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年高考·地理·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择题后面有各选择的网络投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A. 最大的是甲模式
B. 最大的是乙模式
C. 最大的是丙模式
D. 三种模式一样大
2. 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A. 职能一致性
B. 区域均衡性
C. 空间封闭性
D. 等级差异性
【答案】1. B2. D
【1题详解】
从甲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位于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流为一般交通流,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并不明显,A选项错误。从乙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为一般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能起到一般城市集聚作用;从丙模式图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对于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并未起到主要作用,故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作用最大的应为乙模式,B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从丙模式图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能够产生
大规模的流动,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其城市职能并不一致,城市职能相似,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就会减少,A选项错误。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交通流为主要交通流,说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B选项错误。各区域城市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空间并不具有封闭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C选项错误。从丙模式中可以看到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这可能与区域中心城市等级差异有关,D选项正确。故选D。
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 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 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 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2018广东高考D. 滑坡、泥石流作用
4. 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A. 淤积大于侵蚀
B. 侵蚀大于淤积
C. 侵蚀-淤积平衡
D. 持续不断侵蚀
【答案】3. D4. A
【3题详解】
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A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
抬升,B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变化较为均匀,地形差异不大,C错误;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由材料可知: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有湖泊发育,推断应当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的多个堰塞湖,堰塞湖的存在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由图可知: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2007年到未来,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变浅,A 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加深,B错误;侵蚀-淤积平衡河床的深度应该维持不变,C错误;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加深,D错误。故选A。
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①对流雨多发②谷风环流较强③植被蒸腾较弱④地面蒸发旺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A. 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 南下冷空气更频繁
C. 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 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答案】5. C6. B
【5题详解】
汞在常温常压下易挥发,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正午气温最高,蒸发最强;山顶与山谷温差大,同水平高度气压差异大,谷风最强,将山谷有金属冶炼企业含有汞的废气带到山顶,大气汞含量最大。故②④正确;汞不溶于水,与对流雨无关,午后气温最高,植物的蒸腾作用强。故①③错误。故答案选C。
【6题详解】
土壤汞排放不会因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故A错误;秋冬季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变化幅度增
大,导致有金属冶炼企业加工过程中汞的蒸发变化幅度大,故B正确;南岭在春季准静止锋
更加强盛,故C错误;植被的覆盖度与汞含量变幅大没有多大关系,D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汞通过土壤和植物的蒸腾作用被释放到大气中,气相中的汞也能够向液相和固相转移。如汞进入水体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溶于水中或富集于生物体,或沉入底泥、或挥
发到大气中。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
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7. 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A. B.
C. D.
8. 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持续不断变大
D. 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7. A8. D
【7题详解】
空间站绕地球在绕转,则地球与空间站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绕太阳旋转,这样空间
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也就是地球绕日公转角速度大小变化,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地球
绕日公转经过了近日点,近日点公转角速度较快,所以在10月16日到1月初,空间站绕太
阳运动角速度在变快,1月初到4月16日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在变慢。故A正确,BCD
错误。故答案选A。
【8题详解】
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值,在航天员驻留期间,两地始终都位于太
阳直射点的以北,则两地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变化始终一致,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一致,保持不变,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始终为两地纬度之差。故选D。
【点睛】1月初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下图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
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10. 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
A. 寒流的范围更广
B. 离岸流规模更大
C. 暖流的势力更强
D. 沿岸上升流更盛【答案】9. A10. C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