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能力目标: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认识。
情感目标: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难点: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伴着音乐走进教室。
2、同学们,你们熟悉这首歌曲吗?正像这首歌曲中所说的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一样盛开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中,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当然我国的少数民族很多,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的是羌族。
3、走进羌族(出示课件)。
4、听赏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二、新授:
1、歌曲中介绍了羌族的乐器和舞蹈,大家听出来了吗?
2、介绍羌笛,欣赏锅庄舞。(出示课件)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羌族民歌《吹起羌笛跳锅庄》。复听歌曲,请学生谈感受。(歌曲欢快活泼)
4、歌曲为什么会欢快活泼呢?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这些十六分音符节奏,它在歌曲中起什么作用呢?(板书:十六分音符节奏使歌曲欢快活泼)
5、学生听琴感受5.6.7.8.小节与13.14.15.16小节旋律完全重复的特点。
6、教师分别演唱1.2.3.4小节与9.10.11.12小节的旋律,让学生聆听节奏旋律大部分重复,略有不同的特点。(板书:运用变化重复的作曲手法,使歌曲更欢快活泼。)
7、师分句教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8、随琴哼唱第二段歌词。(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大家评价哪组唱的好,并处理歌曲。
10、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出点难题,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老师出示一条节奏 1、X -︱X -︱ 2、X X ︱X X︱,你们边打节奏边唱歌,能做到吗?
11、学生随录音,边唱歌,边打节奏。
三、小结:
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创造了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音乐。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多彩的表现形
式,震撼着我们中国人,震撼着整个世界。愿已经爱上少数民族音乐的每位同学能尽情徜徉在这音乐长廊里,以享受更多的“美味佳肴”!
四、布置作业:
预习“瑶族”的民俗风情
第四课 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本歌曲,能够用情绪饱满、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
2、培养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感觉到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无比幸福。
3、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在均衡、和谐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培养集体观念。
教学重难点:
1、 弱起节奏OX XX。
2、 二声部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掀起你的盖头来是哪个民族
一、组织教学
1、同学们在悠扬的《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的乐曲声中拍手走进教室。
2、采用音乐,师生问好。(略)
3、放录音《采茶扑蝶》片断,老师带领做律动。
二、节奏训练
板书:①4/4 O X X X ②2/4 O X X X
脚手脚手 脚手 脚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同时比较两种节奏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较中领会)
三、导入新课
1、师放录相,屏幕上出现一孩子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一边欢笑、一边划桨,尽情地、幸福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至歌声消失、关闭。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划船小朋友们唱的歌曲好听吗?(生答略)。既然好听,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教师出示大歌页。
2、作品及作者简介:歌曲创作于50年代中期。词作者乔羽是中国音乐文协主席,著名词作家。曲作者刘炽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3、教师边弹琴边充满深情的范唱第一段词。
4、请三位同学分别有表情的朗读歌词。
5、教师先分别教唱二个声部的曲谱。
方法:教唱法与听唱法及随琴跟唱法。在较熟的基础上按谱填唱第一段歌词。
6、重点练习合唱部分。
方法:①一声部唱,二声部默唱。( 相互交换 )
②二声部合唱(教师伴奏可跟随二声部)
四、巩固练习:
1、竞赛唱。
分男女生唱、分小组唱、个人组对唱等形式。
2、跟伴奏带唱
教师指挥,要求唱得优美、动听、充满热情和自豪的感觉,启发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3、表演唱
跟随录音,手握笔或尺作桨,启发学生想象在湖面上划船的情景,创造性的表演,活跃气氛,使音乐课堂进入高潮。
五、课后小结:
1、今天我们唱演的真高兴,但高兴的同时要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我们怎样去做才能报答党的恩情?
2、下课后,请同学自己填唱最后两段歌词。-
第五课 渴望春天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
来寻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
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难点 1、歌曲情感的表现。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3、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一、 听春——导入[出示幻灯片1]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同学们演奏一首乐曲,熟悉旋律的同学可以跟我一起表演……《春天在哪里》
二、看春——出示春天景物图[出示幻灯片2]
师:提问老师刚刚演奏的乐曲描写了何时的景物?
生:春天的景物。
师:大家喜欢春天吗?
生:喜欢
师:喜欢春天的那些元素呢?你能模仿春天的声音吗?
生:小草,小鸟……
师:老师也很喜欢春天,所以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揭示课题《渴望春天》[出示幻灯片3]
三、 唱春——《渴望春天》
(过渡语句:首先请同学们边听边观看乐谱,熟悉歌曲的拍子、情绪。)
1. 了解6/8拍子[出示幻灯片4]
概念: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