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发展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报告
学院:
班级:
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学号:
姓名:
日期:
摘要:兰州作为大西北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忽略了对环境保护的考虑,致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本文着重分析了兰州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 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引入到城市建设当中, 提出建设生态型环保城市的观点、对策和设想, 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阐明了环境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兰州市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一、兰州城市的概况
兰州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具有明显的向青藏高原和蒙新草原区过渡的性质。全市大致可分为石质山地、黄土梁峁、河谷阶地三种地貌类型,其中由石质山地和相对高度较大的黄土梁构成的所谓山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65%,作为城市用地的河谷阶地仅占15%,城市用地狭小。兰州河谷盆地(主城区所在地)东西狭长,整个城区长37.5千米,南北宽2-10千米,周围山环抱,黄河横穿其中,地形十分险要。
兰州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且多集中在6、7、8月。境内河流短小,多为间歇性的河沟。兰州辖五区三县,市域面积13 086公顷,包括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红古区和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三面环山,发展用地不连续。由于河谷地形的影响,兰州所处河谷的环境容量有限。河谷型城市自然条件不但对城市建设用地数量、质量存在限制,而且与水资源、气候及气象条件共同限制了大气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当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往往使城市污染严重,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
二、兰州市环境污染与城市环境保护
(一)城市环境污染的来源
兰州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曾在1998年被评为全球10大污染城市之一,环境问题严重制约兰州市经济的发展,2002年兰州市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2亿元,占当年GDP的3.93%,环境问题还直接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居住地的选择和外来高新企业的效益等。
针对兰州市的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学者在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为大气和水污染的研究,而噪声和固体废物的研究偏少。首先便是大气污染,兰州市是我国最早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城市,大气污染对兰州市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并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研究表明,2001—2007年平均每年兰州市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3386万元,占GDP比例为0.46%。兰州市居民健康状况与大气污染因子的相关性最高可达0.91,在大气污染物剧增的采暖期,呼吸系统,眼部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免疫功能明显降低。第二,水污染。兰州市的水体污染以地表水污染为主,黄河不仅承担着市区绝大部分供水,还承受着来自各方面污水的排放,废水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兰州市降水稀少,初期雨量对废水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第三,噪声污染。兰州市噪声主要包括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其
中区域环境噪声污染较为严重,2003—2005年在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调查显示,兰州市84%的人受到噪声不同程度的影响,2001—2007年噪声对兰州市平均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99.15万元,占GDP的比重为0.10%。第四,固体废弃物污染。兰州市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兰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利用处置量,剩余量均逐年增高,2005年之后利用处置量随生产量的急剧增加而增加,但其增速赶不上产生量的增速,剩余量缓慢增多,表明近些年工业固体废物的治理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剩余量中除了极少数部分排放外,其余部分均储存在各大企业的渣场,而渣场管理的难度因存储凉的增多而加大,若因资金不足或工作疏忽而未对渣场及时扩建与维护,毒害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二)如何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第一,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1、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城市清洁能源比例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扩大供气范围,提高供气能力。实施兰州周边县区天然气利用工程、市区天然气管网完善工程以及高压管道穿越工程,其次,利用我市日照时间长的优势,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利用。同时,发展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主的热泵技术和核能供热技术,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2、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加强重点源的治理,重点做好电力、铁合金、水泥等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工程减排,加大落后产能、工艺、设备与产品的淘汰力度。在削减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对新、扩、改项目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法规,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做到增产不增污。3、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加快机动车尾气排放环保定期检测站建设,对检测线进行技术改造,开展机动车定期环保年检,实施环保标志管理,加大高污染机动车的管理力度,加快淘汰未达到国家第Ⅰ、Ⅱ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逐步淘汰未达到国家第Ⅲ阶段标准的柴油机动车,有效削减机动车排污总量;实施机动车新车源头污染控制制度,提高准入门槛,以达到国Ⅳ排放标准;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减少过境车辆进入市区;4、加强对燃煤污染的治理继续加强煤炭市场管理,定期进行现场检查,严格控制入市煤的含硫量和灰分含量,严厉打击掺杂使假和向居民销售有烟
煤的违法行为。把生产用热和生活用热结合起来, 采用多种热源途径,以集中供热方式替代分散供热,取代分散供热的小锅炉, 减少一次能源消耗量。5、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综合防治制定兰州市扬尘污染实施方案,防止建筑施工、平山整地、拆迁作业、渣土清运和道路开挖的扬尘污染,落实围挡、遮盖及喷洒等降尘措施,严禁冬季拆迁和大风天气拆迁。加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增加洒水频次,减少扬尘污染。组织落实城区主、次干道洒水喷淋措施,及时清理路面尘土和垃圾。严禁焚烧垃圾和枯枝落叶,推行机械化清扫,改进清扫作业和保洁方式,落实环卫防尘措施。7、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容量重点围绕兰州新区、“两山一河”、城市建成区、农业建设实施生态屏障、城市绿地、生态景观、农业绿化等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建设,形成以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类型多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城乡一体的生态网络。
第二,加强水污染防治力度。1、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禁止建设有污染和潜在污染的工业项目,禁止设置排污口,建设沿黄河生态保护带工程,保证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水质标准,为兰州市安全用水提供保障。严密监控湟水河入境河流水质,加强兰州市与毗邻的沿黄上下游城市跨界水污染防治多边合作。2、做好重点污染企业的废水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全市重点污染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全面建立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污染物总量控
制制度和新建项目工业水污染物新增量的限值审批制度,切实加强对各重点企业源头污水处理设施、装置的改造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完善,积极推进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确保重点水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3、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系统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步伐。
第三,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1、工业固废处理处置调整产业结构,在冶金、水泥等行业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削减,降低燃煤炉渣、钢渣等废物产生量,严格控制工业固体废物排放。2、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加强监督管理,督促企业采取无毒、无害或者低毒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建立工业危险废物和医疗垃圾的安全处置系统,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存放、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监控,医疗废物必须严格与生活垃圾分开处置。
第四,强化噪声控制。1、交通噪声控制严格执行《兰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强化交通噪声管理;加快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解交通压力。2、社会生活噪声控制加强对娱乐场所、商业网点、饮食业户等主要社会生活噪声源的监督管理和区域审批,整治沿街商饮点的音响喇叭等扰民噪声源。3、建筑施工噪声控制严格落实夜间施工许可证
制度,加大建筑施工噪声违法查处力度,新建改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高考、中考等敏感时期严禁施工。
第五,提高自身能力建设。1、提升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启动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土壤中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建立风险源动态档案、应急监测组织保障系统和应急监测技术支持系统,从机构组织建设、信息化管理、应急事故处理制度的建立和应急设备的保障等方面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2、强化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改善县区执法用房条件,使市县区监察机构的执法装备水平、数量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增强现场执法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重点污染企业的废水、废气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自动监控网络建设,提高污染源监管水平。3、提升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完善基础网络建设,逐渐建成从市到各个县区的广域网络,实现市区县联网。完善环保政务综合平台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增强环境数据服务能力,为环境管理、政府的决策以及信息公开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环境数据服务。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