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上《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
【学习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够准确无误地认读8个生字,区分形近字。
2.借助文中的插图理解诗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所看到的画面,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通过对比诵读,感受两首诗所表达的作者不同的内心世界,乐于讲述自己的理解,交流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4.搜集资料,尝试抓住要点,展示并交流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拓展文本资源,在角体验、对比与情境创设朗读中揣摩、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养成正确搜集与处理信息及课外积累的好习惯。
5.欣赏两首诗中所描绘的不同的秋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趣,逐渐具有阅读和积累古诗的愿望。
【目标分解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观点,以及第二学段(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搭建师生间民主平等交流的平台,以实现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达到三者情感的交融。古诗教学的关键与难点都在如何引领学生在吟诵浅显的诗句中,披文入情、披文入境,从而触摸诗句背后所蕴藏的积淀千年文化内蕴。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力求改变古诗教学中讲词意记内容背中心这种机械呆板的旧模式,努力引领学生在自读自悟,教师适时点拨中品诗意,悟诗韵。通过反复吟诵、想象补白、情境对话、切己体悟,探询诗歌传达出的情趣,在学生脑海植下一个个生动而充满文化内涵的意象。让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基于教材特点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语言精练、意境优美、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绝好途径。《山行》、《枫桥夜泊》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诗,这两首都是以为主题,将诗、景、画、情巧妙的融为一体的诗歌。《山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山林景的小诗,画面优美,彩明艳,给人欢快、愉悦的感觉。而诗人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诗中的残月、寒鸦、霜天、寒寺、江枫、渔火和泊船这些自然景物给人冷峻、寂寥的感觉,渲染了诗人旅途的孤愁情怀。两首诗虽然都是以写景为主的,但《山行》是因作者之,看到的山中之物都是美好的;而《枫桥夜泊》因作者之,看到及感受到的景物都是凄凉的,更是孤独的。所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比诵读,感受两首诗所表达出作者不同的内心世界。
3.基于学生实际
三年级学生处于二、三学段的衔接期,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不再是识字教学,而是进入了对文本的理解。但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可感的图片、影像比较感兴趣。这两首古诗的插图恰恰将诗中所描绘的景直观地呈现与学生眼前,所以,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可以借助彩明丽的图画,让学生整体把握诗中所描写的景,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字义的理解,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降低了逐句直译的难度。再让学生通过对比诵读,进入文本感受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深的理解诗意。
【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意。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揣摩、领悟两位诗人的情感,欣赏诗歌的意境,体会借景抒情的精妙
评价设计
针对确定的教学目标,力求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在评价上主要采用课堂观察和课后反馈两种途径,课后反馈分笔试和口试,从而检验目标的贴切性和达成度。
目标1,关注的是“知识与能力”维度。三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相互交流来巩固,再借助读生字、读词的方法来检测掌握情况。课后反馈
的第1题,就是针对中年级学生常用的形近字对比的方法进行测试。
目标2,关注的是“过程与方法”维度。这两首古诗的插图将诗中所描绘的景直观地呈现与学生眼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彩明丽的图画,让学生整体把握诗中所描写的景,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字义的理解,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降低了逐句直译的难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说”这个环节检测学生是否能运用此方法对进行古诗了有效理解,在交流和评议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后反馈中的第3题和第5题就是检测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情况。
目标3和目标5,关注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让学生通过对比诵读进入文本,欣赏诗人眼中不同的秋景,感受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的内心世界。在课后反馈中,通过第4题和第6题来进行展示。
目标4,是“学习能力”方面的要求。目标4的检测,更多的通过介绍诗人的环节体现,这是课堂内的交流,在课后第2题也有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预设与生成的一种诊断,只有在课前、课中、课后认真备学生,并时刻关注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能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教学过程预案
一、谈话导入
1.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假如四季都有,那么,你认为它们各是什么颜呢为什么?
同学们有着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了神秘的四季所展示给我们多彩的一面,体会到了同样的季节可能因为我们看到的颜的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会大相径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杜牧的《山行》和张继的《枫桥夜泊》,跟随他们去欣赏诗中描绘的景,探寻作者的内心世界。
【设计意图:由谈四季的颜导入,既让学生感受了四季的绚丽多姿,又引向了对诗歌相同题材却不同风格的思考。
2.哪位同学先来对作者进行简单介绍呢?
二、初读课文,求同
1.请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读书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诗句。思考:这两首诗和哪一个季节有关。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霜、泊、啼、愁、苏、城、寺、钟,通过观察与比较等方法准确识记生字,指名认读。
2)这两首诗都和秋天有关,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山行描写了哪四种景物.小组为单位,结合插图、工具书理解诗题、诗句意思。
1)交流,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句的意思?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毕竟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在这一环节中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在教学中借助彩明丽的图画,既让学生整体把握了
诗中所描写的景,又利用图片提供的生活情境完成了字义的选择,还凭借插图基本上疏通了诗句意思,降低了逐句直译的难度,一举多得。】
3)查阅工具书和利用图片提示是学古诗的好方法。不过,仅仅靠这些还是不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还应该把字词放在诗里去读懂它。
4.出示课文,指名朗读。
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可以按照平仄规律来读。一二声称为平声,遇到平声尽量把字的声音延长。三四声称为仄声,仄声读的时候声音出来后马上收,读得短一点。这样可以把诗读得更有韵味。
师示范,生跟读,试读,个别读。
【设计意图:唐诗之所以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味无穷,让学生浅吟低诵,品味诗词的韵律,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三、再读古诗,探异
1.疏通了诗意,和诗人的距离近了,我们再来看一看两幅插图,同是秋天的枫树,彩和形态一样吗?(前者红叶似火、激情涌动,后者枯枝老树昏鸦)
【设计意图:此时利用两首诗的异,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古诗所描写的景物,感悟景物之美,体会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请同学们将两首古诗都来读一读,能不能在诗中一原因。(一爱一愁)
3.心境的不同,同样的景也有了不同。我们再来读一读《山行》,作者的喜爱还表现在哪里?你能用朗读表现吗?(小径通幽、白云飘渺、红叶似火……
4.我们再来读一读《枫桥夜泊》,一诗人淡淡的愁还体现在哪些景之中?(寒鸦老树、月落凄清、夜半钟声)也来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5.怎样将这一爱一愁读出来,自己试一试;一位同伴,把一爱一愁表现给大家。
【设计意图: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
四、回归整体,体会借景抒情
1.让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一读。
2.同样是秋天,同样是秋景,杜牧喜爱不已,张继却愁绪万千,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心情不同,就算看到同样的景物也会有产生不同的感情,而这景物也就蒙上了不同的彩,这就是借景抒情,把情融入景物中,情景交融。)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