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休假的正确方式
古人休假的正确方式
其实中国历史上,很早便形成了固定的休假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当时的人把休假成为“休沐”
汉朝 :做4休1,夏至休1天,冬至休1天
根据出土的汉朝法律竹简——《汉律》的记载,西汉时期的官员和吏员是“五日一休沐”——每五天里,有一天是休息日,“上4休1”。
为什么叫“休沐”呢?
朝廷认为,大小官员们工作了四天,很辛苦。在外面跑了好几天,身上也脏了,所以第五天就放假,让大家回去好好梳洗休息一番。
古人洗澡不像今天这么容易,夏天还好,直接下河里洗就行。
冬天就麻烦了,要准备柴火,要挑水、烧水。洗一次澡,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麻烦,所以单独空出来一天让大家洗头洗澡、休息休息,称之“休沐”,实在是特别形象。
除了“上四休一”,汉代的朝廷还规定了“节假日”。每年“夏至”、“冬至”两个节气固定放假。
“夏至”是汉朝非常重要的节气,周、秦、汉三代,夏至那天要祭祀祖先神明,祈求消灾年丰。
“冬至”为什么放假呢?因为汉代以“冬至”为新年的第一天。
西汉时期的历法和现在不一样,当时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春节”,当时的人以“冬至”为新年。当时制定历法的方式,叫做“土圭法”,通过测量影子的长短,来确定时间。
冬至那天,太阳的斜射角度最大,白天最短,影子最长。夏至那天,太阳斜射角度最小,白天最长,影子最短。所以,周朝、秦朝、汉朝时期的人,都以“冬至”那天作为新年的第一天,以冬至所在的月份为“正月”。
汉朝的这种放假方式,一直延续到了隋唐。
唐宋:“旬假”——做9休1,逢年过节放大小长假,还有喜假、事假、丧假
唐初,朝廷改变了从西汉开始延续了800多年的“五日一休沐”,改成了“十日一休沐”。
大唐帝国统一规定,每个月的10号、20号、30号放假——上九天班休息一天。古人以十日为“一旬”,所以又叫“旬假”。
唐宋时期,除了常规的“旬假”,朝廷还加入了更多庆祝性的节假日和宗教性的节假日,并且延长了“冬至”、“夏至”、“春节”(随着历法的改变,这个时候新年已经同冬至分开了)这些重大节假日的长度。
宋朝的《文昌杂录》中就记载,新年休息7天,冬至节也休息7天,清明寒食连起来放7天……人们会在这个时候到郊外出游踏青,相约游玩一番。这就已经有今天“黄金周”的感觉了。
除了夏至、冬至、新年这三个重大节日,唐宋时期还有很多“小长假”:中秋、腊八、上元、中元和夏至一样,放3天;小节气,比如立秋、立春什么的,也会安排放一天假……
还有三位重要人物的生日会放假:老子的诞辰日(道家的那位老子,哈哈,放1天)、佛祖的诞辰(放1天)、皇帝的诞辰(放3天)。
此外,唐宋时期会给官学的学生们安排15天的“田假”,农忙时期让他们回家帮忙种田;每年的九月会安排15天“授衣假”,因为农历九月过完就入冬了,安排学子们回家见见家人,准备过冬之物。
不仅如此,唐宋时期还建立起了完备的婚丧假和探亲假,即便以现在的眼光看,也充满了“人情味”。
① 探亲假:
元宵节 放假父母远在3000里(宋朝1里,约合今天的0.45公里)以外的,每3年给30天的探亲假;
父母远在500里以外的官员,每5年给15天探亲假。
② 婚假、事假:
儿子成年礼可以休假3天;子女有婚事,可以休息9天;
其他亲戚结婚的,按照远近亲疏,安排5天、3天或者1天假期。
③ 丧假:
父母丧事,文官强制离职3年守孝、武官强制离职100天(毕竟重要的武将离开太久容易被敌军偷袭啊);
授业老师去世的,给3天假参加丧礼。
元朝:曾经我是个卷王,现在我选择“佛系”一点
元朝在灭宋之前,是相当地“有干劲”,假期很少。
除了例行的“旬假”,春节、清明假期缩减到了三天,皇帝过生日、冬至可以休息两天,上元、中元、立春、端午、立秋、重阳,放假一天。
灭宋之后,元朝一下子就“懒惰”了许多。
公元1277年,元世祖忽必烈把“旬假”给加长了,改成每月的初一、初八、十五、廿三、乙亥
日休息。“乙亥”是“干支纪日法”,每60日一个轮回。也就是说,元朝的固定休假是“大小月”,大月休5天,小月休4天。
而且,元朝病假管得很松,所以,之后很多官员都借口生病翘班偷懒。后来,元朝的中书省憋得没办法,于是规定,官员必须带着“病历”回来销假,而且如果一年请病假超过100天,就停发俸禄。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