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罢了”的情态意义和话题标记“罢了”
作者:刘菲露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7期
作者:刘菲露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7期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汉语语气词“罢了”的情态意义和作为话题标记“罢了”的用法。当语气词“罢了”出现在语篇中时,它不表达命题意义,只表达情态意义,其核心意义就是说话人持保守、谨慎的态度将某种客观事实或情况说小。语气词“罢了”还可从转折关系复句中的分句句末发展为话题标记,这与转折复句的话题——述题结构有关,也是汉语句末语气词与话题标记密切相关的又一具体例证。
关键词:“罢了”;情态意义;话题标记;转折复句;语法化
一、语气词“罢了”的相关问题
现代汉语里的语气词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仅就普通话而言,能够列出来的语气词就有很多,例如:啊(包括变体形式“呀、哇、哪”等)、啦、嘛、呢、吧、呗、吆、嘿、啵、喽、嘞、哟、喔。[1]不同的语气词蕴含着不同的意义。“罢了”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陈述语气词,
虽然学界已对语气词“罢了”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分析,但并没有对“罢了”的情态意义以及它从语气词向话题标记转化的语法过程完全揭示出来。方绪军(2006)探讨了语气词“罢了”和“而已”在句法环境和表达语气意义上的倾向性。认为“罢了”常表示“纯粹、完全属于某种情况而非其他”的意味,有时表达说话人对某种情况不满、轻视或否定的主观态度。[2]卢玉波(2007)则以《西游记》为基本语料,对作品中“罢了”、“而已”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指出“罢了”更适合表示“仅止于某种情况,而非其他”的意味,用在句尾,对整个句子所表示的意思起减轻、冲淡的作用。[3]刘志远、刘顺(2012)通过对“罢了”词汇化过程的考察,认为语气词“罢了”是连动关系的动词组合“罢了”语法化和词汇化的产物。在明清时期,“罢了”成为语气词,开始有了语气意义。[4]我们将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分析说明“罢了”作为语气词,表达什么样的情态意义,在转折复句的话题——述题结构中,“罢了”如何从语气词成为话题标记。
二、语气词“罢了”的篇章分布
语言栏没了 当“罢了”出现在篇章中时,我们认为“罢了”的分布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停顿处,其后还有相关的叙述内容。即“罢了”在句中的情况。二是转折复句的后一分句句尾,即“罢了”在句末时的情况。
1.转折复句后一分句停顿处的“罢了”(“罢了”在句中的情况)。(1)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我各方面的素质都提高了不少,在导演技巧上更是进步了许多,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当初拍的那部所谓的“纪录片”,我觉得那不过是小儿科罢了,哪里好意思在高手如林的电影学院显摆。(《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2)尽管北京的立交桥也有以企业命名的,如燕莎桥、四通桥等等,但那不过是企业投上一定的赞助,由政府命名桥罢了,并未向海内外公开拍卖。(1994《报刊精选》)例(1)、(2)中的“罢了”是用在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停顿处。在结构上,两句中的“罢了”出现在转折复句后一分句中时,都对句子的意思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从而将句子的意思以较为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2.转折复句后一分句句尾的“罢了”(“罢了”在句末的情况)。(3)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不只局限于海洋,它也可引起地壳和大气的潮汐。只不过地壳的潮汐甚微,人们注意不到,而大气的潮汐人们又感觉不到罢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4)对于为什么能够在第一盘里连追6局,大威廉姆斯表示,她其实没有使用什么特别的战术,只是耐心地与对方周旋罢了。(2004新华社新闻稿)以上是“罢了”用在转折复句后一分句句末的情况。当“罢了”用在句末时,分句间意义上的相对往往不那么明显,转折语气较弱。事实上,“罢了”经常与转折关联词共现,它可以出现在有转折关系的上下文中。在有转折关联词的复句中,“罢了
”可以加强句子之间“纯粹或完全属于某种情况,而非其他”的表义倾向;在无转折关联词的复句中,“罢了”能够较为明确地表示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如例(5):(5)陶侃叫住他问:“你拔了这颗稻子,干什么用?”那个过路人只好实说:“没有什么,顺手拔一点玩玩罢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例(5)中,分句间没有转折关联词出现,“罢了”虽然转折意味不是很重,但却能够使分句间的意思明显相反。
三、语气词“罢了”的情态意义
语言中的表态成分包括三大类:第一类叫作直陈情态,跟说话人对非命题部分的主观态度有关,在汉语里可以通过“语气”范畴来表达;第二类叫作事件情态,跟说话人对事件事实的认识有关;在汉语中能通过情态动词、动词本身及动词的附加成分来表达;第三类叫作能愿情态,跟说话人对命题的主观判断有关,汉语里可以通过能愿动词来表达。[5]通过对语气词“罢了”所在语言环境的分析,我们认为“罢了”所表达的情态意义属于直陈情态。汉语存在直陈语气,同时也不乏直陈语气标记。[6]由此可知,“罢了”在语篇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它表达情态意义,是说话人的一种主观态度,它的作用是其他语气词不能替代的。
1.“罢了”强调陈述内容中的部分信息。陈述是一种“提供信息”的言语行为。[6](Halliday,
2000:68;Wilson&Sperber,1988;Leech,1987:459;梅广,1996;强星娜,2008:57)此类“罢了”句是指说话人根据自身所了解的情况向听话人说明或阐述一件事时对陈述内容的部分信息予以强调,希望能引起听话人的关注。
2.“罢了”反映不满、否定、轻视、讽刺的情绪。说话人对外部世界进行概括、判断、推理时,发现符合客观规律的事实,并没有引起他人足够的关注,甚至说话人对他人及自身所抱有的“真诚”态度也产生了怀疑。这类“罢了”句的情态特征正是说话人对某种客观事实或观点没有被引起高度的重视,而产生的沮丧、不满。(6)爆炸过后的巴格达街头并没有呈现出记者想象中惶恐、冷清的紧张迹象。26岁的出租车司机萨巴阿说,一年以来,伊拉克人早就对爆炸习以为常,当天只不过是又多死了10个人罢了。(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7)近5亿欧元的,让人在吃惊之余,也感叹着欧盟委员会的勇气。不过,对于被罚的美国微软公司来说,这只是九牛一毛罢了。5亿欧元,不过是它两周的利润,对于这个拥有500亿美元的庞然大物来说,钱比水来得还容易。(新华社2004年新闻稿)说话人认为所陈述的内容按照预期的心理期待理应引起相关者正常、理性的情绪呼应,可是相关者却并没有遵循说话人既定的思维模式,对陈述的客观事实给出了特定的想法,甚至是相反的意见。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情况就使说话人产生相关的负面情绪。上述两例中爆炸、死亡的常态化与本应惶恐、紧
张的局面,巨额与九牛一毛不值一提的小数目都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说话人的心理预期和现实情况之间产生了矛盾,随之也带来了不满、否定的情绪。
3.“罢了”表达容忍、包容、委婉、谦虚的态度。人际交往,尤其是言语交际,是双方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展开、推进的一个互动参与过程,其间离不开说话人对语言形式与策略的选择,以实现推进话语进展或“以言行事”(saying-doing)的作用。说话人在表达信疑态度时,不管是陈述句还是祈使句,如果口气很肯定,听话人就无法参与进来,无法推进话语继续发展。[7]“罢了”的使用增加了说话人对陈述内容中部分信息的主观情态,同时也起着缓和语气的作用,通过削弱、消解对听话人的挑战性,以避免某一些言语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增加了与说话人商榷的空间。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