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从世界看中国》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从世界看中国
本单元是研究中国地理的第一章,旨在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地理全貌,包括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和多民族的大家庭等基础知识。本章内容知识面广,知识点多,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也很多,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点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并且及时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确保学生掌握了重要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运用地图进行读图识记,既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又提高学生空间位置的判别能力,避免死记硬背。
本单元设置了三节内容,包括中国的位置和疆域、34个省级行政区和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我们将这三节内容整合为三个专题,分别是中国的地理位置、34个省级行政区和中国的人口和民族。在专题一中,我们将采用研究性研究的形式,让学生借助网络、PPT软件等多种信息工具,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展示、交流,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领土的范围和面积;知道我国濒临的海洋、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在专题二中,我们将通过描述学生的户口所在地,让学生研究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行政中心等。在专题三中,我们将运用地图、资料等分析说明人口分布的规律、民族分布的特
点,培养正确的人地协调的观点、正确的人口观、对我国的正确认识,理解有关基本国策等等。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提高学生对中国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本单元适用于初二年级,共计5课时,每周2课时。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运用地图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国土面积和邻国;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了解中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国策,运用有关数据说明中国人口增长趋势;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中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原因。
在本专题研究结束后,学生将能够准确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优越性,了解中国的疆域面积和邻国海洋情况,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也将掌握运用地图获取
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为后续专题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通过介绍中国的面积和边界,以及测量中国东西南北的距离,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国疆域的广阔。
2.通过模拟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的15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四大海和两大岛的位置。
3.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海陆位置比较,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海陆兼备的优越性。
4.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可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形成保卫祖国领土的神圣责任感。
专题问题设计:
1.如何描述中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相对位置?世界上人口最多是哪个国家
2.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3.如何描述中国辽阔的疆域?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主题资源包
常规资源:教材、地图册
教学支撑环境:网络教室
其他相关教学资料
研究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预课
活动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通过播放《歌唱祖国》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情况。
2.学生查阅课本和地图册,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3.小组合作研究:
读出中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E—135°E)和纬度范围(4°N—53°N),说出中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根据所读出的数据,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中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说出中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探讨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中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的好处。
4.结合地图,学生出中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中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比例尺相关知识。
5.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责任感。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