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目录
1.数据解读:品牌化、高端化、集中化、全国化
1.1行业情况:凭借占行业 8%的产能,撬起行业 40%的利润
1.2产业情况:一二梯队酱酒稳健发展,三梯队酱酒普遍翻倍增长
1.2.1收入端:一二梯队酱酒稳健发展,三梯队酱酒普遍翻倍增长
1.2.2产能端:20 年产能端承压明显,预计 22 年酱酒产能将释放
引言:在酱酒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近期浙商食饮组在多次实地走访了贵州省仁怀市、参加了春季糖酒会基础上,通过切身感受(深刻感受到品牌化、高端化、集中化、全国化为大趋势),撰写了本篇 2020 年酱酒行业发展态势及发展趋势展望报告(此前曾发布《酱酒深度报告:一峰独立峰竞秀,酱酒品类强势崛起(20201018)》)。具体来看,我们认为酱酒行业四大核心趋势分别为:
1)强升级背景下,白酒二次替代效应显现逻辑正逐步被印证;
2)酱香消费流行趋势无法逆转,部分地区酱化率已超 50%,势头迅猛;
3)大品牌为集中化本质,目前酱酒已进入品牌力竞争时期;
4)千酱品牌大战杀出重围的核心竞争力为:品质优质、跑马圈地的速度、运营能力、产能充足。
1.数据解读:品牌化、高端化、集中化、全国化
1.1行业情况:凭借占行业 8%的产能,撬起行业 40%的利润
酱酒凭借占全行业 8%的产能,实现收入及利润 26%、40%的占比。在消费者端、经销商端、厂商端、资本端共同推动下(逻辑可详见《【浙商食饮】酱酒深度报告:一峰独立峰竞秀,酱酒品类强势崛起(20201018)》),近年来酱酒热愈演愈热。酱酒行业规模方面,据权图酱酒工作室研究最新数据显示,2020 年酱酒行业产能在较去年占比提升 1 个百分点的情况下,收入、利润占比分别提升 3、2 个百分点,酱酒在行业中愈加重要。具体来看:
产能:2020 年中国酱香酒产业实现产能约 60 万千升,同比增长约 9%,约占中国白酒行业产能 740 万千升的 8%。
收入:实现行业销售收入约 1550 亿元,同比增长 14%,约占中国白酒行业销售 5836
亿元的 26%;剔除茅台酒后,实现收入约 605 亿,同比增长约 22%,约占白酒收入 10%。
利润:实现行业销售利润约 630 亿元,同比增长约 15%,约占中国白酒行业利润 1585
亿元的 40%。剔除茅台酒后,实现利润约 175 亿,同比增长约 21%,约占白酒利润 11%。
尽管酱香型白酒的产销量份额较小,但因其产品盈利能力强,使得行业利润规模的占比相对较大,并整体呈增长趋势。据此前在酱酒深度报告中测算,预计 19-24 年酱酒行业收入 CAGR 将超 14%,收入规模将超 2600 亿元;预计白酒行业 19-24 年收入 CAGR 为 8%+,2024 年酱酒收入占比或将高于 30%,成为中国白酒市场最具有诱惑力的利润品类。
2021 年春糖中,酱酒大放异彩,成为当仁不让的 C 位主咖。在酱酒热这一趋势仍在延续、部分其他香型酒企未参展的背景下,本届糖酒会展位中酱酒品牌展位预计较 18 年提升至
少 20 个百分点,此外,在今年春糖会上,金沙、夜郎古等诸多酱酒企业均表示将争取在
3-5 年内实现上市。无论是从展位的数量上,酱酒相关论坛数量上,还是酱酒企业开门红的表现上,我们直观的感受到本届糖酒会最频频上热搜的应为酱酒一词。
图 1:2010-2020 年酱酒规模情况一览 | 图 2:2010-2020 年酱酒规模情况一览 | |
茅台飞天53度价格回收价格2020 |
图 3:2010-2020 年酱酒收入占比情况一览 | 图 4:2010-2020 年酱酒产量占比情况一览 | |
1.2产业情况:一二梯队酱酒稳健发展,三梯队酱酒普遍翻倍增长
行业格局:“一峰独立,峰竞秀”格局不改。在此前酱酒行业深度报告中,我们已经分析过目前酱酒整体行业格局具体情况,落地到 2020 年来看,行业格局仍延续“四大梯队”态势,其中“峰”表现优异,三梯队酱酒普遍实现收入翻番,且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1.2.1收入端:一二梯队酱酒稳健发展,三梯队酱酒普遍翻倍增长
2020 年酱酒品牌化、集中化趋势不改,规模占比不断提升的同时分化加剧。虽受疫情影响,部分白酒企业动销下降显著,但在强升级下,酱酒收入及利润占比不断提升(这一趋势仍将延续),具体来看,2020 年中大型酱香酒企业(规模在 10 亿以上)比小企业
(规模在 2 亿以下)增速更快,分化进一步加剧:白酒龙头贵州茅台收入及利润均保持
10%左右的增长,表现稳健;第二梯队的习酒及郎酒保持收入增速处于白酒行业领先地位,约为 20-30%;第三梯队的国台、金沙、钓鱼台酒、珍酒等酱酒业绩普遍逆势实现翻番, 表现亮眼:
1)“一峰独立”:贵州茅台仍为绝对龙头(超高端市场),预计 2020 年茅台业务收入占据了酱香型白酒市场超 60%的市场份额,地位稳固;
表 1:2020 年酱酒竞争格局情况一览 |
2)“峰竞秀”:目前酱酒企业数量已达千家,我们根据酒企规模进行分类
① 第一梯队:白酒龙头贵州茅台;
② 第二梯队:2020 年规模区间处于 70-120 亿元的贵州茅台系列酒、贵州习酒、郎酒等酒企归属第二梯队,其中 2020 年系列酒收入(含税)为 106 亿元,同比增长约 4%;
郎酒收入预计稳破百亿,收入同比增速预计超 20%;依托茅台集团发展的习酒收入 103 亿元,同比增加 31.3%。2020 年郎酒及习酒收入均已稳破百亿,收入保持 20%-30%的增长,且均拥有超 30 亿级别的明星单品,比如青花郎、红花郎及习酒窖藏系列(2020 年规模达 58 亿元,同比增长 39%),综合能力超三四梯队。;
③ 第三梯队:2020 年规模区间处于 20-50 亿元的国台、金沙、珍酒、钓鱼台等酒企归属第三梯队,2020 年收入规模分别为 45、27.3、20+、20+亿元,收入增长幅度在 60%-
200%;2021Q1 金沙酒业收入 13.8 亿元,同比增长 118%,其中增长原因之一为:大量有成熟大商通过品牌买断/贴牌模式切入酱酒行业,推动品牌力较强、产能较足的酱酒企业(国台、钓鱼台酒、金沙、珍酒等)实现业绩迅速增长。受益于酱酒热,第三梯队酱酒企业虽然体量普遍较小,但也相继拥有亿元大单品。;
④ 第四梯队:仙潭、酣客、丹泉、武陵等中小酱酒企业规模在 2-10 亿元酱酒企业归属第四梯队。2020 年丹泉、酣客、肆拾玖坊稳居 10 亿俱乐部;武陵、金酱、潭酒 2020
年销售收入跨过 5 亿元,向 10 亿元迈进。另外,金酱领衔下,夜郎古、国威、君丰、黔
酒、无忧等仁怀地区实力企业年销售额在 2-5 亿元之间。总体来看,仁怀产区(茅台除外)整体实现销售收入约 300 亿元。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