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节澳大利亚 
                 
教学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堂导学
一.导入:观察课件你认识这座景观吗?观察国徽,这是哪个国家国徽,为什么用动物图案做成国徽呢?让我们开启澳大利亚研学活动吧。
课件出示研学活动的日程安排。
二.学习新课
导游一上场据预习说出导游词并提出问题。澳大利亚位置独特性
法国和澳大利亚谁厉害知识点一:直飞澳大利亚   独特的地理位置
 1、位置:澳大利亚位于        半球和       半球,位于        带和       带。西临    ,东临   
 2、位置独特性: 位置的独特性是                 
导游二研学第一站导游词,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读课件完成知识点二
知识点二:悉尼野生动植物园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 
 1、上图中四种古老动物分别是    、      、      和    。导游出澳大利亚的特有动植物,出示课件大陆漂移运动思考问题2.3
 2、这些古老动物的形成原因是?
3、澳大利亚大陆独处在南半球的海洋上已经有6500万年了。想想这对澳大利亚的生物进化有什么影响?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澳大利亚独占整个大陆,几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中,海洋阻断了物种的迁徙和交换;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极其缓慢。
下面我们据日程安排农庄研学游导游三说出导游词观察养最多的动物是什么?美称呢?澳大利亚养了这么多羊分布在哪里呢?有几个牧羊带?牧羊带的分布与什么因素有关?自主学习并思考。学生完成知识点三
知识点三:“农庄研学游”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自然条件
据图说出地形特点:西部是低矮的    ,中部是    东部是    大分水岭)。
地势:              。
气候特点:热带面积广大,气候带呈半环状分布
2.澳大利亚牧羊带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学生小组完成并展示。
农牧业区
地形
气候及降水量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粗放牧羊带
3.如果让你当农场主,你选哪一个牧羊带呢?说说你的牧场的生产情况吧。
4.启示:澳大利亚的农牧业生产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何启示?
导游四说出导游词悉尼港之旅  悉尼港装船的是什么呢?导出
 知识点四:“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出示课件自主学习小组展示
1、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2、说出澳大利亚矿产分布的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利之处是什么?
学生展示矿产的分布及原因
3、出任意一个冶金工业中心及其对应的矿产资源。分析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
4.主要的经济支柱:      已经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
通过导游五的导游词出澳大利亚的城市分布
知识点五:美称 人口与城市
1、首都是            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原因:                    、开发历史悠久
2、总结:澳大利亚有哪些美称呢?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欢迎大家七日研学游完成,咱们展示下各自的澳大利亚的美景。
课堂检测
1、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                                                           
A.英国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巴西
观察下面四幅建筑物图片,据此回答2-3题。
                                                     
2、去法国旅游可观赏到的建筑物是
A.                B.                C.                D.
3.关于③建筑物所在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B.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C.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D.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读“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回答1113题。
4.从“地球上的五带”分布来看,澳大利亚地处
A.热带和北温带            B.北温带和北寒带
C.南温带和南寒带        D.热带和南温带
5.距离澳大利亚最近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6.寒假里小明随父母到澳大利亚旅游,回来后和同学介绍他的所见所闻时,其中有一个不可信的是( )
A.澳大利亚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很丰富    B.有大片的草场和成的羊
C    在港口有大量出口煤和铁的船舶D.悉尼是澳大利亚的首都
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图3),回答5-6题。
7、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部沿海地区  B、东南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南部地区
8、决定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气候因素      D、矿产分布
9、右图中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 
A、北极熊、企鹅          B、袋鼠、考拉
C、袋鼠、鸸鹋            D、袋鼠、鸭嘴兽
10. 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B.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C.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
11.阅读澳大利亚有关信息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煤、铁是重要出口矿产,其分布的特点是               。分析这种分布特点对澳大利亚有什么好处?               
(2)澳大利亚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城市分布极不平衡,城市主要分布在                ,图中反映出的这种城市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是                               
(3)受气候的影响,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在分布上具有区域性特点。每个区域的农场规模都很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却很少,生产效率很高。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                 
12.下列地理信息属于澳大利亚的是(  )
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位于南半球
C.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D热带雨林面积最大
13.澳大利亚大陆自西向东可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是(    )
A.宽广平坦的高原  B.一望无际的平原  C.大分水岭    D.大自流盆地
归纳梳理】形成知识树
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不是太高,虽然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策略,具备了一定的读图、理解、用图的能力,但是理解各自然要素对农牧业的影响还不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还
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好的做法是帮助学生提供素材,教给他们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通过对前一段地理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到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教师用简单精准的语言概括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效果分析
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教学手段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3.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
4.就课堂效果来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开阔了学生知识视野。
5.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八章《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第四节的内容。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主要学习澳大利亚三个方面特征
一、古老独特的生物及生存环境;教材通过图片及对应文字体现了澳大利亚点原始性和特有性,从位置说明原因。体现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澳大利亚主要的地形区、河流、所临海洋、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农牧业与气候、地形的关系;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通过图展示各牧羊带的生产情况。
三、 澳大利亚采矿业发达,“坐在矿车的国家”的原因及本国的经济特点,教材以活动讨论冶金工业中心分布的区位优势。由于受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人口分布特点。教材以 “不给地球留疤痕”为例,说明澳大利亚环境保护。
评测练习
1、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                                                           
A.英国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巴西
观察下面四幅建筑物图片,据此回答2-3题。
                                                     
2、去法国旅游可观赏到的建筑物是
A.                B.                C.                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