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四篇短文
记叙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四篇短文
1.起义门和楚望台 —— 傅钧烈
  所谓起义门,是原来武昌十道城门之一的中和门,楚望台位于原中和门与通湘门之间的城角内,都在今武昌紫阳湖附近。楚望台是前清湖北地区的军械库所在地。据有人统计,辛亥起义前夕,这里储存有德、日等国制造和国产“汉阳造”等型号步四万九千多只和大批子弹,还有进口和国产的各类型的火炮一百二十多门,被称作全国最大的军火库之一。与楚望台毗临的中和门,又是当时城内直通南湖炮兵部队驻地的咽喉。
张家界在哪里个省份哪个市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八时许,驻紫阳湖边的工程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该营革命代表熊秉坤立即率领四十余人迅速占领了楚望台。
  这时,驻武昌各部队革命党人响应起义,纷纷率队向楚望台集中,楚望台成了起义的临时大本营。熊秉坤在此以总代表身份,发表战斗命令,并派金兆龙率队出中和门,去迎接和掩护南湖炮队进城。金兆龙率队到了中和门,城门紧闭,无法出城。此时,集中于楚望台的起义军只有五百多人,且多为士兵和学生,指挥又不力。城内清军却有一千五百多人,其中有
一个机连,有重机关四挺,加上清军沿街设防,凭险固守。在这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南湖炮队如果不能马上进城,那麽清军反扑过来,起义军就有很快被围歼的危险。金兆龙急不可待,两手扣住城门上的大铁锁,用力扯断了三斤多重的铁锁,打开了城门,他们出城击退了沿途拦截的清军,掩护炮队进了城。
2.武昌起义的临时总指挥吴兆麟 —— 李然
  一九一一年九月九日晚,湖广总督瑞澄得到密报,逮捕了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三名湖北新军的革命党人,并于次日清晨将他们杀害。至此,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感到形势紧迫,不能坐以待毙,便于十日晚仓促起义。担任起义临时总指挥的就是吴兆麟。
  吴兆麟,字畏三,一八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生于湖北省鄂城吴家畈的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寒,十六岁时到武昌,入工程营当兵。他聪颖好学,常在操练之余发奋读书,尤其喜爱《孙子兵法》。十七岁即考取随营将校讲习所,翌年又入工程营专门学校学习。他在学习军事知识的同时,对西方传入的科学技术知识也产生了极大兴趣,开始关心天下大事。不久又加入刘静庵、曹亚伯等人创办的「日知会」,并成为该会的一名活跃份子。一九零六年,吴兆麟入参谋学校,三年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任工程营左队队长。
  起义首先在工程营内爆发。由于起义者大部分是士兵和下级军官,加之起义计划泄露,组织者被清政府捕杀,使起义陷入混乱。作为左队队长的吴兆麟,此时不顾安危,挺身出任起义总指挥。
3.十八星大旗的故事 —— 黄克慧
一九一一年五月的一天,辛亥革命领导成员刘公,把就读于武昌中等工业学校的赵师梅、赵学诗〔赵师梅之弟〕、陈磊〔陈潭秋之兄〕到他的住所。刘公说明想利用他们掌握绘图仪器之便,帮助绘制二十面革命战旗,即十八星大旗,以备武装起义之用。刘还交代了制旗的大小尺寸、图案要求,讲解了图案含义∶红底和黑九星象征“铁血”,说明革命必须使用武力,以热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黑九角星内外共有十八颗金黄的圆星,它代表关内十八个行省;黄代表炎黄子孙,意味着这是一次民族大团结的革命。
  十月九日,辛亥革命领导成员之一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制造,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赶到,遂将革命党的旗帜、文告、印信、党人名单全部抄走。当晚,小朝街总部亦惨遭洗劫。黄金渔场 radio star
那女孩对我说歌词
  第二天武昌起义成功,清王朝的黄龙旗被撕个粉碎,然而象征革命胜利的十八星大旗在哪里?赵说,裁缝店还有两面没取回的九星旗。就这样,十八星大旗终于高高飘扬在武昌古城上空。
心烦的句子4.武昌起义中的海军 —— 竹马个人委托书范本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
  清廷闻讯后,慌忙调遣大批陆军向武汉扑来,并饬令海军提督萨镇冰所属舰队星夜驰援,协同陆军进攻武汉,扼杀革命。萨镇冰的舰队抵达武汉江面后,“海琛”舰上的大炮立即向江岸发炮数十发;接着,“海容”、“海筹”两舰赶到,也奉命向武昌青山和徐家棚一带起义军发炮轰击。但奇怪的是,在历时四十分钟的猛烈炮击中,那些炮弹“非射上天,即射江中”,对起义军无甚伤害。原来,此时各舰上已有一批官兵站到了革命的一边。
  其实,这年的七、八月间,这三艘军舰上的中、下级军官就在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三国英传7怎么玩
  炮轰过后,萨镇冰接到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的来信,劝其顺应历史潮流,临阵举行起义。萨当即召集各舰舰长到旗舰“海容”号开会,当场出示黎信并探询他们的意见。以“海筹”舰舰长黄锺英为首的大多数舰长表示∶清王朝腐朽无能,只有使它覆灭,中国才能振兴,我们只有转向革命,方不负当年投笔从戎抵御外侮的夙志。萨镇冰见人心归向革命,已无法左右局势,乃称病辞职,并请由“海筹”舰舰长黄锺英代理自己的职务。
  萨镇冰离舰后,黄锺英等迅即通电全国∶海军舰队在武汉起义投向革命。稍后,黄率舰队支援起义军再克汉口,并以炮轰打退了清军冯国璋部,辛亥首义乃大功告成。
          选自一九九一年十月十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729038198,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