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绿发展与城市升级的背景
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在《绿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了绿经济的概念,强调通过对资源环境产品和服务进行适当的估价,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此由绿经济衍生而来的绿发展也因此逐步为大家接受。绿发展的范畴很广,具体包括绿能源、绿工业、绿建筑和绿交通等,因此可以说绿发展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为实现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绿发展战略。我国也将绿发展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绿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首次单列为重要篇章。厦门市作为我国主要经济特区之一,其因台而设,发挥着对台工作的窗口作用。因此在全世界强调绿发展的大背景下,厦门同样面临着绿发展之路。鼓励发展绿产业,优化区内环境,实现城市升级,是厦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厦门市经济发展的深化推进,其城市建设在不断提速,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85%的水平。城市化率的提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而由此带来的相关城市病问题也相当严重,如交通拥堵、区域环境污染和用地用水短缺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通过绿发展与城市升级来解决。厦门绿发展与城市升级的路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厦门绿发展与城市升级的路径选择
1.促进厦门岛内外一体化
实现厦门岛内外一体化,是厦门市“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必须是规划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等。就规划发展一体化来说,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厦门岛内外总体用地规划,合理区域功能布局,科学的村镇规划管理等来兼顾城乡发展。规划发展一体化不仅能实现土地集约开发,而且也能保护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主要通过通讯、供电、供水、燃气、环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享来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实现,有利于节省政府的公共投入,同时也能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在公共服务方面,厦门市应尽快完成岛内外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修订和统一,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最低生活保障、出行和保障房建设分配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充分考虑岛外和农村的需求,并适当予以倾斜照顾。总的来说,厦门岛内外一体化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更
厦门绿发展与城市升级
的路径选择
伍湘陵绿广场
8
厦门科技5/2012
有利于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2.加快厦漳泉城市建设
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而在如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它更是我国构建低碳社会走绿发展道路的主要载体。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的“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以及经济发展中所倡导的绿GDP的实现,都必须依托现代中心城市形成的城市,走经济与社会高度集约化发展之路。因此就厦门绿发展与城市升级来说,厦漳泉城市建设是其必然选择,厦漳泉三地地域相近、产业层次明显、交通便利,优势互补性强。漳州绿生态环境好,可以提供自然屏障;泉州制造业发达,可以作为经济的发动机;厦门经济发展的成熟度最高,可作为中心城市,当其拥有广阔腹地后,可以提供更好的港口、旅游等资源。具体来说三地城市建设,首先必须实现产业合作共赢,当然这里的产业指的是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两型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在两型产业发展的总指导下,各城市间必须充分发挥资源的优势互补,并以产业链为纽带,联合打造上中下游产业联系紧密、相互配套、竞争力强的大型产业集。其次必须实现三地城市间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联动。以城市为载体的低碳社会构建,一定要实现城际间协调行动,并在城市的区域空间上统一布局公共基础设施,将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和城市通讯、道路交通规划等系统结合起来,从而引导资源在一个较大的空间内优
化配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这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城市低碳建筑、绿交通和低碳能源网络等。再次必须实现三地城市间的土地优化合理利用,构建生态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区域经济运行的结果和基础。由于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相对稳定性以及隐蔽性,那么其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以及低碳社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最后厦漳泉三地必须建立城市间生态环境与资源协同保护机制。建设统一的环境预警体系,开展污染联防联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立行政交界断面水质、水量监测和信息通报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推进跨境水综合治理和环境
资源开发利用,从而共同构建一体化绿生态架
构,保护海洋、河流、湿地和森林等资源。
3.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
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社会效益好。同时在产业结构
调整中,旅游业可成为地方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也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手段。厦门市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11年11月,
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0个,其中国家5A
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国休闲农业
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四星级乡村旅游单位1
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水乡渔村1个;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
个。在强调绿发展与城市升级的大背景下,厦门
旅游业的培育和发展将是其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厦门旅游业增加值占
全市GDP的比重已超过9%,厦门旅游人气指数和厦门旅游资源
游客满意度始终名列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前列。旅游
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如何培育
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协调好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之间的关系,成为厦门市发展旅游业必须解决的问
题。而这一问题根本的解决措施在于旅游业发展方
式的转变。具体就厦门旅游业发展来说,首先应加
快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对滨海度假、邮轮游艇、
涉台旅游等项目的招商和开发,形成新的旅游产业
聚集区,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其次应优化旅游产
业岛内外一体化布局,岛内着重旅游精品建设,岛
外重点策划生成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把厦门打造成
为产品特鲜明、功能配套互补、要素流动通畅,各
区共赢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再次应培育壮大旅游企
业,推动市内国有大中型旅游企业做强,做大。最后
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体制
改革,推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
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产业”,其相对于传统
绿广场
9
厦门科技5/2012
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性和“溢出效应”,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正因为文化产业的巨大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为此厦门市相继出台了《厦门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厦门市财政扶持文化产业实施细则》《厦门市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聚集区认定管理办法》及《厦门市重点文化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根据福建省统计部门的统计,2011年厦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80.72亿元,增加值总量为全省第二,增加值的增速为全省第三,远高于福州(28.0%)和泉州(28.0%),也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33.3%);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1%,为全省第二,远高于全省4.6%的平均水平,分别比福州(4.9%)和泉州(4.2%)高出2-3个百分点;涉足文化产业的单位数量为10877个,单位数增长了28.6%,排名全省第二,远高于福州(13.1%)和泉州(11.2%),也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7.2%);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数增长12.8%,排名全省第二,高于全省8.6%的平均水平。从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来看,厦门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增速全省第一。虽然厦门市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每年都有新的突破,但是整体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企业的规模偏小、文化服务业比重过低、对台文化产业缺少衔接等。因此在实现绿发展与城市升级的过程中,厦门市要加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尤其是厦门作为两岸交流的重要桥头堡,其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为促进厦门市文化产业的壮大,对接好台湾文化产业,每年厦门都会举办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和国际动漫节等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展会,这些展会已成为两岸文化合作对接的重要平台,吸引众多的文创企业来厦门投资。
5.打造绿产业集
绿产业集是指在某一特定地域中,在符合环保、生态、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前提下,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体,大量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及其支撑机构,按照一定的经济规律集成的,既有相互依存合作、又有相互竞争推进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定义,要求产业集聚的发展,既要满足环境友好的目标,又要满足实现社会和谐的构想。就厦门当前绿产业集建设来看,其实现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如根据绿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关联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当然产业集本身就是产业实现绿发展的一种方式,因为产业集往往表现出来的是空间上的集聚和产业内的产业链条的更紧密联系。总的来说,一旦产业集形成,其内部资源流动是低成本的,这种低成本不仅包括其经济成本(产品运输、产品损耗、人力等)还包括社会成本(污染、资源浪费等);二是发挥厦门对台优势,积极引进台湾绿产业,如鼓励台湾环保产业落户厦门。因此厦门在打造绿产业集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坚持引导和扶持节能减碳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集中的主导产业必须是产业链条长,且技术含量高。最后产业发展的空间规划也很重要,其是产业发展的环境保障。
结语
绿发展与城市升级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的统一与协调。在实现绿发展与城市升级的
过程中,既要改善资源的利用方式,又要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与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单就绿发展与城市升级两者的关系来说,其实际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一方面绿发展必须将目前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单独追求规模与速度转变到追求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来,另一方面,城市升级的根本思路应在坚持绿发展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城市区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一个宜居,宜发展的绿空间环境。绿发展与城市升级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低碳经济是一脉相承的,其最终要实现的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厦门走绿发展与城市升级之路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上几条,关键是如何适时根据经济发展环境落实与推进。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绿广场
10
厦门科技5/2012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