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大城市规划(2011-2030)0118
曲靖大城市规划文本(2011—2030)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13年01月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编制背景
为落实国家建设西南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构建滇中一体化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曲靖大城市,实现麒麟区、沾益县城、马龙县城“同城规划,共域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特修编《曲靖大城市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46号令,200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2012);
《云南省城乡规划条例(草案)》(2011);
《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沾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马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曲靖市麒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沾益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马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滇中城市规划(2009—2030)》;
《曲靖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05—2030)》;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及专项(部门)规划。
第3条 规划期限
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1—2050年。
第4条 规划原则
(1)区域协调原则:综合考虑区域交通、产业条件、空间结构对城市的影响,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城市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2)同城规划原则:从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面,进行空间共构、功能共生产业共谋、设施共建、环境共治、形象共塑。
(3)城乡统筹原则:明确城乡边界,确定需要控制发展的村镇的发展目标、原则、策略与模式。
(4)社会和谐原则:以人为本,以提高城乡居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为最终目标,关注幸福指数,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5)资源保护原则: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前提,集约使用土地,适度控制人口规模,保护资源环境。
(6)景观特原则: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创造现代化的大城市景观,凸显山地城市特田园景观,形成山、城、田、林相互融合的自然特景观。
第5条 规划范围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1)市域范围:曲靖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2.97万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现状中心城区及涉及到城市建设用地拓展、水源保护、生态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统筹需要控制的范围,总面积 3341.45平方公里(详见城市规划区章节)。
(3)中心城区范围:规划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在该区域编制中心城区规划。包括麒麟区5个街道办事处的全部地域和三宝镇、珠街乡、沿江乡的部分村庄以及沾益县城西平镇行政辖区、马龙县城通泉镇行政辖区。
第二章目标战略
第6条 总体发展目标
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现代化建设要求和曲靖市自身基础,把中心城区发展成为带动、推进桥头堡建设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到2020年全面达到小康社会(见小康社会指标体系),2030年建设成为安全、文明、园林、宜居的现代化曲靖大城市。
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指标
类别
指标
近期2015
远期2020
目标属性
社会
指标
城镇化水平(%)
超过45
超过60
指导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人)
15000
23000
指导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7000
10000
指导性
恩格尔系数(%)
<30
<25
指导性
万人医疗床位数(个)
25
40
强制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100
100
强制性
经济
指标
GDP总量(亿元)
2000
昆明干货批发市场3500
指导性
GDP年均增长率(%)
>15%
>10%
指导性
人均GDP(元/人)
33000
55000
指导性
人口素质指标
成年人受中等以上教育的比例
(%)
40
50
指导性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9.5
12
指导性
人均预期寿命(年)
78
80
指导性
婴儿死亡率(%)
<5
<5
指导性
环境
指标
人均绿地面积(m2
13
15
强制性
绿化覆盖率(%)
40
42
强制性
森林覆盖率(%)
58
70
指导性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100
100
强制性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强制性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70
>90
强制性
建成区空气环境质量
全部达
到二级
全部达
到二级
强制性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90
>90
强制性
资源
指标
工业用地地均投入(万元/公顷)
--
>1500
指导性
水厂出水水质合格率(%)
100
100
强制性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85
90
强制性
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方/万元)
<70
<60
强制性
单位GDP能源消耗量
下降
15%以上
下降
20%以上
强制性
第7条 同城化发展目标
消解“行政区经济”约束,提升曲靖大城市整体竞争力。
从对抗性竞争到合作性竞争,发挥不同行政区的比较优势;减少生产要素跨行政区域流动的阻力;实现空间资源分布的区域均衡,发展空间结构的区域合理,基础设施的区域共建;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兼顾、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提升曲靖大城市整体竞争力。
促进中心集聚,加强辐射带动作用。
以城市规划区为依托,以曲靖大城市中心城区为载体,以绕城高速和快速路交通为支撑,促进城市各要素的中心集聚,构建极具区域影响力的城市核心;通过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增强周边小城镇,特别是规划区内功能组团的支撑作用;中心集聚,组团支撑,共同加强曲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拓展大城市腹地,统筹城乡空间。
转移中心城区部分产业至卫星城和小城镇,拓展曲靖大城市腹地;构建城-镇、镇-镇、城-村、镇-村/村-村四级城乡交通体系,加强各级交通联系,统筹城乡空间,构建与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乡空间结构;发挥中心城区的区域核心作用。
第8条 社会发展目标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坚持基础先行,公共服务配套,公共服务日趋完善;不断提升交通、水利、市政、信息等设
施条件,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实现一体化发展;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充分就业,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达到滇中经济圈平均水平以上。扩大区域中心城市规模,进一步增强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中心城区城乡统筹实现突破。
第9条 经济发展目标
到2030年,把曲靖建成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富有特的重要区域经济合作区,发展成为滇中城市的产业聚集中心和重要增长极。
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2030年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三番,经济总量占云南省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近期2015年达到人均GDP33000元,中期达到人均GDP55000元,远期达到人均GDP80000元,
基础设施、市场体系、体制机制等与周边地区全面对接,形成特化、集约化发展的产业开发园区,稳步提高外来投资、外贸进出口质量和水平。以做强产业为支撑,以打造宜居宜业
城市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创新和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保证,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创新区域分工合作方式,突破行政区划,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间的分工协作,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循环利用,实现区域联动发展。
第10条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构建中心城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格局。
着力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持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让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以上;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工业企业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率达到100%,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实现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良性运转、人与人和谐共存、人与经济活动和谐共存、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塑造自然生态景观与现代气质相交融的城市特,构建宜居的绿生态城市。
第11条 城市文化建设目标
整合城市文化资源,构建地域特文化体验之城。
将市域的各种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在中心城区以珠江源头文化、爨文化等为主线路,构筑文化体验之旅;同时,建设符合城市特文化的博览馆等文化传播与交流基地,打造中心城区自身的文化中心,辅以相关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品的开发,将现代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中心城区。
第12条 同城发展总体战略
围绕同城规划为核心,以区域宏观资源整合为切入点,消解“行政区经济”约束,空间资源共享,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共网,产业实现产城同体。促进中心集聚,强化中心与副中心的联系,加强辐射带动作用,拓展大城市腹地,统筹城乡空间,保护坝区耕地实施城镇上山战略,科学塑造城乡生态结构与挖掘城市文脉,打造特曲靖,提升曲靖大城市整体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