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13节第8节)七年级科学上册单元速记巧练(浙教版...
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第13节、第8节
必背知识清单01  物质构成
    ,它非常微小,在光学显微镜下     (填“能”或“不能”)看到。不同的物质,构成它的分子     (填“相同”或“不同”)。
    (填“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的扩散现象在     (填“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发生得最慢。
3.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我们能闻到香气,这说明分子处在不停地    之中。有人做过金和铅扩散的实验,说明了    也有分子扩散现象。
4.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液体沸腾时不但处于    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而且液体        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
          。构成氧气的粒子是        。干冰是由           构成的。
必背知识清单02  物质的质量
1. 一切物体都是由    成的。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用来表示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的     决定,它不随__                  的变化而改变。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_。常用的还有                             
1吨=     千克,1千克=    克,1克=        毫克。   
3.测量质量的器具很多,在生活中可以见到        等。在实验室里常用      和物理天平。
4.正确使用托盘天平:
(1)调平:①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移到__  左端的“_  ”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一端的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天平调平衡了。
(2)称量: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里,用镊子向    盘里加减砝码(        ):等砝码加到指针离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不多时(在中央刻度线左边),应向    移动游码(此时不能移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再次平衡;这时右盘里的砝码的总质量  游码的指示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3)称量完毕:用__  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
必背知识清单03  物质的密度
1. 一瓶水倒掉一部分,则剩余部分的水的质量      ,体积      ,密度     。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其国际单位是   ,读作:        ,另一个单位是g/cm³,它们的换算关系:1 g/c =      kg/m3;l kg/m³ =      .
        :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一个恒量,与体积和质量      。不同物质的密度往往    (也有特殊情况)。同一种物质,其质量和体积成    ,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不同的物质,当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    。当质量相同时,密度大的,体积    。一般的,固体的密度比液体_    ,液体的密度比气体      。气体容易被压缩,所以密度容易被改变。同一种物质,不论位置、形状、大小、质量如何改变,其密度都__  __ 。可以用密度鉴别物质。
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l)lm³=      dm³=   cm³ 。   
(2)6 mL=__ _ cm³    =      m³
(3)1. 0x 10³ kg/m3=      g/cm³
(4)13. 6 g/cm³ =      kg/m³
5.密度的公式:密度=      ,表达式:ρ=m/V (公式变形:m=    )。    ρ表示    ,m表示质量(单位:kg或g),V表示体积(单位:m³或cm³)。水的密度为1.0 x10³ kg/m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
6.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是利用密度公式         计算出密度的大小。
7.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其实验步骤是:
a. 选择样品,取被测物质的样品;
b.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样品的        m;
c.用量筒采用排液法,测出被测样品的      V;
d.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8.测液体的密度,其实验步骤是:
a.用量筒取出若干毫升的液体作样品V;
b.调节天平,测出空烧杯的      m1,,再测出烧杯内装有样品时的质量m2,液体的质量        。
c.用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9.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m;
出样品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人铁块,记下水面达到的刻线位置
W,再将样品跟铁块系在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刻线位置V2,如图乙所示,则样品的体积       
      计算被测物质的密度。
必背知识清单04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 物质的变化分为  我有一物生得巧                两类。
2. 物理变化是          的变化,如      .
3. 化学变化是      的变化,如        .
4. 物理性质是指                  的性质,如    等。化学性质是指                的性质,如            等.
5. 物质都有很多性质,如颜、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性、酸碱性、可燃性等,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这些性质只有物质在发生     时 才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分子间空隙验证中的陷阱
陷阱一对验证分子间存在空隙实验不熟悉?
分析归纳验证分子间存在空隙的使用:
1、分子间存在空隙的两个相关实验
实验一: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小于体积之和,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实验二:黄豆和芝麻混合,只是一个模拟实验,不能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分子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存在间隙,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例题11】(2023七上·长兴期末)如图所示为教材中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钩码不能把两块铅柱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乙:黄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只是模拟实验,并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丙:抽去玻璃板,俩玻璃瓶气体颜发生变化,说明只是右侧瓶中二氧化氮分子进入到了左侧瓶中
D.丁: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变式11】(2023七上·南浔期末)“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图所示研究分子特点实验中,采用该方法的是(        )
A.B.C.D.
【变式12】(2021七上·温州月考)如图所示,往细玻璃管内先注入一半的清水,再缓缓注入适量染成红的酒精,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观察到混合液的液面降低了,该实验说明                    。以下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将两块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会结合在一起;
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中的陷阱
陷阱二对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及分子间作用力概念混淆?
分析总结分子间引力斥力及分子间作用力: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三种;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无时无刻都同时存在
2、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膜,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即是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存在使液体表面想被拉伸的弹簧一样,总有收缩的趋势
3、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注入一些水,用力压活塞,发现水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小。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4、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很难将玻璃板拉离水面,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5、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例题21】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很难将玻璃板拉离水面;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2)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变式21】(2023七上·嘉兴期末)对一个厚壁塑料瓶内的油施加高压,瓶壁无裂痕,瓶内
的油会从瓶壁渗出。该现象说明(  )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
【变式22】如图所示,一环形金属丝布满一层肥皂膜,环上系三根松弛的棉线,中间连在一起。用热针刺破丙侧肥皂膜,则甲和乙部分肥皂膜形状将变为图中的(  )
A.B.C.D.
【变式23】如图所示,向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注入一些水,用力压活塞,发现水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小。这是由于水分子之间(  ) 
A.有间隙  B.没有间隙  C.存在斥力    D.存在引力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中的陷阱
陷阱三对宏观和微观物质区分不清?
分析归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关键区别宏观物质和微观的分子,微观的分子肉眼不可见,只能通过一些现在来感知,例如香味物质不可见,但是可以闻到香气,可以说明分子运动;宏观的物质是肉眼可见,例如可以看到尘埃飞扬,因此不能用分子无规则运动来解释。
【例题31】民间俗语蕴含着大智慧,下列对俗语解析错误的是(  )
选项
俗语
蕴含的科学知识
A
真金不怕火炼
火焰温度低于金的熔点
B
早穿棉袄午穿纱
内陆多砂石,砂石比热小,造成气温温差大
C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下雪不寒化雪寒
形成雪是吸热过程,化雪是放热过程
A.A    B.B    C.C    D.D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