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课程代码 005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春秋》
2.“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中,“佸”的意思是
A.包括
B.聚会
C.活着
D.千活
3.《秦晋崤之战》“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中,“眚”意思是
A.牺牲
B.生气
C.过失
D.国人
4.《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游说秦惠王失败后,回到家中时,其亲人的表现不包括
A.妻不下紝
B.嫂不为炊
C.兄不迎接
D.父母不与言
5.《齐桓晋文之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中,“御”的意思是
A.抵挡
B.驾驭
C.放弃
D.依靠
6.先秦子中,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和教化重要性的是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7. 下列作品不在《楚辞》中的是
A.《离骚》
B.《天问》
C.《九歌》
D.《劝学》
8.《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朕”指代的是
A.帝高阳
B.楚怀王
C.屈原
D.屈原的父亲
9.被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中评价为“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的作品是
A.《过秦论》
B.《报任安书》
C.《项羽本纪》
D.《苏武传》
10.宋代郭倩《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载入《乐府诗集》,并题名为
A.《玉台新咏》
B.《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
C.《焦仲卿妻》
D.《孔雀东南飞》
11.被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人是
A.孔融
B.陈琳
C.王粲
D.曹丕
12.曹植《洛神赋》“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中,“斯灵”指的是
A.冯夷
B.屏翳
C.女娲
D.洛神
13.左思的字是
A.子桓
B.稚川
C.太冲
D.令伯
14.诗句“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中,“鸣镝”用以代指
A.耕作
B.自然灾害
C.环境恶劣
D.战争
15.《抱朴子》的作者是
A.曹植
B.李密
C.左思
D.葛洪
16.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使用较多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偶
17.江淹《别赋》“韩国赵厕”句中,“赵厕”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
A.聂政
B.豫让
C.荆轲
D.燕太子丹
18.较早记录干将被杀、其子复仇文献是
A.《搜神记》
B.《世说新语》
C.《列士传》
D.《高士传》
19.下列作品中,写一个女子从春到冬、从早到晚对情郎刻骨相思的是
A.《燕歌行》
B.《西洲曲》(忆梅下西洲)
C.《折柳歌辞》(上马不捉鞭)
D.《折杨柳歌》(腹中愁不乐)
20.《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讨伐的对象是
A.李世民
B.李治
C.武则天
D.李隆基
21.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古人”指是
A.晋文公
B.齐桓公
C.燕昭王
D.楚庄王
22.《辋川集》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王维
C.李颀
D.王昌龄
23.李白诗歌《蜀道难》最早见于
A.《旧唐书》
B.《新唐书》
C.《全唐诗》
D.《何岳英灵集》
24.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诸公”不包括
A.李白
B.高适
C.岑参
D.薛据
25.评价韦应物“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的人是
A.司空曙
B.卢纶
C.白居易
D.元稹
26.《西塞山怀古》中的“西塞山”在今
A.湖北武汉
B.湖北宜昌
C.湖北黄石
D.湖北黄冈
27.被清代姚文燮评为“深刺当世之弊,切中当世之隐”的唐代诗人是
A.白居易
B.元稹
C.李贺
D.李商隐
28.被《旧唐书》评价“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的人是
A.李商隐
B.温庭筠
C.罗隐
D.韦庄
29.诗歌《孤雁》的作者是
A.崔涂
B.杜牧
C.杜荀鹤
D.李商隐
30.词句“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中,“沈”指的是
A.沈约
B.沈括
C.沈佺期
D.沈既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
31.下列人物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出现过的有
A.武姜
B.郑庄公
C.共叔段
D.祭仲
E.鲁仲连
32.下列关于汉代乐府诗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多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之中
B.以民歌为精华
C.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D.基本艺术特是擅长叙事
E.多采用杂言和七言,语言比较口语化
33.下列关于孔稚珪《北山移文》述中,正确的有
A.本文揭露了封建士大夫伪装清高实则争名逐利的丑恶灵魂
B.本文主要的写作特点是运用了对比手法
C.本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D.文中的周子是作者赞扬的真正隐士
E.全文文笔流畅,不用典故
34.下列关于北朝民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一般指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梁鼓角横吹曲”
B.以鲜卑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谣为主
C.有的作品经过汉族文人的翻译和润饰
D.北朝民歌中的情歌大多显得粗放直率
E.《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是北朝民歌
35.下列曾与王建有过交往的诗人有
A.王勃
B.卢照邻
C.李益
D.白居易
E.韩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6 分,共30 分。
36.简述《齐桓晋文之事》所用的比喻及其喻义。
37.简述曹操《短歌行》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喻义。
38.简述陶渊明《咏荆轲》的风格特点。
39.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简述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人生感喟。
孤篇压倒全唐的作品是40.简述李商隐《城楼》中所用典故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20 分
41.分析《侍坐》中的孔子形象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的个性。
42.分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两句诗的深刻精警。
五、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10 分。
43.阅读以下一段文字: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请回答:
(1)这段文字选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
(2)作者写这段文字有何含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会.东从上来
仆又薄.从上雍
阙然
..久不报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 0053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 分
1.A
2.B
3.C
4.C
5.A
6.D
7.D
8.C
9.A 10.C 11.C 12.D 13.C 14.D 15.D 16.D 17.B 18.C 19.B 20.C
21.C 22.B 23.D 24.A 25.C 26.C 27.C 28.B 29.A 30.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0 分。
31.ABCD 32.ABCD 33.ABC 34.ABCDE 35.C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 分
36.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王之不
王”是不为而非不能;(2 分)
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与“不为”的区别;(2分)用“缘木求鱼”比喻以武力手段称霸的荒谬。(2 )
37.《短歌行》的比兴手法主要体现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
其月夜景物与诗人感受、作品主题融合无间;(4 分)
用乌鹊南飞,喻贤者走四方;(1 分)
用绕树而飞,说明良禽择木而栖,贤者择主而从。(1 分)
38.以豪放为主要风格点;(2 分)
陶渊明的豪放不是剑拔弩张,而是以舒缓之笔写激愤之情,以平淡之语表达刚毅坚强之意;(3 分)
与他的平淡格调有相通之处。(1 分)
39.诗歌前两句从时间角度着笔,纵贯古今,表露出对古代明君的仰慕和自己生不逢时的哀
怨,蕴含着历史绵长而人生短暂的悲感。(3 分)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