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考试说明:鉴赏诗歌的形象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它承载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如湖光山、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
一、题型1
提问方式:这首诗所描写的物象的特点是什么?。
变式提问: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物象?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作者借它表现什么?
二、考题回放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例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 杨万里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时刻的景,均以荷与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答:傍晚 西风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三、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结并概括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二步: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从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展开分析。 第三步:概括作者在景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
例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行描写了哪四种景物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简要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
答:诗中写了小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步骤一)但这些景物有主有从,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步骤二)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充满着作者对枫叶的赞美之情和诗人豪爽乐观的精神风貌。(步骤三)
四、小试身手:
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书事 张耒
虫飞丝堕两悠扬,人意迟迟日共长。
春草满庭门寂寂,数棂窗日挂空堂。
春 日 朱熹
胜日①寻芳②泗水③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④识得东风面⑤,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两首诗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同时借景抒情,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不同?各自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张诗中描写的景物萧疏破败枯寂,借此抒发了万事落空,心灰意冷的哀伤凄婉之情;朱诗中描绘了彩缤纷,生机盎然的美好春光,抒发了一腔愉悦轻快的得意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注:赛:旧时祭祀酬报神恩。
(1).这首诗的四句恰似四幅图景,如果每幅图景用一个字去概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绿满平川、春祭笑语、雨歇鸠鸣、初日繁花。
(2).这首诗虽然描绘了四幅图景,但却反映了田家生活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请说说这首诗所表现的气氛、情调和作者的观感。
答:全诗情景交融,欢快明朗,描绘了浓浓的春意、勃勃的生机,表现了田家生活的热烈,兴旺的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态度 。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