的是( B )
A、爬行通货膨胀 B、温和通货膨胀
C、恶性通货膨胀 D、奔腾式通货膨胀
17、下列哪种通货膨胀理论被用来解释“滞胀”( B )
A、需求拉上说 B、成本推动说
C、结构说 D、混合说
18、公开市场业务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 B )而发挥作用.
A、资金成本 B、超额准备
C、贷款利率 D、存款利率
1 9、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主要受( C )的影响.
A、货币当局对经济发展的预见力
B、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效率
C、宏观经济和金融条件
D、货币当局对政策的调整力度
20、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是( A )的政策主张。
A、货币学派 B、凯恩斯学派
C、供给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
1、关于货币的职能划分中,主要有“五分法”和“四分法",其中“四分法”指的是货币的以下哪几种职能( ABCD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世界货币 E、支付手段
2、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的局限性体现为( AC )。
A、资金供给者的风险较大 B、降低了投资者对筹资者的约束与压力
C、在资金数量、期限等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D、资金供给者获得的收益较低
E、资金需求者的风险较大
3、跟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的特点有( ABDE )
A、期限长 B、风险高 C、风险低
D、收益高 E、资金交易的借贷量大
4、当前银行业呈现出来的显著发展新趋势是( ABD )
A、电子化 B、国际化
C、智能化 D、自由化
5、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ABCD )
A、现金资产 B、放款
C、证券投资 D、中央银行存款
6、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央银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BCD )
A.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国家机关
B.中央银行按照有偿信用原则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服务
C.依靠国家强制吸收存款,保管一般银行的准备金
D.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国家政策服务
7、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ABCD )
A.央行向其他部门净贷款的变动 B.央行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变动
C.金银外汇储备的变动 D.央行向政府贷款的变动
8、有关通货膨胀描述正确的是( ABCD )
A、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经济现象 B、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必要量
C、物价普遍上涨 D、货币贬值
E.生产过剩
9、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有( ABDF )。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B、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C、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D、有利于进行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E、政策效果比较猛烈 F、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
10、法定准备金政策的特点有( AE)。
A、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B、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C、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 D、有利于进行经常性、连续性操作
E、政策效果比较猛烈 F、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
三、名词解释(5*3分)
本位货币
本位货币:指一国法定的作为价格标准的基本通货。
单一式中央银行
单一式中央银行:指一个国家单独设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由该机构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并对金融业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中间目标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具体操作对象。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四、计算题(1*5分)
现有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6%的5万元贷款,请分别以单利法和复利法计算其利息总额及本利和。
单利法 利息总额:50000×6%×5=15000
本息总和:50000+50000×6%×5=65000
复利法 利息总额:50000×(1+6%)5-50000=16911.28
本息总和:50000×(1+6%)5=66911.28
五、简答题(4*5)
1、试述信用的主要作用有那些?
答:信用的作用:货币与信用的联系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密切起来的.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银行的出现,使得货币流通的增减变化与银行信用活动(银行借贷)的扩大和回收所有了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从而金融的概念才真正形成.简单商品经济:货币与信用相互独立:货币是货币,信用是信用。现代经济:货币与信用相联系(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导致金融产生。
2、什么是金融机构体系?银行金融机构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什么主要的区别?
答:金融体系是各类金融机构的总和,包括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和金融中介(间接融资).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是通过存款的方式吸储蓄者的资金,然后向借款者发放贷款,从而实现其中介职能。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是通过契约性形式(签合同)吸收储蓄,而投资中介公司通过为储蓄者提供一些服务来营利.
3、什么是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有那些?
答: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也就是融出资金,运用货币来获得盈利的业务。
资料业务包括:(1)现金资产:准备金(银行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应收现金、同业存款。
(2)贷款 (3)证券投资 (4)其他资产:包括商业银行拥有的实物资产(建筑、设备等)
4、试述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
答: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三方面要求:
(1)可控性(2)可测性(3)相关性。
六、论述题(2*10)
货币供应量是根据什么来划分层次的?为什么说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有哪些现实意义?
试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及其主要职能。
答:货币供给量划分:货币供给量的划分有狭义、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它由流通中的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构成,银行的活期存款是货币供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M1。从广义上说,货币供给还包括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和贷款协会及互助储蓄银行的存款,甚至还包括储蓄债券、大额存款单、短期政府债券等现金流动资产。即M2.
货币供给量的现实意义:首先,它能够为中央银行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流通结构图,有助于银行了解不同层次的货币领域之内的问题,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控制,并及时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
其次,它有助于中央银行观察分析国民经济的动态变化。因为经济活动的任何变化总是最先反映在市场供求和物价变化上,而市场供求物价变化又都是集中表现在货币流通状况上.
中央银行性质及职能: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金融服务。同时中央银行是“发币的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工具;同时为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 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与其他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的根本区别在于,中央银行所从事的业务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服务,这是由中央银行所处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