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南开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证明消费者最优决策的对偶性。
2.简述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与规模报酬不变的相容性。
3.请比较占优策略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定义以及关系,并判断古诺模型均衡解的博弈性质。
4.请说明CPI和GDP平减指数的区别(拉斯派尔指数与帕氏指数的影响)。这两种价格指数哪一个倾向于高估通货膨胀,原因是什么?
5.简述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的构成因素,及其与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并指出前者与总供给曲线的关系。
6.请依据IS-LM模型解释,在危机(严重衰退)时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计算题(共40分)
1.在一个垄断市场中,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20-6Q,
      其成本函数为:TC=3Q2+2Q,
12月英文缩写请回答以下的问题:(共20分)
(1)厂商的最优生产决策及相应的利润是怎样的?(4分)
(2)假如政府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压缩厂商的利润,分别是:A.通过最高限价政策迫使厂商生产完全竞争市场的产量;B.征收固定额度的垄断暴利税(等于超额利润);C.按照现价格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差价向每个产品征收从量税。则三种情况下厂商的定价、产量和利润状况分别是怎样的?(12分)
(3)基于消费者的福利角度考虑,如何判断这三种政策的效果。(4分)
2.一国的宏观经济结构如下:
    充分就业产出Y*=1000; 总消费函数为C=200+0.8(Y—T)—500rn ;
    总投资函数为I=200—500rn ; 政府支出为G=200 ; 税收T=20+0.25Y ;
    实际货币需求为MD/P=0.5Y—250(rn+πe);预期通胀率πe=10% ;
名义货币供给MS=10000.
请回答以下的问题(共20分)
(1)解出该国的IS、LM以及总需求方程;(6分)
(2)求一般均衡时的实际利率、价格水平、消费需求和投资规模;(7分)
(3)如政府决定采取总量为40单位的积极财政政策,求心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利率、价格水平、消费需求和投资规模,此时投资的格局是怎样的?(7分)
三、论述题(共50分)
1.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以及货币当局均采取了大规模的金融援救行动,请阐述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道德的风险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应对。(15分)
2.请阐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古典理论中的代表学说之一)与新凯恩斯理论在劳动力市场、技术冲击、货币中性以及工资弹性方面的主要分歧。(15分)
3.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请依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阐述这些调整产生的原因和政策目的,并分析相关稳定性政策的有效性预期。(20分)
南开大学2008年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2.简述“科斯定理”的含义。
3.“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这种说法正确吗?试用经济学原理进行说明。
4.假定有N家相同的厂商处于古诺均衡情况下,试求市场需求曲线的弹性一定大于1/N。
5.论点A:“为了减少财政赤字,应该增加税收。税收增加将消减赤字,降低利息率,从而
刺激经济。”
论点B:“为了减少财政赤字,应该消减税收。消减税收将刺激经济活动,扩大税基并增加政府收入,从而减少赤字。”
失踪人口恐怖真相上述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
鳄梨帐中香
6.请比较说明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的异同。
7.简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二、计算题(50分)
1、(20分)香蕉的反需求函数为Pd=18-3Qd, 反供给函数是Ps=6+Qs.
(1)假设没有税收和补贴,均衡价格和均衡量各是多少?(4分)
(2)假设对香蕉的生产者支付每单位(公斤)2元的补贴,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量各是多少?(5分)
(3)计算对香蕉提供生产补贴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额。(6分)挖西边补东边
(4)如果苹果和香蕉之间的交叉价格弹性是0.5,那么在苹果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香蕉生产者的补贴会对苹果的需求量产生怎样的影响?(5分)
2、(15分)一个厂商有两个工厂,这两个工厂的成本函数是相同的:Ci(Y)=F+kYa,其中F>0,k>0,i=1,2,但如果厂商只在一个工厂生产,另一个工厂的固定成本F是可以避免的,即Ci(0)=0,试问:
  (1)在a=1和a=3两种情况下,厂商如何决定是在一个工厂生产还是同时以两个工厂生产?(8分)
  (2)在a=1和a=3两种情况下,什么产量范围内存在规模经济?(7分)
3、(15分)假设有一经济社会是由三部门构成的。其消费函数是C=20+0.8(Y-T),其中Y为收入,T为政府税收;投资函数为I=680-4000r,r为利率;政府支出G=520;税收函数T=100+0.25Y;名义货币供给Ms=495;货币需求函数为Md=15+0.4Y-400r. 试求:
  (1)IS曲线的方程式。(4分)
  (2)当价格水平P=1时,LM曲线方程式。(3分)
  (3)当价格水平P=1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4分)
  (4)总需求曲线方程。(4分)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不完全信息将导致怎样的“市场失灵“出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2、我国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了内外部失衡的情况,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和贸易顺差的同时存在。试用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生通货膨胀和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以及应运用怎样的政策组合来解决内外部失衡问题。
南开大学2007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消费者偏好及其对需求的影响。
2、请以斯勒茨基方程说明什么是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的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3、请举例说明逆向选择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
4、请运用IS-LM和AS-AD模型,简述石油价格上涨对一国产出、物价、利率水平的影响机制。
5、请运用宏观经济模型,解释国内净值储蓄与国际收支经常帐户差额之间的关系。中国经济目前的状况能否验证这一关系?
6、阐述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之间的异同。
二、计算题(共40分)
1、小明时期1的收入为1000元,时期2的收入为1200元,他的跨时期效用函数为U(C1,C2)=(C1,C2)=C10.8C2 0.2.利率为25%,请回答以下问题(满分20分)
(1)画出小明的预算线,并标出其斜率值和收入禀赋点。(6分)
(2)求小明两个时期的最优消费,并标注在上一图中。(6分)
药剂师考试报名条件(3)如果政府加征20%的利息收入税,请重新计算小明的预算线以及跨期最优消费,并标注在同一图中。(8分)
三、论述题(共50分)
1、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经济增长方式由过去的粗放型加速向集约型转变。请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增长的实际,论述加大教育投入和企业研发投资的必要性。
2、阐述生产和成本理论的对偶性。
3、分析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原因,并说明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南开大学2006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已知需求曲线Q=A-BP,试说明在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部分,经营不可能产生利润。
2、试说明完全竞争市场中政府征税会造成效率损失,并分析政府的补贴是否能够避免这一损失。
3、假设消费者两时期内分别有i1和i2的收入,市场利率为r(假定储蓄与借款的利率相同),使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的改变与储蓄的关系。
4、请说明李嘉图等价定理,并分析李嘉图等价的前提条件。
5、写出并分析说明费雪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指出两个方程式经济含义上的差别。
6、什么是动态不一致?简述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遵循单一规则的重要性。
二、计算题。(共40分)
1、已知需求函数为:Q=a-bP
a,b>0,
1)设价格为P1,求价格为P1时的消费者剩余。(5分)
2)当价格由P1下降到P2时,消费者剩余是多少?(5分)
2、假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各相同的企业,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0.1q2+q+10.
1)求市场供给函数(5分)
2)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0-400P,求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5分)
3)如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9元税,求新市场均很价格和产量。(5分)
3、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实际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需求为C=60+0.8Yd税收为T=100投资需求为I=150政府支出为G=100:
1)导出IS和LM方程,并求出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5分)
2)其他不变,G增加20,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5分)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5分)
三、论述题(共50分)
1、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试利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15分)
1)为什么环境污染不能依靠市场,通常需要政府加以管理?
2)是分析和比较下列解决环境污染的方法:
A.关闭造成污染的工厂
B.制定排污标准并对超标企业实施惩罚 
C.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收费
2、试论述自凯恩斯以来,宏观经济学是如何考虑预期因素的?(15分)
3、请选择有关理论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当前内外均衡的状况,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20分)
南开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宏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简答(每题5分,共40分)妇女节礼物送母亲手工
1、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2、说明纳什均衡与纳什定理的基本概念。
3、什么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4、用序数效用理论说明消费者均衡。
5、说明财政政策实施的过程中的挤出效应。
6、什么是货币政策的“灵活偏好陷阱”?
7、什么是“理性预期”?
8、什么是充分就业的失业率?
二、分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与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之间有何关系?边际生产力递减是如何体现在现实中的?请举例说明。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