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与电影的比较
姓名:徐丹丹 学号:088306136 班级:科文08文秘一班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于192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独特的角度、出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痴情女子一生的情感世界。1948年美国好莱坞导演马克斯·奥菲尔斯改编拍成影片《巫山云》。2004年中国新锐女导演徐静蕾再度将其搬上银幕,作为参加第52届西班牙圣思巴斯蒂安电影节处女作导演单元的参赛作品,破格获得官方单元最佳导演银贝壳奖。
小说与电影进行对比,其一,在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改编中,两位导演与茨威格的国籍、文化背景都各不相同,文化体系差异也非常大,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不相同。为了能使外国原著适应本国观众的审美习惯和接受习惯,两位导演在改编原小说文本时,都进行了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的创造性改动。“美版”影片故事发生时间在1900年音乐之都的维也纳,人物的形象、气质及场景的选择都弥漫着浓厚的西方艺术气息:古典而优雅。维也纳,在其他文化中就几近音乐的代名词,所以主人公的音乐家身份符合当时的美国人对于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想象。奥地利作为二战中的战败国,昔日奥匈帝国余辉下繁荣奢靡的音
乐之都如今已经变成一片瓦砾,从未有过君主制度的美国人对维也纳充满了好奇。导演将故事发生的地点安排在维也纳,这符合当时美国民族心态,迎合了大众的心理,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同;在“徐版”中,导演自觉而努力地进行着本土化的表达,她将故事的背景整个地搬到了中国,而且是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三四十年代的北平。导演有意识地将故事设置在这样—个弥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的时空之中,以便于将一些富含民族特的、地域彩的文化元素直接往故事上贴:灯笼、对联、中国结、四合院、人力车、小巷、骆驼、寿面、媒人、旗袍马褂、火炕、窗花等,这些富有民族特的文化元素的直接呈现,极为有效地营造出了一种清空、宁静、隽永的古典诗词般的意境,体现出浓浓的中国味,让一段激越的爱情在弥漫着幽怨的琵琶曲调的四合院中演绎铺展,给观众以极大的审美新异感。另外,为了增加电影的厚重感,中国导演习惯将男欢女爱的故事放置于沉淀的背景中去叙述,“徐版”中宛平事件、北平光复等历史事件的描述追求的就是这种效果。
其二,在故事情节上,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记述了女主人公的爱恋。她在13岁时,就爱上了她的邻居小说家R,并对他“着了迷”。她的引诱导致了意外的怀孕并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可是小说家R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从未认出与他几度邂逅的女人就是当年邻居家那个十三岁的女孩。女主人公在孩子夭折后,自感将不久离开人世,匿名写信给一小说家R-封诀别信,向其
日本女人和中国女人有何差异倾诉一厢情愿的爱情。信中用了很多插叙描述她与R先生的几次相遇,倾述其一生的爱恋和不幸经历。
“美版”对故事情节作了较大的改动。首先,影片将原作中男主人公的身份由作家改成了才华横溢的钢琴家,男主人公的这种音乐身份符合美国人对维也纳的向往和想象,流露出对于已逝的太平世界的无比留恋以及恢复旧时代文化精神的强烈渴望。其次,为了更集中地呈现精神层面的寓意,影片淡化了小说中的比较现实的细节,改变了原著中女人沦落风尘的情节,换成女人被钢琴家遗忘后选择婚姻,嫁给了一个爱自己的有钱男人,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家庭观念在当时的美国文化中还占有重要的地位,女主人公这样的选择可以说是一个美满的归宿,但她对音乐家始终念念不忘,所以作为带有强烈道德批判彩的影片,无论女主人公爱得怎样死去活来,影片都不可能让她的爱情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因为这样就等于鼓励背叛家庭,这对当时的观众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再次,影片的开头记述女人丈夫收到决斗邀请,结尾决定接受决斗邀请,这~情节的增加,意味着钢琴家决定不再像以往那样逃避生活,要维护真正绅士的风度和荣誉,即使这一次面对的是死亡。这一情节的设置,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西方经久不衰的“决斗”现象和社会风俗,鼓舞着个体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目标、维护自己的权益,获取殊荣。同时,这个情节也一定程度上象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灾
难降临,作为犹太艺术家的导演本人无法逃避这不可抗拒的命运。
其三,小说和电影总归是不同的,小说展示给读者的是想象的空间,而电影则是影像所表现给观众的视听知觉。电影会使其再现物象、表现运动得心应手,但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上比起小说来却相形见绌。茨威格的小说以心理描写见长,《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是如此,心理描写堪称经典。如描写女主人公情窦初开的一段:
……我以为,你的柔情蜜意只是给我的,是给我一个人的。在这一瞬间,在我这个尚未成年的女孩的心里,一下子感觉就成长成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从此永远属于你了。??“那他看你一眼,你干吗脸涨得通红啊?”我的女同学使出了一个好管闲事的女孩子的阴坏劲儿,连嘲带讽地说道。可是恰巧因为她的讽刺正好触到了我的秘密,血就更往我的脸颊上涌。我狼狈至极,恼羞成怒,我恶狠狠地说:“傻丫头!”我当时真恨不得把她活活勒死。但是她笑得更欢,嘲讽得更加厉害,直到我发现,羞怒之下我的眼睛里都噙满了泪水。我不理她,独自跑上楼去了。
这段描写将一个怀春少女见到心爱之人后的紧张、兴奋、幸福和心中秘密被同学揭穿后的羞涩、恼怒传神地呈现出来。而在影片中,我们在年轻女演员的表演上却不能看到或体会到这些。或许无论演员的演技如何精湛都无法将如此复杂的心理变化完全表现出来。
其四,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一个作家收到一叠厚厚的信开始,在这封信中,一个女人讲述了她的一生,一份纯粹不带一丝杂质的“爱情”。从小的时候对这个男人的迷恋,成熟后的献身,到不得不的离开,独自抚养小孩的经历,直至与男人陌生的重逢,直至流感夺取孩子和她的生命。说明,这不是爱情,所以我在前面中,我加了引号,很多人以为这是爱情。没有任何的要求、甚至担心自己这封信会给对方带来压力,带有祈求和可怜去要求对方把信看完。你会么?现实中有么?分手的恋人希望对方幸福,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在作用而给出这样的祝福?一句话说得好:有情何必分开,相忘必然忘情。这份被放大和夸张的依恋体现的是茨威格的文章风格,张开描写主角单方面“自我”的心理。个人觉得电影没有完全服从于原著,变成了观众眼中的爱情片,这就削弱了电影的表现力,更让原著小说是失不少。
最后,和原小说比较,最明显的痕迹是,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和那个男人碰面次数明显增加了。这增加的几次会面便是茨威格小说和徐静蕾电影格调差异之分水岭:一边是一自恋女人如老牌同性恋男子般自给自足的诗意幻想,另一边是大学女生和日本漫画版陈世美的凄美传奇。同时正是这个篡改指出了横亘于想象界和现实界的那道沟渠——这道沟渠的名字就叫:“偶然性”。电影中,女人总是能够在漫天风雪、山河破碎的世界中一
而再,再而三地“偶遇”那个让她心仪的男人。
回到小说上,我认为,它最大的力量还是在于构思层面。这个卓绝的女子在茨威格的几乎极端构思中热情演绎。她什么也不祈求,她的存在就是为了他的存在。18年的如一,作者的手引导着她永陷痴迷。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