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与范蠡
伍子胥与范蠡
之所以把伍子胥和范蠡放在一起比较,源于他们两位处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即春秋时期,他们还曾作为对手,互相拼杀过。论年龄,伍子胥比范蠡大20多岁。论人生道路,他们都是楚国人,但都离开了楚国,辅佐别的国家。论功业,两个人不相上下,伍子胥辅佐吴国,吴国打败过越国,范蠡辅佐越国,越国灭掉了吴国。可以说伍子胥与范蠡之间,二者有颇多相似之处,但是虽然走过了相似的人生之路,两人的结局却大不一样,伍子胥被逼自杀,范蠡则泛舟江湖,逍遥自在,其中原因和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01,伍子胥其人其事
伍子胥乃春秋时期楚国人,春秋时期最大的历史脉络就是两条,第一,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战争,第二,各国内部各股势力的矛盾与斗争,伍子胥的“离家出走”,就源于这第二种原因,即楚国内部的矛盾斗争迫使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国家。
伍子胥的父亲名叫伍奢,是楚国太子的太傅,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奸臣费无忌因为与太子有矛盾,而诬陷太子,伍奢作为老师受到牵连,被关进了监牢。费无忌知道伍奢还有两子,就
想要一起收拾,于是继续进谗言于楚平王,希望将伍家两子哄骗召来,名义上是说若来,则可释放其父,实则欲全部杀掉。伍子胥与兄长伍尚一眼便识破了诡计,但伍尚出于无奈和对父亲的牵挂,去了父亲身边,遂被连同其父一起被杀,伍子胥逃离楚国。
逃离楚国的伍子胥,复仇成了他心中最大的使命和动力,但当务之急是怎么生存,首先要活下来,然后要寻一个有实力,能容纳接收自己的国度,取得那个国家的君主的信任和赏识,然后借兵给自己,打回楚国,替父兄报仇。
伍子胥先后考虑过宋国、郑国,但因为宋国内乱,所以也就放弃了,然后去了郑国,郑国内部也是斗争不断,无奈之下伍子胥又去到了吴国,总算下来了。
毛利怎么算此时吴的国君是吴王僚,但公子光并不服气吴王僚,他们之间有矛盾,公子光想要杀掉吴王僚而自立为王,公子光与吴王僚之间是堂兄弟关系。伍子胥选择了站在公子光的一边,他给后者推荐了一名刺客——专诸,而专诸刺僚也成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刺杀事件,这次刺杀是成功的,而刺客专诸也被卫兵杀死了。
公子光登上了吴王的位置,是为吴王阖闾,三年后,吴发兵攻打楚国,得胜,但未再进一
步攻打,同年稍晚时候再次攻打楚国,夺取了一些地方,两年后,又大败楚军。再过三年后,吴王阖闾联合唐国与蔡国一同攻打楚国,攻入楚都,楚昭王逃走,伍子胥掘开杀害他的父兄的楚平王的墓,鞭尸三百,报了深仇大恨。
后吴又与越国发生战争,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射中受伤,不久就去世了,死前托伍子胥辅佐儿子,并留下遗言,要儿子夫差一定不要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伍子胥辅佐吴王夫差,攻打越国取胜,勾践投降,但夫差听信佞臣伯嚭谗言,并没有彻底一举灭掉越国,也未杀掉勾践,只是让他做了自己的奴隶,更为令人不解的是,过了一段时间,竟然还放走了勾践,让他继续回去治理越国,只是按时给吴纳贡就可以了。
伍子胥一直在劝阻夫差不可放走勾践,应该下决心灭掉越国,才能铲除后患,但是夫差不但不听,反倒进一步听取奸臣伯嚭的意见,反认为伍子胥有谋反之心,因为伍子胥知道吴国一旦放了勾践,后果不可设想,他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于是伯嚭抓住这个机会,不断说伍子胥坏话,说他里通齐国,意欲谋反。夫差赐死伍子胥,伍子胥自杀。后来越王勾践果然打了回来,打败了吴国,夫差也被杀了,一切都被伍子胥说中了。
02,范蠡其人其事
党史句子摘抄
北京旅游公司范蠡的人生,虽然也吃过苦,但跟伍子胥比起来,就“轻松”多了,首先他没有那么多的颠沛流离,因为他自离开楚国,基本没有受多么苦难,就来到了越国,以范蠡的眼光,能够选中越国,也足见越王勾践是个特别有能力的人。
当吴越之间初次战争,越国被打败,勾践做了夫差的奴隶的时候,范蠡也跟着一起到了吴国,在吴国为奴的三年,同吃同住同受苦,范蠡的坚贞也是可钦可敬,勾践能不断获得夫差的信任,以至于越来越放松对勾践的防备,都是与范蠡的计谋分不开的。三年中,勾践要不断释放自己忠于吴王、甘心为奴、毫无作为、胸无志向的形象,要让夫差自己觉得你勾践是一个已经完全没有反抗能力和反抗意志的人,在三年时间中持续做到这一点,既需要勾践自己顽强隐忍、善于掩藏自己意志的能力,也与范蠡的朝夕陪伴是分不开的。
三年后,表现“优异”的勾践被放了回去,回国之后的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时刻不忘复国报仇,打回吴国去,把失去的尊严全部都回来成了他唯一的动力和希望。
范蠡建议勾践从经济入手,要亲民,要稳定社会,轻徭役,关爱民众,抓军事,重训练,提士气。范蠡为了迷惑夫差,修城两座,小城是自己的民众用的,大城是修给吴国看的,大城面向吴的方向不修城墙,以表示时刻等候吴的到来,并没有任何防备与私心。范蠡不
断提升越国实力,同时不断麻痹吴国的防备,他深知夫差好,就物美女西施送给夫差,使其逐渐荒废政实,进一步放松越国的崛起。
天气变冷祝福短信但凡战事,时机非常重要,当年周武王伐纣,第一次只是小试了一下,诸侯国都汇聚起来,看起来万事俱备,但武王觉得时机虽然到了,但还称不上最佳时机,还需要再等一等,又等了几年,后来一举成功。范蠡伐吴,也是如此,勾践两次欲伐吴,但范蠡两次劝阻,觉得时机还未成熟。到了勾践回国后的第九年,也就是公元前482年,越国攻打吴国,此后,又于前478、前475大败吴国,前473年,勾践回国17年后,越灭吴,夫差被逼自杀。
范蠡辅佐勾践称霸之后,并没有选择享受成功后的富贵,他功成身退,离开了勾践,泛舟五湖,之后游历到了齐国,遂在那边扎下根,开始经营商业,据研究范蠡当时的产业是食盐生意,他三次经营成功,又三次将所得资金全部散发给老百姓,他给自己的行为的解释是:居家物质财富过多,居官位置过高,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所能达到的极致了,如果总是处在这样一个位置或者状态中,长久地享受着尊名,可能并不一定是好事。后人惊叹于范蠡的智慧和才能,称他为陶朱公。也有人说范蠡后来与西施在一起了,这种说法很可能只是人们的一种幻想而已,可信度不高。
中国十大名牌电动车03,伍子胥和范蠡的人生之路,非常相似,但是结局却迥然不同,原因何在呢?
伍子胥与范蠡这两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可以说不相上下,难分伯仲,伍子胥作为一个逃离楚国的流浪者,后有追兵,前途渺茫,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脱离险境,赢得吴国君主的信任和赏识,辅佐吴国三代君主,兴复吴国,打回楚国,报仇雪恨,又收服越国,使勾践甘心为奴三年。伍子胥的忠与孝,在他一生的言行功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复仇就是孝,他不离开吴国,在夫差完全听不进去自己意见的情况下,伍子胥选择留在他的身边,这就是忠,他的性格中还有义的一面,当年吴王阖闾能够发兵攻楚,客观上为自己报仇,这份恩情他一直念念不忘,出于报恩,出于义气,他也觉得自己不离开吴国。
除了这种忠、孝、义的一面之外,伍子胥的性格中还有执拗、刚烈的一面,他的父亲当年就曾知道他是不会因为楚平王的召见,就会轻易上当的,他知道大儿子仁厚听话,小儿子刚烈暴戾,忍辱负重,一定不会来,知子莫若父,他父亲看的很准。伍子胥这种执着、执拗、甚至一条道走到底的性格,让他即便意识到危险正在降临,夫差已经越来越听不进去意见,伯嚭越来越受宠,勾践胸怀大志、善于掩藏自己,将来必会复仇,他依然选择留在吴国,只是他知道吴国必败,才将自己儿子托付给齐国的朋友,不料就这件事被伯嚭利用,
大肆谗言,诬告伍子胥通齐谋反。以伍子胥的智慧,所有的危险他都能预见到,但是他的性格使他不愿意避险,就想这么一直走下去。
范蠡的性格中多了一些灵活和通变,他是那么的长袖善舞,当然他的人生和伍子胥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是一个复仇的人生,所以他的心理负担和阴郁没有那么多,更伍子胥比,他就明朗和轻松了很多。他跟勾践在一起的时候,沦落在吴,那就同做努力,彼此照顾,忍辱负重,保存力量,以图东山再起,等到回越国后,就兢兢业业,致力于灭吴的事业,他也做的特别的专注,特别的用心,但是他不会给自己不留后路。
等到经过多年的积蓄和治理,越国越来越强,吴国越来越麻痹大意之时,他选择了最好的时机攻打对方,为了这个时机,他劝阻了勾践一次又一次的急于攻打的计划,范蠡的意志力、忍耐力也同样是很惊人的。而当所有的准备都见效、所有的愿望都实现、所有的压抑都得到释放,越灭掉吴的那一刻,范蠡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他不愿意把自己的所有的人生,跟勾践捆绑在一起,他更像是一个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做完该做的事,剩下的时间,也该留给自己了。
04,结语:
我们试想一下,倘若伍子胥离开了吴国,那么他的人生,将不会这么悲壮,而范蠡如果继续留在勾践的身边,大概率也会被收拾了,因为勾践的个性是容不下别人的,特别是在很顺的时候,可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享福。是不同的性格,导致了伍子胥和范蠡不同的人生结局,但性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一部分是天生的,一部分是你的后天的环境与经历作用的结果,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性格又是可以部分地改变的,这就给一个人的自我修正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可能性,性格是客观的,但也是具有可塑性的,也许这就是性格留给我们的最大的空间了吧。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