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优秀5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优秀5篇)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应具备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本店铺给您最好的朋友。
  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 篇一
  各位老师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位于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1第2章第2节较全面的介绍了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涉及的氨基酸及其种类,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等三部分知识。为后面学习载体蛋白、酶等知识也为必修2关于基因的表达部分奠定基础。物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多样,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理解细胞的结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思考与讨论,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链、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二、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课件和游戏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三、说学法
  通过讨论、观察对比、图文结合、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节课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 课前准备。
  因为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功能,是以往没有接触过的,所以课前布置预习是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学生能对这一节的知识有部分了解,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使他们对进一步认识蛋白质产生兴趣,但是要给出一定的题目,否则学生预习的质量不高或者不预习。我的题目是:以课本P20上给出的四种氨基酸画出氨基酸形成多肽链的图形。这一个题目比较明确的提出了这一节知识的重点。
  第二导入新课。
  提供素材:2004年阜阳市出现全国有名的事件——"大头娃娃",案件中多名儿童因食用劣质奶粉,婴儿出现四肢短小、身体瘦弱、头部浮肿甚至死亡等症状。劣质奶粉除生产过程中毫无卫生可言,就是蛋白质含量极为低下;20XX年又出现"三鹿"奶粉事件,也是因蛋白质含量及其低下,引起婴幼儿出现病症。
我有一物生得巧  提问: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蛋白质对我们的成长重不重要?
  评价学生回答,
  那我们今天就来深入地学习一下什么是蛋白质,引出本节课的标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三学习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P20的思考讨论,出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同学演示,如果我们人体来表示氨基酸,左手是氨基,右手是羧基,头
是一个氢原子,下肢则是R基团。然后要求同学们把教材上的四种氨基酸上的R基团标示出来。检查一下。再请一位同学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通过课堂的模拟,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第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有关计算,是教学一个难点。同样利用学生的动作模拟过程(或使用课件)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要求四位同学分别代表P20的四种氨基酸。准备三条有水的湿巾,要求学生相互握手的那一只手拿着,当一个学生手握着他的手,用力将纸巾中的水挤出,表示脱水过程。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