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法考备考考点:行政诉讼的第一审普通程
序
行政诉讼的第一审程序
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独立案至作出第一审判决的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分为第一审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
(一)第一审一般程序
1.审理前的预备
审理前的预备,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至开庭审理前,为保证庭审工作的顺当进展,由审判人员依法所进展的一系列预备工作的总称。
(1)组成合议庭
庆祝国庆词语简单>中国第一大城市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由审判员或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应是3人以上的单数。
国旗挂法(2)交换诉状
交换诉状主要是向被告和原揭发送有关文书。一方面,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书发送被告,通知被告应诉;另一方面,人民法院应在收到被告辩论状之日起5日内,将辩论状副本发
送原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辩论状,并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标准性文件。顺丰快递单号查询号码
(3)处理管辖异议
当事人对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有权提出异议。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进展审查。异议成立的,受诉人民法院应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则应裁定驳回。
(4)审査诉讼文书和调查收集证据
这是审理前预备的中心内容。通过对原、被告供应的起诉状、辩论状和各种证据的审查,人民法院可以全面了解案情,熟识原告的诉讼恳求和理由、被告的辩论理由及案件的争议点。人民法院假如发觉当事人双方材料或证据不全,应当通知当事人补充;对当事人不能收集的材料和证据,人民法院可以
依据需要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对于案情比拟简单或者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向对方出示或者交换证据,并将交换证据的状况记录在卷。手机qq聊天背景图片
(5)审査其他内容
在了解案情的根底上,人民法院还要依据详细状况审查和打算以下事项:更换和追加当事人;打算或通知第三人参与诉讼;打算诉的合并与分别;确定审理的形式;打算开庭审理的时间、地点等。
2.庭审程序
(1)庭审方式
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必需进展开庭审理。开庭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必需实行言词审理的方式。言词审理与书面审理相对而言,是指在开庭审理的整个过程中,人民法院的全部职权行为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加人的一切诉讼行为,皆必需直接以言词方式进展。
②以公开审理为原则。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隐秘、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及商业隐秘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2)庭审程序。
2021年冬至是哪一天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必需依据法定程序进展。一般的庭审程序分为六个阶段:开庭预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宣读判决。
3.审理期限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一般行政案件,应当独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判决。审理期限是指从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调解期间、中止诉讼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有特别状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需要延长的,由人民法院批准。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