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江》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一、歌剧《江》的产生背景
建国以前,我国文艺工作者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已创作出《白毛女》等优秀歌剧。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举国上下沉浸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喜悦之中,人民众中间充满了英雄主义和爱国情怀。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仍然要面临国内、国外各种敌对势力,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团结人民众,社会中仍需要一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大文化氛围。
建国后,艺术家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文艺方针指引下,有机会直接或间接地学习、研究外国歌剧,并且借鉴和吸收了外国歌剧音乐的创作经验,同时又立足于本国人民的欣赏习惯,突出我国民族音乐的特进行中国民族歌剧创作。在建国前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里,中国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及其英雄事迹,如江。著名的民族歌剧《江》根据小说《红岩》中有关江的英雄事迹创作而成,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文工团首次在北京上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当年即上演二百余场。之后50年,空政文工团曾先后5次复排《江》,次次引起轰动,其中《红梅赞》《绣红旗》等唱段更是家喻户晓、广为传唱。
二、歌剧《江》的思想性
艺术要塑造鲜明的典型形象,要通过独特的个性反映时代精神,歌剧《江》唱响了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主题。该剧本的主要素材来源于长篇小说《红岩》,这部小说曾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为广大人民所熟悉。全剧的编排,以江为主线,成功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反映了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敌人斗争的艰
苦历程和忘我的牺牲精神,歌颂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歌剧《江》体现了革命性、民族性、艺术性的统一。歌剧《江》中政治性、革命性非常明确,它紧紧把握时代特征,艺术性地诠释了江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歌剧《江》是我国建国初期重要的音乐作品,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段、功能作用等无不受当时社会的多方制约或影响,符合了当时政治革命宣传的需要,符合了当时人民众崇尚革命英雄的心理需求,因此,歌剧《江》在创作、表演、传播以及观众的接受中,适应了建国初期人民众的精神需求,体现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音乐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歌剧《江》多年来受到广大的民众接受、喜爱,在社会中广泛流传,引起巨大的影响,直至今天,歌剧《江》的社会精神价值仍然存在。歌剧《江》弘扬了革命先烈的光辉理想,凸显了民族精神,它是一部红经典,同时又是一部人生教材,在当今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其鲜明的时代主题契合了我们当代人对革命英雄的崇敬情怀,对崇高精神的渴望和呼唤。适应社会精神需求而诞生的音乐作品必然具有历史的超越性,必然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三、歌剧《江》的艺术性
音乐作为歌剧艺术的主要成分,是衡量一部歌剧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歌剧《江》的音乐以川剧和四川民歌为主要创作素材,由于剧情本身发生在四川,故选用四川民间音乐使这部歌剧更具有真实性。剧中,作曲家根据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创作了富有戏剧性的歌剧唱腔,既适合剧情的发展,又能恰当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为推动剧情的发展,该剧是在塑造主题音乐形象方面,借鉴了戏曲音乐的经验,如川剧高腔的“帮腔”形式的运用。全剧有很多优美、动听的独唱、重唱和合唱,有的运用了四川民歌的音调,有的吸收了川江号子、四川清音、川剧高腔等音调。
歌剧《江》的音乐在中国歌剧音乐的创作中体现了创新。剧中,作曲家根据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创作了富有戏剧性的歌剧
唱腔,借鉴了川剧高腔的“帮腔”形式,较好地适用于剧情的发展,推动剧情的发展,很好地表达出人物内心情感。剧中借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创作了大段咏叹调,这些咏叹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江的英雄音乐形象。如剧中,江惊闻彭松涛牺牲后异常悲痛,在深情的回忆中决心继承彭松涛的遗志,英勇战斗,唱段《革命到底志如钢》将江的感情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江歌案是怎么发生的
主题歌《红梅赞》,是江英雄形象的象征,其旋律吸收了川剧音乐和四川民歌,采用了戏曲中拖腔的手法,使用了八度大跳和装饰音,使歌曲曲调既明朗刚健,又抒情优美,用红梅报春的深刻寓意来赞颂
江,既表现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又具有革命的浪漫主义彩。优美委婉的《红梅赞》唱段,是歌剧《江》的主题旋律,变化贯穿于全剧。这种音乐主题贯穿全剧始终的创作手法为全剧音乐的风格协调统一奠定了基础,使音乐主题与江形象的塑造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歌剧《江》中的歌词朴实无华,音韵和谐,衬字和衬词的运用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乐段结构上,传统的起承转合式和上下并列式乐句的乐段结构形式用得比较普遍。音乐的调式、调性和旋律旋法方面,体现了典型的民族风格。另外,歌剧《江》对宣叙调的创作有了较多的探索,为以后民族歌剧的创作发展开拓了道路。演唱方面,表演艺术家更注重人物的精神品貌、内心世界等方面的艺术处理,用感人至深的情感和富于生活化的真实表演,较好地刻画了英雄人物。
今天,歌剧《江》经历过5次复排,继续绽放异彩,其经典唱段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种主题音乐会中,并且拥有着大量的观众体,包括年过古稀的老人和时尚朝气的青年。歌剧《江》承载着历史的见证,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受到几代人的喜爱,堪称经典。
四、小结
歌剧《江》继承了我国本民族优秀传统,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即使在创作中还有难以跳出的时代局限和技术局限,最终它超越了产生的环境和时代。歌剧《江》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情感,社会的积极接受和喜爱又发展了《江》,歌剧《江》在创作、表演、传播中体现了和谐的社会关系,在
国家文艺政策、作品自身艺术价值和观众接受形成的合力推动下它的价值被更深刻、更普遍地展现。歌剧《江》以其深刻的思想性、高超的艺术性和浑厚的民族性,满足了人民众和社会的需求,将中国歌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