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地理复习专题01 地球和地球仪(专项训练)(解析版)
专题01  地球与地球仪
★★基础闯关★★
1.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
C. 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答案】 D 
【解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人们对地球形状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对地球形状认识按从古到今排序正确的是(  ) 
A. a-b-c-d                             B. b-a-c-d                             C. b-d-c-a                             D. a-c-d-b
【答案】 C 
【解析】人们对于地球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先后经历了“盖天说”—“浑天说”— 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 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20世纪,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进入太空。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并拍摄地球的照片等一系列的过程后,人们终于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 D 
【解析】以上四首诗句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示的是天气变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示的是与水有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示地球是球体。
故答案为:D。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很久的发展历程,最早由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探测技术的运用,人们发现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在日常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站得高看得远、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等。
4.读地球仪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    )           
A. 纬线                                  B. 经线                                  C. 等高线                                  D. 等温线
(2)在同一个地球仪上表示的地理事物,说法错误的是(    )           
A. 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
B. 用不同的颜.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
C. 地球仪能真实的反映地球形状
D.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模型
【答案】(1)B(2)C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仪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故B正确。
(2)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颜.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人们把地球仪制作成一个正球体,所以地球仪不能真实的反映地球形状。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C。
5.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纬线长度相等                                           B. 北纬不一定都在北半球
C. 所有纬线都是半圆                                              D. 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
几号立秋2020几号立秋【答案】 D 
【解析】关于纬线与纬度的叙述,纬线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除南北半球对称的纬线长度相同外,其他纬线不会等长,北纬全部位于北半球,纬线除南北极点外,其余都是圆;赤道以北是北纬,用字母N表示。
故答案为:D。
6.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           
A. 60°E                                    B. 60°W                                    C. 120°W                                    D. 0°
【答案】 B 
【解析】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每条经线与它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其度数和为180°,东西经度相反(0°经线和180°经线相反)。故与12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60°W。
故答案为:B。
7.从北极到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先减小再增大                       B. 先增大再减小                  C. 一直变大                       D. 一直变小
【答案】 A 
【解析】在地球仪上,赤道是0°纬线,由赤道向南向北纬度数逐渐增加,到南北极点各增加到90°。所以从北极到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减小再增大。
故答案为: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                      B. 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
C. 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 0°经线向西数值递增的是西经
【答案】 D 
【解析】所有的经线长度是相等的半圆,故A不符合题意;
零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B不符合题意;
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故C不符合题意;
以本初子午线为界,经度的变化规律为: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说法适用于那个地区(    )           
A. 极地地区                          B. 赤道地区                    C. 回归线附近                     D. 极圈附近
【答案】 B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0.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1)B点半球位置是    (    )           
A. 东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北半球           
  C. 东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南半球
(2)A点属于    (    )           
A. 低纬度                                B. 中纬度                                C. 高纬度                                D. 南温带
【答案】 (1)C(2)A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向南增大,
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B点的经纬度是(40°S,10°W);由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纬),以南为南半球(南纬);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判断,该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故选:C。(2)根据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区,30°-60°为中纬度区,60°-90°为高纬度区;A点的纬度是20°S,位于低纬度区;故选:A。
11.某地经纬度位置是30°N、120°E,则该地位于(  )           
A. 东半球和北半球             B. 东半球和南半球           
 C. 西半球和北半球             D. 西半球和南半球
【答案】 A 
【解析】从此地的经纬度可以判断,此地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20°W-160°E)范围,所以此地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故答案为:A。
12.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    )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中纬度     B. 乙地位于高纬度   
 C. 丙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D. 丁地位于五带中的南寒带
【答案】 (1)C(2)A 
【解析】(1)纬度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所以地理坐标(50°N,60°E)的地点是丙点,故选C。(2)由图可知,
甲地和乙地的纬度都是50°,是位于30-60°之间的中纬度;丙地是50°N,是五带中的北温带,丁地是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故选A。
13.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B. 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天
C. 昼夜更替现象与自转无关                                    D. 四季变化与公转无关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